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夕了,你还单身吗?在古代17岁还不成亲,官府就把你发给剩男

现在社会的大龄适婚青年是越来越多,人们一边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无暇寻找伴侣,一边在网络上发牢骚,希望国家能给自己分配一个男/女朋友。现在说这样的话不过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在古代晚婚可是件大事。

古代的女孩子若超过十七岁后还没有嫁人,官府可能就会插手你的家事,强制安排你和同龄人相亲,并把你许配给同龄的“剩男”。也许十七岁在现在不过是个毛头青年,但在古代已经是即将迈入“中年”的年龄了。官府除了要解决年轻男女的婚嫁问题,他们还要管理寡妇鳏夫的再婚。官府中就有专门的职位替人做媒,各村的青年男女通过有心人的牵引,才能更快的找到心仪的另一半。

古代出现这样的状况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正如我们所知,古代人的总体寿命较短,因为较低的医疗水平和粗糙简陋的生活环境,他们能活到六十岁都算高龄。而人口的多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的兴旺程度,繁盛的人口不仅象征着充足的兵源和税收,还能促进国家农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延续和发展,古代一向倡导早婚早育,早生多生。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官府会相反设法的为青年们凑对。

除了将大龄剩女许配给大龄剩男外,官府还有其他的妙招解决晚婚问题。

和现在规定最早结婚年龄不同的是,古代会规定最晚结婚年龄。如果女子超过了最晚年龄还未结婚,官府会要求罚钱。如果女孩过了十五岁还没出嫁,她的家人很可能会受到牵连。

其实在明清之前,人们对男女再婚之事看得很轻。官府还鼓励寡妇鳏夫再婚。他们还甚至会专门组织活动促进二婚,让有意向再觅良缘的男女结交。北方的游牧民族还有“父亡儿娶其妻,兄亡弟娶其妻”的传统,比如汉代的王昭君就先后嫁给了与呼韩邪父子。不过随着宋明理学的逐渐兴起,人们对妇女的贞操使节越来越看重,失夫的女性就逐渐专注服伺公婆,二婚的风潮也逐渐淡了下去。

不过不管是官府强行为女孩指婚,或者被道德捆绑的守节女性。古代的女性似乎很难在婚姻一事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所幸现在的人们不再对生育繁衍那么看重,女性可以慢慢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单身一样可以过得自在逍遥。这未尝不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一次联谊会看大龄剩女之所以被剩下的几个原因
征婚现场女多男少,大叔都来碰运气,女子:我的白马王子在哪里?
30岁了,还没嫁出去?
大龄剩女真的好嫁吗?
30岁不嫁,罚款3000!看古人如何对待剩女问题
为什么新加坡的大龄剩男剩女越来越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