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处理孩子的不当行为之前,你先接纳孩子的感受了吗?
果妈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在星巴克工作,我正在看书。有几个妈妈带着三岁左右的孩子一起也来到这里,孩子们很开心,一会这里跑跑,那里摸摸,很好奇。妈妈们在一旁聊天,孩子在一起玩耍。

有个小男孩想往高凳上爬,尝试了几次终于快成功了,聊天的妈妈发现了,立刻横眉立目地过去训斥他的孩子:你这臭小子,怎么那么不听话,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能往上爬。孩子没有意思要下来,妈妈立刻挥舞着巴掌过来:下来,又欠揍了是不是,孩子立刻下来了。妈妈继续回到朋友中间去聊天,我听到她跟其他人说:现在的孩子就是欠揍,打一顿就好。我再看那个孩子,眼神里流露出了不满,还有不屑,那表情明显就是告诉我,等着以后我长大了,看你怎么管我。

这边刚发生这一幕,旁边又路过一个奶奶,推车里坐着两岁左右的小孙子,奶奶大声嚷嚷着:别哭了,你就会无理取闹!这个时候,孩子跟奶奶哭着说:你别生气了,你别生气了,但是那语气也是气鼓鼓的。我不知道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我的心里真的一阵难过,我能看出孩子眼神里的委屈和无奈。

还记得今天早上送果果去幼儿园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家长跟孩子说,别哭了,再哭我马上就把你扔在这里,还哭,还哭是不?孩子委屈地憋着不敢哭,但依然还是在抽泣着……

接纳孩子的感受

可以说这些场景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上演着,一个成人面对着弱小的孩子的不当行为,并没有理解孩子的感受,也没有感同身受孩子的感受,仅仅从自己的方面出发去考虑问题,指责,辱骂,呵斥,打,种种的表现都能看出家长的无奈,面对着这个孩子,好像只有用这些方式才能管教好我们的孩子。

每当这个时候发生的时候,我的心真的一直在滴血,我能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也能看到孩子的感受,但是处于事情当中的父母,没有能力去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会用共情的方式来处理,然后就把这些发泄在孩子身上,等事情发生之后又特别懊悔自己行为的失当。

最近一直在线上线下很多地方讲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接纳孩子的感受,和孩子建立亲密的联结。但是家长的疑问依然是,只接纳感受就够了吗?我除了接纳感受之外还能再做些什么?老师,你告诉我,到底我要做些什么,才能管教好我的孩子?

每当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我们家长来学习的时候,一定是遇到了问题,遇到了挑战,他期待着能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解决他遇到的所有问题。但是,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育儿手册,如果说养育孩子是可以程序化的事情,那么我们聪明的人类早就可以开发出育儿宝典,还可以按照ABCD排序,大家遇到问题去查手册就行。

正因为我们每个家庭环境不同,孩子的气质类型不同,家长的养育方式不同,所以一个问题抛出来,我可以给出很多建议,但是究竟适用不适用,究竟适合不适合你的孩子,我都不知道。因为父母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只有父母有了觉察,想去改变,一切的问题才能找到答案。

接纳感受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贵在坚持,贵在践行,而且你会发现,一旦你接纳了孩子的感受,多从感受层面出发去解决问题,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会越来越密切。我们都应该知道,孩子对他喜欢的人的话是奉为圣旨的,只要他喜欢的人说的话,他都是爱听的。我们一定要从接纳感受的角度出发,让孩子感觉好,这样才能引发他好的行为。

以后当你面对孩子的挑战时,希望我们能先放下大人的身段,感同身受一下孩子当时的感受,跟他共情,跟他同理心,这个良好的开始,你已经成功了一半。当然,我们和孩子之间关系的修复是需要时间,也是需要方法的。我们不停地学习,就是为了在实践中去成长。

我也希望以后看到这类的事情的发生能再少点儿,再少点儿……

PS 我一直在考虑公众号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传播科学的理念给大家,我想以后我会多尝试去推送各种各样的理念给到大家,引发大家积极的思考,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关于果妈
李璇(两岁半男孩果果的妈妈)

美国HHT“如何说孩子才会听首批认证讲师

美国注册CPDPE正面管教家长讲师

PCFI父亲参与指导师

青豆书坊公益讲师

儿童阅读推广人

果妈联系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 | 星宝遇事逃避怎么办?
如何搞定暴跳如雷的“熊孩子”
在孩子面前肆意暴露身体的家长,其实正在帮助性侵者行凶!
“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6岁孩子在地上撒泼打滚,妈妈无计可施,奶奶的做法堪称教科书
孩子居然睁着眼睛说瞎话! 先别急, 用这3招就能解决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