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卖油翁》富含哲理,为何教材要删最后一句?专家:怕学生会瞎想

我国七年级下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一篇文章——《卖油翁》,它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所著的寓言故事,富含哲理。但其实在写入教科书中时,文章最后一句被删除了,最后一句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删除呢?

《卖油翁》用极简的语言讲述了神箭手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故事。康肃公陈尧咨是一个神箭手,百发百中,他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有一次,陈尧咨在射箭的时候,一个卖油的老头停下来,放下担子看着他射箭。

陈尧咨射十箭中了八九支,但老头只是浅笑,也没有夸赞的言辞。陈尧咨便问他,“吾射不亦精乎?”老头说,这没有别的,不过是熟练罢了。于是向他展示了从铜钱孔里倒油而不把铜钱打湿,并说,““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只不过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把送走卖油翁。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实践出真知,要多动手实践,熟能生巧。在文章最后,欧阳修还说:“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意思是,这和庄子所讲的庖丁解牛、轮扁斫轮有什么不一样?

此处“庖丁解牛”出自《庄子集解》,讲的是一个刀工精湛的厨师,庖丁,向文惠王解释为什么自己解剖牛技术如此好。庖丁说,我刚开始解剖的时候,看见的只是一头牛,但三年后,我能看到牛内部的筋骨。也说明经过不断实践,掌握规律,就可以得心应手。

轮扁斫轮”出自《庄子·天道》,讲的是轮扁与齐桓公的对话。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放下工具问他在读什么书,齐桓公说,是记载圣人的书,圣人已经去世了。轮扁便说,“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意思是,那您所读的,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

齐桓公很生气,说“你这个做轮子的工人怎么可以议论我读书,如果说不出道理就把你处死。“轮扁便说,“这是我从做轮子看出的。轮孔松紧适中,才最好,其中的规律,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无法传授给我的子孙,正如古人不能言传的智慧,已经随着他们离去而消失了,您读的书不过是留下的糟粕。”

“轮扁斫轮”也是指要明白文字外的含义,就要多实践,很多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庖丁解牛与轮扁斫轮这两个故事本身都传达了相似的含义,符合《卖油翁》文章的大意,那为什么要删除“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呢?

主要原因是“轮扁斫轮“中轮扁形容书是”古人之糟粕“,这个描述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即教科书宣扬”读书无用论“。学生可能就认可了这个价值观,不想学习了。

但我们也知道,欧阳修本意是实践出真知,而不是摒弃读书,为避免这种误解,还是删除了这句话。

参考资料:《庄子集解》、《庄子·天道》

作者简介 | 无风,95后女孩,想和你一起活得任性又自在。ID:wfqnwx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卖油翁》最后一句为什么被删了?专家:你看最后说了什么
《卖油翁》中最后一句话为何被教科书删掉,平白失去了其中的韵味
UC头条:《卖油翁》最后一句为何要删除? 专家: 你看最后说了啥
《卖油翁》最后一句是什么,咋被教科书删掉了?让学生看见不好?
教科书《卖油翁》为何要删去最后一句?专家:不可以让学生看见
教科书为何删去《卖油翁》最后一段话?说出来你别不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