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朝之谜:赵匡胤皇位为何传弟不传子,“金匮之盟”是否真实存在?

古代王朝更迭有条定律,便是大乱之后必有大治,且看秦后有汉朝,隋之后有唐朝,五代十国之后则出现一个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起自行伍,一刀一枪博取功名,亲身经历过乱世纷纷,谋取大业后,若要取得国家长治久安,他又该如何去做呢?

其实,不光他在思考这件事,有人比他更加深思熟虑,此人便是他的母亲——杜太后。

杜氏,今河北新乐市人,十五岁时嫁给赵弘殷(宋宣祖),生下五子二女,其中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为北宋前两代国君,史载杜氏平生治家严谨,颇通礼法。

话说赵匡胤成功发动“陈桥兵变”,率兵返回京都汴梁,先派人快马加鞭给母后报信,这时杜太后正带着家人躲在一处寺庙中,她听完消息,却喜怒不形于色,只淡淡说了一句:“我儿素有大志,今日总算得偿所愿了。”

公元960年正月初四,赵匡胤即位大宝,二月初五尊杜夫人为皇太后,赵匡胤亲率百官向杜太后拜贺,可当典礼后,杜太后脸上却毫无喜色,反而露出一丝淡淡的愁容。

群臣不知什么情况,有人便壮着胆子问道:“俗话说,母以子贵!如今天下已经姓赵了,您老人家为何不太高兴呢?”

杜太后手拄拐杖,叹了口气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为君之道实属不易,皇帝总理万民,若是治国有方,则臣民拥戴;可万一搞不好,那便众叛亲离,惹来群起而攻之,到那时,他就想做个平民百姓,都已经很难啦。”

赵匡胤听完,吓得汗流浃背,诚惶诚恐地向她叩拜道:“孩儿谨记母后的教诲,今后务必做一位开国贤君。”杜太后这才起身离去。

之后,杜氏便常以太后身份参与国家政事,帮助赵匡胤出谋划策,可谓费尽心力。

孰料,时间仅过一年,即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时,杜太后竟突然患病,太祖赵匡胤衣不解带地服侍床边,亲自为母后端药进食,为了能让太后康复,五月初一那天特诏赦免死刑以下囚犯。

然,杜太后终究还是大限已到,于六月初二在滋德殿病逝,享年六十岁,死后追封为明宪太后,葬于安陵。

相传,杜太后临危之际,把宋太祖唤到身边,问他:“知道你为什么能得天下吗?

赵匡胤叩拜答道:“孩儿能有今日之尊,全仗祖上阴德及母后的福气。”

太后露出一丝苦笑道:“算了吧,这都是蒙人的话,实际,皆因周朝柴荣传位给一个不懂事的小孩,这才给了你一个莫大的机会,殷鉴不远,你需牢记教训啊。”

说完,太后喘了一会,继续言道:“为避免重蹈覆辙,赵家今后需立长君治国,你若不行了,要把皇位传给你的二弟光义,光义再传给三弟廷美,保证宋家皇位始终握在成年人手上,如此方能使赵家子孙永保富贵,你记住了吗?”

太祖连连叩头,悲泣地说:“孩儿怎敢不听母后教诲!”

杜太后顿了顿,道:“既然你答应了,去派人把赵普唤来,让他给做个见证。”

不多时,赵普来了,太后便将适才说过的传位顺序让他用笔记录下来,作为盟誓藏进一个金制的小匣,史称“金匮之盟”!

那么,这份“盟誓”究竟是不是真的呢?千年以降,后人始终争议不决。

持反对意见的人说,这完全是太宗赵光义为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叫人伪造出来的,以此哄骗世人。

实际,在陈桥兵变发生之前,赵匡胤与赵光义兄弟合谋篡位,太祖答应赵光义,若兵变成功,今后皇位兄终弟及,共享富贵,但太祖后来有些反悔,于是才发生了“烛影斧声”,赵光义登基后,无法公布事情真相,所以只能假以“金匮之盟”说法。

但坚称有这份“盟誓”的人却说,自赵匡胤即位,赵光义先为殿前都虞侯,此后官阶快速升迁,从开封府尹直做到东都留守,官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这不正说明太祖为完成母后遗命,为二弟顺利即位而铺路吗?

更有三弟赵廷美后来得知赵光义隐匿“金匮之盟”,便交结兵部尚书卢多逊意欲篡位,这难道不能作为佐证吗?

再反观赵匡胤对待自己亲生儿子,别说太子之位,就连王都没有加封,只给了低级寻常官阶,这在如今看来也是不正常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宋史钩沉(3)赵光义弑兄登皇位 可能是一个背了千年的锅
“金匮之盟”,疑团重重——解读宋太祖遗嘱(五)
奇葩皇帝赵匡胤:皇位不传儿子传弟弟
回到赵匡胤死亡现场,烛影斧声中,赵光义的作案动机,昭然若揭!
匣子的秘密——宋太祖与宋太宗达成皇位继承协议
赵匡胤死因之谜:从斧声烛影到金匮之盟,赵光义扮演了什么角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