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业 | 2 没有消费,何谈文化传播?

——话说中国茶消费与运作现状
 

作者:秦智勇


(二)
 

   我们的茶,在国内消费上,出现了偏差与错位。

   第一,集中在小众化生产厂家过多。几千家茶企生产一个普洱茶,因为各自满足的小众化,所以标准化越来越模糊,个性化越来越强,以至于各自叫好,消费者一头雾水。这样的结果,不是蛋糕越做越大,而是越来越小。

   第二,集中在为国内市场生产大众化产品厂家每年下降。人力成本的上升,采摘环境机械化程度低,零售终端推广费用高,产品售价虽在上涨却弥补不了前几项的上涨,从而生产大众茶不盈利。这里有几个问题:

   1是生产条件壁垒低。考虑到农民收入与生活,茶园分散、加工设备简陋,生产车间不规范,甚至是QS都未能真正执行,区域内整合也没有资本愿意直接与一产接触,虽然滋生了一个“合作社”,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公司化、市场化”,只能叫表面风光而已。

   若QS强力执行,农民个体加工作坊必然成本上升,整体行业成本会上升;若标准化的食品安全种植、车间、加工、存储、运输、检测、溯源等强力执行,规模化生产条件具备,必须资本为保障来保证茶叶这种食品的标准化与食品安全。

   从源头端,唯有整合是适合实际情况的出路。依靠道德约束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或行为,未来肯定行,但当下还是“纸上谈兵”。所以用资本的形式、资本的方法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与有序发展。

   2是经销代理端继续在依靠信息不对称赚取“暴利”,反过来支撑了小众化生产加工,得过且过的情况下,没有几个人愿意主动去改变的。前面说一产的现状决定了二产的利润微薄,结果三产环境就更加依靠小众化的高价以获取利润,以弥补所有的运行费用。

   三产要想盈利,一是提高品质,二是提高售价,三是提高销售量。品质主要由一产决定,所以都在说提高了,或是整体提高了,或是自圆其说;量与价是个博弈,小众化变成以讲故事为主,所以量是在下降,价是在上涨。

   看看普洱,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一个省,到一个个的市,再到一个个的县,一个个村;一个个的山头,到一个个的品种,再到一棵棵树;一个个的年份,再到一个个的大师,更是到了一个个的树枝......

   这样讲下去,试问:有标准可言?到底什么是普洱?普洱干啥用的?

   这样讲下去,试问:光一个普洱,预计可以满足全世界人的需求,估计是个几万亿的产业。

   这样讲下去,其实:就是价格价格越来越高,喝的人越来越少,渠道里可以卖的积压的越来越多。

   没有消费,就没有种植与生产,如今是有了炒作,大力生产与种植。 

   这的确是错位啦!
 

   (待续)

——博主“营销十年—秦”2017年6月17日于成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返乡种地十三年 他说“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
枸杞行业十大政策盘点
西峡香菇“香”飘海外探秘
中央厨房,“ 烹”出大市场
果园种什么怎么种?先来了解果品消费趋势,看完你就全明白了
标准化主食受追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