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成语故事:分道扬镳

分道扬镳,指分开道路,各自扬鞭催马而去。后比喻各干各事,互不参与。其中“镳”指马勒口。故事出自《北史▪魏宗室河间公齐传》。

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个宗室大臣名唤拓跋齐,鲜卑族,是太武帝拓跋焘的堂兄。此人相貌魁梧,英勇善战,曾随太武帝征南扫北,立下赫赫战功,最后授封为河间郡公。

拓跋齐有个孙子,叫拓跋志,因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运动,改名为元志。

元志自幼聪慧过人,喜读诗书,因此长大颇有才华,精明强干,只是性格高傲,看不起旁人。孝文帝很赏识他,封为洛阳令。

不久,孝文帝迁都,洛阳成为新都,元志也就自然成为“京都令”面对那些外来腹内空空的朝中大官,他十分瞧不上,路上遇见也只打个躬,有的干脆都不搭理。

一天,元志正带人巡视街道,忽然对面飞驰过来一辆马车,惊得路上行人是奔走不迭。

元志见状十分生气,便摆手叫停了那辆马车。车内坐的是当朝御史中尉李彪,官职比他高,李彪挑帘一看是元志,便道:“闪开,你一个洛阳令拦我干什么?”

元志本就看不上李彪,闻言更是生气,回道:“这里是京都,本令负责在此巡视,你竟敢横行霸道,惊吓百姓,该当何罪?”

李彪一听,气得胡子撅起多高,大声斥责道:“老夫乃御史中尉,论级别是你上司,赶紧让开,误了朝政,小心我拿你是问。”

元志冷笑道:“御史中尉是个什么官?我不知道。我只知负责洛阳治安,看护京都住户子民,你既然住在京都,便是本令治下的一户子民。世上哪有父母官为子民让路的道理?还不赶紧退后!”

那李彪气得只好下车,上前与元志理论,二人便当街你一言我一语争吵起来,引得围观百姓是越聚越多。

最后,二人争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便双双去见孝文帝,让天子给评评理。

一进朝堂,李彪先道:“陛下,老臣身为御史中尉,向来只让天子及太子车驾,百官谁见我不停下车马?他一个洛阳令,大庭广众之下竟敢与我对抗,真是岂有此理!”

元志反驳道:“臣为京都令,凡城中百姓无不纳入本令所管户籍,御史中尉也不能除外,臣哪能像官员论品级一样给御史让路呢?”

孝文帝捻须听完,想了想笑道:“你俩所言各有各的道理,不过这京都毕竟是朕的,就让朕来裁决一下好了。你们既然在道上互不相让,那以后就划开道路行走,各走各的不就完了吗?”

一语定乾坤,此后元志越发高傲,朝官们路上一见是他,都设法闪躲。元志不畏权贵的名声也迅速传开。这就是成语“分道扬镳”的由来!

元志后来随孝文帝南征,敌方一支冷箭射向孝文帝,元志不顾自身安危,挺身向前拦挡,那支箭便射中他的左眼,因这救驾之功,元志官升恒州刺史。

晚年元志沉溺于声色犬马,在扬州大肆聚敛钱财,名声因此受损。后来奉命平叛,兵败反遭贼寇斩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分道扬镳源自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 - 刘继兴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成语故事|202.分道扬镳
分道扬镳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六十六:分道扬镳
元志传
领导这样说话,下属永远追随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