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有二宝,做到这3点,妈妈变得不慌乱

编者按:爱有湉意是东方悠创家庭教育指导师知识普及课题组成员,同时也是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更是一位陪伴孩子成长的妈妈,相信“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一直走在自我成长的路上。今天的文章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多子女家庭,如何促进亲子关系和手足关系。

家住的小区中有一位妈妈,她有两个孩子:大宝四岁,小宝三个多月,最近很苦恼,她发现大宝有时对妹妹呵护,有时又对妹妹不好。

比如:不让妈妈给宝宝喂奶,而是给自己喂饭;爸爸给妹妹冲好奶粉,他故意藏起来;冲着妹妹大喊大叫,说:“妈妈,你什么都不能教妹妹,不能比我优秀”……

有时,大宝却又跑着帮妹妹取纸尿不湿,趴在妹妹身边说“妹妹太可爱了”“妹妹你快点长大,我要把玩具送给你”……

这个妈妈对我说:“我尽量去关心大宝,可有时实在太累,他可能觉得不公平,才会这样,是吗?真担心他俩以后冲突不断,我该怎么办?”

这也是不少多子女家庭面临的挑战,自己怎么做才算公平?

如何让大宝二宝相亲相爱?事实上,家长要关注的是如何有效促进亲子关系和手足关系。今天,我们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

01

提高亲子陪伴质量

培养大宝的责任心

一个家庭中,如果夫妻和睦,和大宝关系融洽,即使二宝、三宝出生,只要方法得当,依然能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首先,我们看看当小婴儿来到家里,大宝是怎么想的呢?可能在小宝出生之前,家长已经和大宝聊过很多次小宝了,他也很期待小宝的到来。

可是,还是有很多大宝会出现如案例中哥哥的情况,甚至,有的大宝会出现“退行”,比如,吃饭要喂、走路要抱、尿裤子等行为。

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曾说:“孩子是观察的专家,但在对观察到的事情进行解释理解时,却容易产生错误。”

设想一下,当大宝看到爸爸妈妈细心地照顾小宝,抱她、亲她、喂奶、换尿布,而陪伴自己的时间减少时,他可能会想:“爸爸妈妈更爱小宝““爸爸妈妈好像不喜欢我了””我怎么做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呢?”,他的感受可能是沮丧、失落、害怕等。

孩子第一次做哥哥或姐姐,他也需要适应的过程,所以,我们可以先什么都不做,不要提出“哥哥就该如何”的要求,更不要贴上“不懂事”的标签,等一等,给他适应和成长的空间。

当我们有了这样一份对大宝的理解,下面的方法才能有效应用。

1、提高亲子陪伴质量,和孩子真诚沟通

妈妈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有了二宝,就需要更加注重亲子陪伴的质量。

亲子关系的疏密,决定性因素是质量而非时间。即使忙碌的职场妈妈,掌握了科学的育儿法,依然能让孩子感受到百分百的被爱。

在有限的时间内,跟随孩子,陪他玩最喜欢的游戏,读他最喜欢听的书,当孩子哈哈大笑时,愉悦的情感体验就代表着优质的陪伴。 

家有二宝,与其担心时间和精力不足,不如每日通过不同的方式告诉孩子“无论如何,我都爱你”,拥抱、亲吻等肢体接触都会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语言还是肢体表达,都是妈妈发自内心的真诚地表达。如果孩子收到的是双重信息,那会适得其反,他会困惑“妈妈好像爱我,又好像不爱我,到底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双重信息?就是家长内外不一致时,孩子收到了相反的信息。

比如,妈妈非常累,还是强撑着说“和你玩好开心”、“我想和你玩”。

那该怎么做呢?妈妈真实表达:“宝贝,妈妈也想和你玩,可是,我现在很累,眼皮都开始打架了,休息15分钟再和你玩,好吗?”也许,孩子会说:“好的”,也许,孩子会哭闹,即便是哭闹,这是因为被拒绝的难过,对孩子并不会有心理伤害。

而当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心不在焉地陪玩,让孩子误以为“妈妈不开心,妈妈不喜欢我”,这时,伤害才会发生。

孩子需要父母的真实和真诚,而不是伪装的完美。

2、鼓励,增强孩子的责任心

孩子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水。

大宝对躺在婴儿床上的小不点儿,多少有些五味杂陈,既有血浓于水的情不自禁,又有“抢走爸爸妈妈”的委屈,这时,家长要巧妙地化负能量为正能量,怎么做?

一是邀请大宝参与照顾小宝。

寻求价值感是人的基本需求,孩子也是。哥哥,是一个身份,也意味着一份责任。当爸爸妈妈真诚地邀请大宝参与照顾小宝,自身价值感和哥哥的责任感就画上了等号。

“大宝,你帮妹妹拿一下纸尿裤”、“大宝,你帮妹妹盖一下被子”……邀请大宝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就越愿意帮忙。

二是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肯定和感谢。

“你陪妹妹玩,妈妈就可以休息一会儿,谢谢你!”

“你照顾妹妹,这就是哥哥的责任心!”

“你这么爱妹妹,妹妹真幸福”……

当大宝不断获得爸爸妈妈的肯定,他会体验到为家庭的幸福做出贡献的自豪感,价值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

3、让大宝体验到“成长是一份礼物”

大宝和小宝的年龄差,就需要父母给予不同的照顾。让大宝感受到“成长”是美好的,就会有更强的生命力。

比如:和孩子一起看他的成长照片,讲述他从出生到现在的点点滴滴,让孩子知道原来自己刚出生也像小妹妹一样,需要爸爸妈妈这么精心照顾才行;让孩子知道这几年时间,自己学会了这么多的技能,学会了吃饭、穿衣、说话、刷牙、洗脸,学会了画画、搭积木、玩拼图、读故事,学会了收拾玩具,和小朋友们游戏……

让孩子体验到“成长真棒”,就可以更加懂得,小妹妹现在得到的照顾,原来自己小时候都获得到过,与小妹妹相比,显然自己得到父母的爱更多。妈妈照顾小妹妹的时间多,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因为自己和妹妹的能力不一样。

在平日里,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强调“宝贝长大了,宝贝真能干!”

02

相信孩子,不破坏手足情

父母都会有一个愿望:兄弟姐妹一直相亲相爱。可是,手足冲突总是大小不等。怎么办呢?

1、增加快乐而不是消除冲突

积极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说:如果你想在你的孩子们之间发展亲密长久的关系,参考一下这个数学公式,他们一起享受的欢乐应该多于他们经历的冲突。

手足冲突不可避免。

所以,父母的重点在于创造机会,让孩子一起玩,一起完成一些任务,以此来增强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结。比如,随着小宝的长大,让他们一起给爸爸妈妈做祝福卡片,一起收拾房间……

2、不要做孩子们的“法官”

两个不同的孩子,需求不同,大大小小的冲突,便不可避免。

家长既不要说:“你是老大,就应该让着妹妹”,也不要说:“你小,你听哥哥的”,在确定孩子们安全的前提下,就留给他们自行解决问题。

只要父母参与,开始像法官一样评判谁对谁错时,只会让冲突更激烈,因为涉及到了孩子们最敏感的公平——父母爱谁更多一点。亲子关系和手足关系混合,就更复杂。

而经常性判定“谁对谁错”,会给孩子贴上标签,就会出现“好孩子”和“坏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3、不要对孩子进行比较

多子女家庭中,孩子们最容易产生的一种情绪,就是嫉妒。有的家庭中,家长误以为比较会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他更努力向好的目标奋进,可是,这样做的结果,除了给手足情减分,还会让孩子不自信。

既然大家都知道,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你看看你……”,那么,同样,这种方法也不适合兄弟姐妹之间的比较。

同样的父母面对不同的孩子,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课,就是能够看见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而特别要警惕“用同一标准对孩子进行衡量”。

03

避开“公平的爱就是同样的爱”的误区

最后,我们要留意的是,避开“公平的爱就是同样的爱”的误区。

家长希望给孩子公平的爱,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答案。事实上,公平的爱并非同样的爱,只有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最爱我”,公平才发生。

经常有家长感慨:“我家老大和老二一点儿都不像,都不像是一个妈妈生的”。孩子先天气质不同,年龄不同,需求也不同。而只有父母真正看见孩子,给予不同的回应,孩子才能最大程度感受到父母的爱。

比如,带孩子们去逛商场,买了两个两盒积木,老大开心,老二不开心,为什么?因为老二更想要奥特曼啊。

再比如,晚间亲子时光,每人30分钟的亲子阅读时间,老二开心,老大不开心了,为什么?因为老大想和妈妈画画啊。

案例中,4岁的哥哥和婴儿妹妹,现在,哥哥最需要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为走出家庭走向幼儿园做准备了,而妹妹需要父母的精心呵护才能生存。

这时,如果父母平均分配时间和精力,并不利于两个孩子的成长,也不是真正的爱。  

无论家有二宝还是三宝,父母都要厘清亲子关系和手足关系,在两个层面的关系采用科学的适合的理念和方法,就能最大程度增进家庭关系,让一家人欢乐更多。

- 作者 -

爱有湉意,家庭教育指导师,一位陪伴孩子成长的妈妈,她相信“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一直走在自我成长的路上。

关于多子女家庭遇到的种种问题,果妈阅读也曾经讲过一个主题,从各个方面告诉你如何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对于独生子女家庭中处理孩子的社交也会非常有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有俩宝一地鸡毛,妈妈如何保持淡定?
不生二胎的理由与生二胎的理由,都在这里了
有了二宝后,你最不应该跟大宝说的五句话
二胎来了不用急,带上大宝一起感受生命的神奇!
家有俩萌娃,父母如何协调他们的关系?做好这些让两个娃和睦友爱
决定再要一个孩子 ,怎样让大宝快乐爱二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