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典故:“敲竹杠”的由来?

俗语“敲竹杠”,指利用手中权势,以某种借口,讹诈勒索他人钱财的一种行为。

关于这句俗语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一说,清代中期,朝廷严禁鸦片,各地水路旱路设置关卡严查,以防烟土流入境内。

有个商人为谋取暴利,将大量烟土藏在竹篙中,以贩布为名,水运到浙江绍兴,企图蒙混过关。

船刚进码头,正赶上一位缉毒官员领着随从查岗,清兵上船查验,见无异样,正要放行,偏巧有个抽烟的师爷,习惯性把抽完的烟袋锅在竹杠上磕了两下,这一敲,发出沉闷的声音,师爷顿时感觉不对,便悄悄向官员报告。

商人一见,不由脸色大变,忙叫人取来银子,塞给官员和师爷,官员立刻明白了竹篙里的秘密,但人家给了银子,也就不好为难,于是便摆手放行了。

从这以后,该官员每次检查船只,总会让人敲敲船上的竹篙,因此便捞了很多不法商人的贿赂。

这事渐渐传出,人们便把“敲竹篙”说成了“敲竹杠”,喻为抓住他人把柄,索取财物的一句套话。

二说,清朝末年,社会治安混乱。南方小商小贩卖点货常把铜钱丢进竹筒里,一些收取保护费的地痞混混前来勒索,二话不说,只要用刀上前敲敲竹筒,商家便知来意,慌忙取钱奉上。

三说,四川山高景多,有些富人带家人赏玩,便雇佣当地人抬着竹轿上山,等轿子行至半山难走的地方,轿夫为了让富人加钱,便停下来,敲着两边的滑竿,富人听见,只好加钱买个方便了。

四说,明朝末年,张献忠率义军攻入四川,见到当地贪官污吏,地主老财,一概没收家产,格杀勿论,百姓纷纷叫好。

因此,那些满清官吏、土豪劣绅闻风丧胆,纷纷卷起搜刮来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举家外逃。

成都知府是个最大贪官,多年压榨民脂民膏,积累了巨额家私,眼见义军兵临城下,城池旦夕陷落,他吓得是坐卧不安,望着满库金银珠宝无法运走,一时心急如焚。

当晚,他背手在花园想办法,无意间看到满院青青翠竹,顿时心生一计。于是,他忙命人将竹子锯断,截成一根根的长竹杠,打通其中关节,将所有财物都塞入其中。

封好所有金银后,他与家人乔装打扮成百姓,推着装满竹杠的车辆就想混出包围圈,没走多远,正遇上城外巡逻的义军,当场便被拦下。

义军头目上前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知府一脸媚笑回答:“小人是城内百姓,以竹业为生,这不贩点竹杠回乡去卖。”义军上前查看一番,见果然都是竹杠,便要挥手放行。

恰这时,有个四川本地的老义军,抽着烟袋锅在看热闹,他一听,觉得甚是奇怪,这楠竹一般产自乡下,就算贩竹杠也应从乡下卖到城里,哪有从城里拉竹子到乡下去卖呢?

想到这,他端着烟袋锅来到车边,前后敲了敲车上竹杠,知府见状大惊,忙把老义军拽到旁边,塞给他一些碎银,想要贿赂他。

老义军立刻明白了,他用力甩开知府的手,继续敲着那些竹杠,知府吓得脸都白了。

正闹哄哄时,张献忠出营巡查,见状便走了过来,义军纷纷跪下行礼,谁料,那知府却来了个恶人先告状,向张献忠报称这些当兵的向他敲诈勒索。

张献忠勃然大怒,便要施行军法,老义军忙上前向张献忠耳语一番,张献忠听完,一下拔出佩刀,将其中几根竹杠砍成两截,里面的金银财宝立刻掉落出来,知府顿时瘫倒在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重文轻商,文人不经营钱从哪里来?(山色归读的回答,3赞)
探骊寻根之“敲竹杠”
“敲竹杠”*
不可随便“敲竹杠”
我的“竹杠”不准敲也不准抬,它是我用来讨生活和开心的……
民间故事:知府设计,巧筑城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