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多次提到的“簧”是什么?

在《诗经》中,曾经提到过这样子的一个字:簧,但是其实大家对于它很是陌生,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究竟“簧”是个什么东西。

而且《诗经》中不仅一次提到这个字,在《诗经·君子阳阳》中是这样子写道:“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房”,在《诗经·小雅·鹿鸣》又是这样子写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那么这两处地方所写到的“簧”又是何物呢?其实这只是一个名称罢了,所谓的“簧”就是现如今大家所说的口弦琴。

现如今的口弦琴,虽然是我们所熟知的,但是我们都不了解它,口弦琴可以说是中国最小的民族乐器,它体型虽小,但是却能够发出极其美妙的声乐,人保持着人类最早期弦乐器的原型特征。这一项乐器广泛地流行于蒙古族、羌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中,可见其存在十分有意义,也是大家所喜爱的一项乐器。

口弦琴为何一直流传至今?而且在许多年前的诗经就曾经出现过它,那是不是说明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就已经有口玄琴的存在了呢?我们翻阅历史可以得知,其实口玄琴,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被发现了,它位于陕西省的神木市的石峁遗址。

石峁遗址的发现,证明了口弦琴是目前我国年代最早的一样玄乐器,它是考古背景十分明确,器件十分丰富,结构完整,特征明确,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在这一批文物中,除了口弦琴,也发现了陶器、骨器、石器、玉器等重要遗物。

据历史记载,这个骨制口弦琴都是出土于当年皇城台东护墙北段上部的“弃置堆积”内,而且出土时十分的完美,制作规整,呈现的是窄条状,它的中间是有薄薄的一层旋片,大概好像8至9厘米,宽是一厘米,厚度只有1至2毫米,由琴鞘和簧片两部分组成,器身镂刻舌簧,口弦的乐器特征明显。当时初步统计不少于20件,这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数据。

因为有历史的记载和人们的寻找,所以我们会发现这一乐器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出土了,也被前人所制造创作,所以现如今在音乐史上才有关于口弦琴如此美丽的说法带给大众,给予如此美妙的音乐,这些都是在几千多年前就已经流传至今了。

只不过经过一代一代的流传,进一步的发展,骨质口弦琴发展至今,已经有不同的材质创造而成,不过尽管材质再怎么变化?仍然不会改变它的本质,以及创作时的结构,这才是口玄琴的根本。

改变材料只是为了让它能够保留得更好,不被破坏,将更美的音乐传达出来。对于古人所留下来的这些珍贵的乐器,我们应该进一步地传承学习,将其发挥到极致,创造出更多美妙的音乐,供世人欣赏。

参考资料:《诗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苗族姑娘手中的“魔笛”,只为一人守候
尘封4000年口弦琴现身
诗词纵览丨唐诗中的十大乐器
范子烨:《诗经》之“簧”考辨 ——揭开《小雅》“巧言如簧”之谜
口簧吹奏:流传至国外的古老技艺
民族乐器介绍(图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