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侦察兵夜入越南,为何卷裤脚?生死体验:肉体感知地雷绊线

【首长专用酒】

精选长期贮藏的优质基酒

具有窖香浓郁、绵柔甘冽

香味舒适、回味悠长

首选的优质好酒!

点击下方购买

作者:风影

1979年对越还击作战前,越南在中越边境地区大量埋设了地雷,一度成为我军开展侦察活动和部队行动的严重障碍。1440119团侦察排摸索敌人埋设地雷的规律特点,在一次侦察行动中,仅在14号高地就排除地雷219个,成功开辟了通路。在作战中,侦察排机智灵活,英勇顽强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战后荣立集体一等功。

(一)侦察排潜入越南,排雷抵近越阵地,房内却无人

25日,40师指令119团迅速查明当面敌情,尽快深入越境捕捉俘虏。268时,团组织负责侦察的干部骨干以及掩护分队指挥员,观察分析了当面地形,讨论了侦察捕俘方案,定下了深入14号高地侦察,并相机捕俘的决心。

119团侦察排加强师侦察连一个班,工兵一个组,共42人(其中干部6人),编成障碍排除、火力掩护、捕俘、接应4个组。2616时,侦察分队按障碍排除组、捕俘组、掩护组,接应组的顺序越境,向14号高地运动。1910分,接应组战士李云明绊响了敌人地雷,我方牺牲2人,伤3人,因天黑,情况不明,各组停止前进。

277时,除接应组在原地负责接应外,其它各组继续向预定目标前进。11时到达14号高地东南侧,根据地形,又将各组合并为两个组,从两侧向高地迂回。1130分,由排长连晋云负责带领的一路,在距山顶约150米处发现地雷。

排长立即命令就地观察警戒,并和骨干一起分析了地形情况,组织排除了地雷11个,打开了3米宽的通路,继续前进。12时,由连长巴礼平和侦察参谋唐启明带领的一路,在距敌堑壕约40米处,发现第一道环形绊雷,因急于寻找捕俘目标,只排除了5个地雷,打开了约8米宽的前进道路。进至距堑壕10米处,又发现一道绊雷,排除3个后,继续向山顶搜索前进。

这时,由排长带的一路已进入堑壕,并发现堑壕内有地雷,山顶有竹房一间。为了尽快形成对房子的包围,根据人员情况,编成两人一组,一人排雷,一人掩护,沿堑壕从两个方向排雷。14时,堑壕内和山顶的地雷被排除,未发现捕捉目标。

【中越边境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资料照片】

当日15时,连长和侦察参谋及时分析地形、敌情,决定向14号高地东北侧和18号高地方向各开辟一条通路。

在开辟通往牛皮塘方向的通路时,又发现一个混合雷场,位于通往越方鱼塘及14号高地的道路交叉口和道路两侧,排除了地雷35个。此时,观察员发现18号高地两侧有敌活动,侦察参谋和排长二人赶回14号高地,带领6名战士向18号高地方向搜索,寻机捕俘。前进中,在14号高地与18号、15号高地之间凹部的通路交叉口,又发现一个宽约50米,纵深约100米的雷场。根据情况,决定在此伏击捕俘!除两人排雷外,其余同志担任观察和掩护。

1930分,战士张旭明在排雷时,脚踩在一树杈上,绊响了地雷,8处负伤,在另2名战友帮助下返回了国境。当晚,由于地雷爆炸,暴露了目标,于1950分撤回14号高地,向上级汇报了情况。

为防敌偷袭,2010分,利用排获的地雷,在敌人可能通行的道路上埋设地雷5个。

28日,团指示停止侦察活动,继续排雷,为部队开辟通路,并注意18号高地敌人活动的情况。当天组织了一个班,在14号高地排雷,一个班由14号高地向西南开辟一条通路到八字河边,其余两个班担任警戒,全部排除了3个雷场的地雷,为部队发起进攻开辟了通路。2912时,由一个步兵排接替,控制14号高地,侦察分队全部撤回。

【中越边境排除地雷和爆炸物资料照】

(二)越军埋设地雷诡计多端,竹房门口、床下、椅子布设12个地雷

在侦察活动中,当遇到地雷时,侦察分队首先注意观察敌人地雷的设置情况,在排雷过程中,认真分析地雷的埋设规律和特点。经发动群众,大家动脑筋分析研究,把多方面的情况综合起来,反复摸索总结,使大家初步掌握了敌人埋设地雷的特点。

首先,越军埋雷主要用于控制道路。

14号高地尽管埋设地雷较多,但也并非处处埋设。4个雷场中,除一个雷场控制堑壕外,其余3个雷场均设在道路必经之处。如14号高地和18号高地之间的雷场,设置在通往14号高地、18号高地、鱼塘、15号高地、牛皮塘(我方)五条道路的交叉口。又如14号高地东北侧雷场,设置在牛皮塘通往鱼塘的小路。在防御阵地,敌将地雷埋设在堑壕前沿5080米处。

【越军在布设定向雷】

其次,绊压发雷混合设置,严密伪装。

越军使用的地雷主要是压发、绊发两种。埋在路上的压发地雷,一般间隔为5080公分,依地形成前后三角形,或横竖一线埋设。雷坑深58公分,多数利用干树叶掩盖,有时把草踩平,将压发地雷放在草丛下。绊发雷一般设置在小树丛中,有时将雷体捆在树根上,一雷多线或两雷一线。绊线有两种,一种是铁丝,一种是牛皮筋。牛皮筋多用于竹子和干树叶较多地带,细铁丝多用于路上和小树林中,并利用干树枝搅缠,取雷时,碰到树枝也会引起地雷爆炸。另一种是绊发雷和压发雷混合埋设,将压发雷埋于绊发雷附近,相互掩护。如27日在14号高地排雷时,开始只发现埋在路上的压发雷,由于认真地进行了观察,才发现了压发雷上方约30公分的绊发雷线。有的绊雷设在明显处,其周围或绊线下端埋有压发雷,战士叫这种雷是“诱饵雷”,如急于排除绊发雷,就可能踩响压发雷。

再次是利用地雷,控制阵地。

14号高地是敌人主动放弃的阵地,多用地雷控制。高地上构筑有300米长的环形堑壕,敌人在堑壕内将地雷埋在转弯处,在各种掩体则埋设在射击位置

上,稍不注意就容易触雷。进入堑壕时,侦察分队注意认真观察,把脚落在坚实土面上,所以在进入堑壕5米时就及时发现了地雷。敌人在一个掩蔽部里就埋有8个地雷,在一间竹房门口,床下、座位上共埋设了12个地雷,在大树下也埋上了地雷。

【这是越军布置在门后的诡雷,只要一踹门,诡雷就会立即爆炸】

(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侦察兵在与越军的斗智斗勇中,摸索出排雷的一些方法。

搜索。排除地雷首先要发现地雷。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敌人埋雷虽然颇费心思,大多数地雷伪装较好,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痕迹,从敌人丢弃的地雷箱、标签纸以及新泥土等迹象中,都可以判断有无地雷。因此,应注意搜索前进,认真进行观察。

探测。发现雷场或可疑地段时,使用探雷针探测。在没有探雷针和探雷工具时,可以利用八号铁丝、竹签代替。侦察分队还使用枪刺进行探雷,同样收到较好效果,而且未损坏枪刺。运动中,低姿曲身前进,边走边刺探,动作要慢,脚步要轻,10公分一探,40公分一落脚。要由近到远,由左至右地观察探测。人与人之间距离一般二至三米。夜间行动时,把裤脚、袖子卷起来,可以利用肉体的感觉发现绊线。搜索前进时,要求静、轻,慢,细。

排除。为使地雷处于保险状态,发现地雷后,要胆大心细,严格按科学态度办事。排除绊发雷,首先将保险铁丝插入保险孔,剪断绊线,左手握雷体,右手拿引信,按反时针方向旋转,卸下引信,取出起爆管。排除压发雷,先卧倒,观察地雷周围有无诡计装置,然后轻轻取去伪装层,揭开雷盖,用木棍把雷盖隔开,再插上保险销,采用排除绊雷方法,使雷

处于保险状态。

【诡雷还会设置在罐头、木盒、钢盔等一切物品中】

(四)胆大心细,地雷并不可怕

开始,有的战士对地雷有畏惧情绪,说:“子弹、炮弹都不怕,就是这个地雷难对付”。针对这一实际,支部进行了仇视、藐视、鄙视越军的“三视”教育。同时,请工兵班白洪普利用排除的地雷在全排进行讲解、介绍,了解敌人地雷的性能、特点,使大家学会发现和排除地雷的方法。经过学习和训练,大家学到了排雷技术,增强了完成任务的信心。在排雷中,做到了勇敢沉着,胆大心细,基本上保证了安全。

排雷也和打仗一样,要有严密的组织指挥。在14号高地排雷中,将人员进行新老搭配,排雷技术熟练与不熟练的搭配,工兵与侦察兵搭配,合理编组,每组均由干部亲自组织领导,既指挥排雷,又组织观察、掩护,发现情况能够及时处置。

过去侦察排缺乏排雷知识,操作技术较差。在这次排雷中,侦察排请工兵反复指导,大家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1978年入伍的战士代新志,仅在14号高地就排除29个地雷,排长连晋云、副班长张旭明各排除了40个。实践证明,只要掌握了地雷的性能及敌人埋设的规律特点,地雷障碍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入海蛟龙:记参加“两山轮战”的老兵王龙奎(四)
工兵副班长匍匐雷区,发现蹊跷木桩,仔细一看:木桩连着细铁丝
第40篇:对越反击战,越军偷偷潜入我境内埋地雷,炸伤了我五名侦察骨干人员
屡建奇功的侦察英雄——志愿军特等功臣张兰亭的传奇故事
​第二届“老山杯”有奖征文:战火中,我举手宣誓
征文:记我的大爷——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 侦察英雄张兰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