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司马懿一眼识破空城计,为何选择退兵?临终前他对儿子说出了真相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上的英雄豪杰都是以智谋来取胜,他们的聪明才智已经成为了流传千年的佳话。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更是屡屡以绝妙的智慧使敌军屡败,堪称智慧的化身。然而在所有的智谋对决中,却有一次最令人费解的撤军,那就是著名的“空城计”。

在这场对决中,司马懿毫无疑问地识破了诸葛亮的虚张声势,但他仍然选择撤兵。这一事件一直以来都困扰着历史学家们,为何他会作出这样的决定?是不是在这背后,隐藏着更深的含义呢?

事情得从曹操去世之后说起。当曹丕继承了父亲的王位,权臣司马懿也越发得到重用。他才干出众,使得曹丕如释重负。而更让他倍感惊奇的是,曹丕对他展现出了全然的信任。不论曹丕向何处进军,总会留下司马懿镇守许昌,就好像司马懿是他的萧何一般。

曹丕去世后,司马懿一跃成为了皇家的辅政大臣,大权在握。同样的,在蜀汉,刘备去世之后,孔明也成为了蜀汉实际的权力掌控者。两位智慧的巨人,终于在历史的舞台上交手。

孔明的心中,始终铭记着曹魏的篡位之恶,视之为不可忍的罪行。他决定东出祁山,兴师伐魏。曹魏对此当然不能坐视不理,司马懿也因此被派出迎战。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本应轻松胜出,然而马谡的错误决策给他带来了困境。他失去了街亭这一重要据点,不得不撤退。司马懿则决定乘胜追击,带领15万大军直直扑西城,试图一举摧毁诸葛亮的军队。

诸葛亮内心无比沮丧。他难以置信,在他已被21世纪封为神的自己,会有如此的窘迫时刻。他发现自己只能依靠2500名文职官员和几个小兵来抵抗15万名魏军。这种情况下,结果几乎可以预见。

面对如此困境,西城中的人们心中充满了恐惧。然而,诸葛亮的冷静和智慧在这个危急关头显现无遗。他思考了一下,然后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他下令打开城门,每个城门前派20名士兵伪装成普通百姓扫街洗路,其余的人全部隐匿起来。然后他自己便在城楼上,陪着两个小书童,焚香弹琴,安然自若。

司马懿的军队最先到达西城,见到这样的景象,他们都感到十分困惑,不敢轻易进城,于是赶紧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听说诸葛亮在城楼上弹琴,一开始并不相信。然而,当他亲自来到城下,目睹诸葛亮真的在那里弹琴时,他陷入了沉思。

司马懿思考片刻之后,下令撤军。他的儿子司马昭觉得很奇怪,问他是不是觉得诸葛亮设下了疑阵,其实城中根本没有军队。司马懿只是回答说:

“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轻易冒险。他这次的行为,肯定有所埋伏。我们还是撤兵为好。”

这个故事在这里本应该结束。但是仔细一想,这种解释似乎不太合理。司马懿如果真的不确定城中有没有埋伏,他可以不用进城,只需要用大军包围住西城,诸葛亮也不可能一直在城楼上弹琴。然而,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司马懿的行为其实包含着更深层次的考虑。

首先,时间是一个关键因素。

围城需要大量的时间,特别是在敌军可能随时援军的情况下,司马懿没有足够的时间等待西城的投降。

其次,诸葛亮在城楼上弹琴的举动,对司马懿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影响。

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他的安全对于蜀军的士气和战斗意志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果他确实在城内,那么城内一定有充足的防守力量。否则,诸葛亮不可能会冒这样的风险。而如果他不在城内,那么这一切都只是一个陷阱,司马懿更加不可能轻易地落入这个陷阱。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战争并不只是军力的对决,更是智谋的较量。

司马懿是一个精明的战术家,他不会轻易地被敌人的策略所迷惑。他可能会担心诸葛亮已经预见到他会选择围城,而在外面设置了陷阱。在这种情况下,撤军可能是最安全的选择。

综上所述,司马懿的决定是基于对诸葛亮的深思熟虑和对战争形势的清醒认识。尽管他拥有着压倒性的军力优势,但他仍然决定放弃这个看似容易的胜利,选择更为稳妥的做法。这也展现出他作为一个军事家的智谋和决断力

参考资料:《三国志》

作者简介 | 无风,95后女孩,想和你一起活得任性又自在。ID:wfqnwx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唇亡齿寒:司马懿明知是空城却不捉诸葛亮
空城计的背后,司马懿才是大赢家
难怪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是整场空城计最大的疑兵
诸葛亮上演空城计时,为何非要在城楼上抚琴?其实原因很简单
空城计最大疑点,其实是城楼拿扇子的两琴童?难怪司马懿看后撤军
空城计--西皮二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