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平之战后,秦国误判形势在邯郸惨败,导致统一天下步伐晚了36年

引言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王朝,然而在秦国灭六国之前,却吃了一次大败仗,之前几乎百战百胜的秦国不仅惨败,而且有很多一向高傲的秦军将士选择了投降。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导致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不得不推迟了36年之久,这场战争就是著名的“邯郸之战”

长平之战

“邯郸之战”前,秦国和赵国打了一场“长平之战”。就是在这场战争中,秦国的军队坑杀了将近45万的赵军,而秦国凭借着兵力明显比赵国要少的弱势,最终以仅仅二十多万的死亡人数获得了当时空前的胜利。赵国却因为“长平之战”而元气大伤,全国的男子也几乎都死在这场战役当中。

“邯郸之战”就是秦国意图打破山东各个国家与赵国合纵对抗秦国的局面。当时,“长平之战”后,元气大伤的赵国君主不得已接受了秦国割地的请求,而当时赵国的一个臣子却建议,国主以赵国的土地去贿赂其他诸侯国,从而让所有诸侯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赵王最终也是同意了这个方案。

秦昭王当然不愿意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打他一个,于是决定直接趁着赵国元气大伤的时候,一举拿下赵国,给其他的诸侯国立个下马威。“邯郸之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当然,当时的形势对于秦国来说可以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先是“长平之战”后秦国将士们深受鼓舞,再是“长平之战”秦国取得大胜,其军事实力让其他还在谋划是否要和赵国联合的诸侯国不得不忌惮于秦国。当时的魏国和楚国虽然象征性地出了兵,但是一直都是处于观望的状态,并不想要搅入这场混乱中。

“邯郸之战”的败因

按理说,这样对于秦国来说有利的局面,“邯郸之战”应该是秦国取得胜利,但是最后却是秦国失败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因为秦国弄错了战略并且误判了形势。当时很有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的赵国军民,对于秦国军队的进攻肯定是会拼死也要抵抗住的,秦国当时过度地对赵国军民施加了压力,导致赵国军民誓死抵抗。如果秦国的军队并不是遇到任何人就是斩首,而是给人留一条投降的路,也许赵国军民就不会反抗得如此激烈了

除此以外,秦国认准魏国和楚国并不会来营救赵国,但是事实却是相反。楚国有个“毛遂自荐”,让楚国不得不出兵,魏国有个信陵君偷来兵符前来援救赵国。两个国家与赵国合流,秦国就明显处于劣势了。

就算是如此,秦国也依旧相信本国的军事能力,硬是要和赵国、魏国、楚国的联军打上一仗,最后的结局也就是注定的了,秦国大败。

已经经历过“长平之战”的秦国总共就有二十五万的兵力,“邯郸之战”的失败导致秦国的伤亡人数几乎接近总兵力的一半,十几万人的伤亡让秦国最后不得不主动求和,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进程也是因为“邯郸之战”而不得不往后推迟。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秦国对于战略形势的误判以及对于本国势力的盲目自信。

参考资料

【《史记》、《资治通鉴》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始皇-大写的人
长平之战后秦国统一进程加快 秦王关键时刻犯下致命失误!
楚考烈王:励精图治终难挽楚国日薄西山
白起与王翦的不同结局
战国第一人,意外救下秦始皇,使中国统一推迟四十年
地图上的大秦帝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