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之谜:刘伯温为什么没当宰相?

开篇先问朋友们个问题,诸葛亮和刘伯温他俩究竟谁厉害?呵呵,估计答案会一边倒地指向诸葛亮,有朋友甚至还会掰着手指讲述诸葛亮的一生功绩,如: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借东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八卦阵、木牛流马等等,而反观刘伯温,除了知道他通晓阴阳,受朱元璋礼聘时陈述时务十八策,基本说不出什么,答案似乎就此尘埃落定......

且慢,那我再问?诸葛亮穷尽一生才智,鞠躬尽瘁,也只帮刘备打下三分之一的蜀汉天下,而刘伯温可是正经八百的辅佐朱元璋统一天下,开创了后来史上赫赫有名的'天子守国门’的大明王朝,这又该作何解释呢?

哈哈,怎么样?蒙圈了吧!算了,我也不难为大家了,正确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二人分两朝,根本没有可比性,就好比有人问'关公战秦琼’谁武艺高是一个道理。总之,纵观刘伯温一生,其处世谋略却是非同凡响。闲言少叙,来看今天正文。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文成)人,天资聪慧,少年好学,据说他从小读书是七行俱下,一部《春秋》也就数天学完,12岁便考中秀才,乡里人都称他为“神童”。

公元1333年,23岁的刘伯温赴元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上进士。三年后,刘基被授为江西高安县丞,由于他勤于政务,体察民情,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任官五年得罪了不少当地豪绅大户,这些人于是联合设计,害得他辞官返乡,后来,虽然朝廷几番征召,刘基终因元末战乱,仍是返回故乡隐居。

公元1360年,因名声在外,刘伯温被朱元璋聘为谋臣,帮助出谋划策。首先他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采取逐个击破战略,先后灭掉江西的陈友谅、江苏的张士诚等割据势力,接着又教朱元璋尽快脱离小明王韩林儿,另外竖起“大明”国号,招揽天下英雄,收归已用!

正因刘伯温算无遗策,且擅长排兵布阵,所以备受朱元璋的倚重,委以军师任之,凡军国大事总要先与他商量再定,后来就连朱元璋登基的日子都是刘基所选。因为在君臣眼中,刘伯温就是一位熟知天文地理,能掐会算的姜尚、诸葛一级人物,他说什么都令人信服。

然而,当大明朝建立后,论功行赏,刘基却为何没有当上第一任宰相呢?

原来,以刘基的智慧,他早已看清朱元璋的为人。从古到今,历史多次证明,封建君主一旦获取天下,往往最先受害的就是辅佐他的功臣,因为这样人资历高,得人心,对皇权威胁也就最大。

像夫差、勾践、刘邦等人,不都曾举起血淋淋的宝剑,逼死过手下的有功之臣吗?所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刘基那是相当清楚,因此,大明建国不久,他便向朱元璋提出辞官归隐,可朱元璋知晓他的能力,这时也急需人才,所以不准刘基离去。也因如此,朱元璋并没有勉强刘伯温做宰相,但为了发挥刘伯温的所有能力,便拜他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向皇上谏言与查看阴阳变化等事务),而授封李善长为开国第一任宰相。

李善长为人圆滑,刘伯温为人刚直,加上朱元璋有事总爱先找刘基商量,这就引起李善长的妒恨,私下他经常向明太祖构陷刘基各种罪名,恨不能杀之而后快!刘基见状,便借妻子亡故之机,再次请辞回乡,临行前奏请朱元璋,凤阳虽是帝乡,却不适合建都,另外莫要轻视王保保,后来,定西之役明军果然失利,王保保(扩廓)逃向漠北,子孙就此一直成为明朝边患。

刘伯温走后没多久,朱元璋便又征召他回朝,并大加赏赐。一次,朱元璋想换掉宰相李善长,便与刘基商量,可刘基不同意换人,他对朱元璋说:“李善长虽有些小过,但功劳很大,威望甚高,能帮陛下调和群臣关系,别人根本无法替代他。

朱元璋听完非常惊讶,就对刘基说:“李善长多次在朕的面前讲你坏话,你为何还要帮他说好话呢?”刘基微笑回答:“臣想的朝廷公事,大明刚建国不久,此时最不宜换相,好比是一幢刚建好的房屋,要用一根细木去换掉中间粗大的顶梁柱,这样房子很容易倒塌。”朱元璋听了觉得有理,也就没有换人。

李善长后来告老还乡。朱元璋又把刘伯温找来,请他评点一下几个新宰相的人选。太祖首先问他杨宪这人如何?刘伯温原本与杨宪交情甚好,但他却反对任命杨宪为相,他说杨宪足够宰相的才能,但缺少宰相宽广的度量。

朱元璋再提出汪广洋,刘伯温认为他还不如杨宪。太祖又提出任命胡惟庸,刘伯温听见这个名字,更是坚决反对,他认为胡惟庸性格桀骜不驯,一旦当上宰相,必定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明太祖见这几个人刘基都不满意,便道:“朕也知满朝群臣的能力都不及你,要不这个宰相还是由爱卿来做吧!

刘伯温一听,吓得小心脏立刻怦怦乱跳,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在辅佐朱元璋打天下时,是被所有人看重的,然而一旦暴露出自己的治国才能,那将很快受到皇上的忌惮,从而引来杀身大祸。想到这,他匆忙跪地请辞:“陛下有所不知,凡做宰相之人一定要胸怀宽广,平和如水,处事不惊。臣天生愚钝,个性却是嫉恶如仇,一见不平事便易发怒,因此处理朝务也难免有失公允,有负陛下重托。况且老臣也是年岁已高,早晚身心疲倦,还望陛下垂怜。

刘基据此婉转地辞去了明太祖的任命。不久,朱元璋未听刘伯温规劝,先后任命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为宰相,结果证明三人的确都不适合,最终全因事获罪。

后来,刘伯温有段日子得偿心愿,返回故乡隐居了数年,朱元璋还时常派人向他咨询一些朝务,刘伯温也是耐心逐条解答,只是不受朝廷任何赏赐,时间一长,明太祖大受感动,便诏令减免刘伯温青田老家的赋税,使当地百姓都感恩于刘伯温这位正直的老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朱元璋称帝后,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用刘伯温
读罢《刘基传》,刘伯温去世原因找到了,原来有人泄露了他的秘密
刘伯温发现功臣处境危险,开始撤退,为何最终还是死于非命
刘伯温生平简介
胡惟庸案(明初四大案之一)
胡惟庸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