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永东丨我的八月(二)
我的八月(二)
作者:冯永东

二叔家是马老师的紧邻。

在小岛上,居民点是以规划的,大约500米间隔就有一条沟。从东向西,南北走向有九条中沟。这实际上是人工河,若干年前,是由岛上的祖祖辈辈锹挖肩挑开辟出来的。泥兜子,独轱辘运输车是那个时代的见证。

河是生命的所在,更何况这条条沟都通洋——射阳河。潮涨潮落,荡涤了污垢,清洁了水源。世世代代的人们,渴了,双手掬起一捧清水,咕咚咕咚地喝个痛快;夏天,劳动一结束,人们顺便在河里洗个澡,从河东游到河西,河南游到河北;平时,淘米、洗菜、洗衣,甚至养鸭养鹅都与河息息相关。人们依河而居,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马老师家住在四中沟边,河西岸,地理位置大致处于小岛的南北中轴线上。所有的居民住宅南北一字排列。

二叔家在南,马老师家在北,紧随其后。

二叔是当过兵的人。

听祖母说,在二叔之前,还有个大叔,也当兵,据说是黄克诚将军的部下。不过,马老师的大伯后来成了抗日烈士。这是不用怀疑的。在二叔家,墙上有两块小匾,一块是烈属证,一块是烈士证。这烈士证上写的正是大伯的名字。有一块上还有国家主席、军委主席的签名。

马老师工作之后,在县烈士陵园馆内,有一面抗日战争烈士墙上,他亲眼看到过大伯的名字。

二叔实际上是二伯,他比马老师的父亲大几岁。乡下人对叔和伯没什么讲究,都叫叔了。

从履历上看,二叔是解放战争时当的兵。49年前随大军南下。上海解放后,他们就被安置在上海的长航上工作,一直到退休。他是名副其实的离休老干部,老共产党员。

离休后,大儿子赶上顶替政策,也到上海工作了。

二叔在乡下,算是个人物。左邻右舍都很敬重他。耄耋之年,上海老干处,射阳老干处及有关县领导不止一次地在重阳或他的生日时登门慰问。

上世纪八十年代,自行车还是个稀罕货,但二叔家有一辆上海产永久牌正宗二八大杠,周围的人都知道,也很羡慕,因为即使有点钱,也只能买监制的车,买永久牌的车更是可望不可及。居民们有时外出,都爱套近乎去借用,因为二叔家的自行车是不收租金的。其他人家,只要有自行车的,不论车牌如何,明码标价一律一元一次,时间不过一天或半天。用完还车时,主人总是睁大眼睛前前后后地细看,生怕车子哪里被碰掉一块漆什么的。然后,主人自己小心地擦拭,再移放在屋内一个显眼又安全的地方。

马老师要到县城去,一种方式是先步行3公里到街上,在街上的汽车站等汽车,再到县城车站,然后摸索到目的地。当时,汽车班次很少,不容易跟得上,准确地说,不容易挤得上,当天打个往返更是困难。

马老师选择求二叔借车去。

二叔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更何况三侄儿是晚辈中第一个通过读书有定量户口,吃上公粮的人。他一句话也没多说,只嘱咐侄儿路上小心,注意安全。

也不管外面多热,马老师即刻起程。从家出发,终于来到了县教育局小院。他看了一下腕上的钟山表,用了40分钟,再看看全身,衣衫尽湿。

当时,乡村教育办事机构叫文教办,教育局叫文教局。在如今的朝阳桥沿河路南,只有一幢四层L字型小楼。

这里,马老师是第二次来。第一次是高考后的9月初,他来这里招办申请改读师范的高考志愿。为此,他还一个人去了一趟市招办。所以,他对文教局字眼已不陌生。

很快,马老师来到了人事处领介绍信的办公室。开介绍信的人很亲切 ,正是射阳师范里的老师,也就是当年黄海桥东,现在实验初中的所在——射阳县教师进修学校,(后办公地移至德发路,也就是现在的社区开放大学)如今,换岗升职了。马老师报了个名号,吴股长熟练地取出定位实习介绍信。他看了一眼,笑着说:鲍墩。马老师不知他当时笑的内涵,也没细问,只觉得鲍墩是个陌生的地方。马老师向吴老师打了个招呼,收好介绍信,又急急地骑车回家。

到单位报到有几天期限。左邻右舍对马老师工作的事很好奇,更关心。不时有人来他家打听、唠嗑。马老师终于弄清了鲍墩的所在及路线。这几天,在姑父的帮助下,他买了辆长征牌(监制)自行车,准备去报到。

去鲍墩最近的路线从小岛北的营防口过河,经滨海五汛再折向东……那时没有导航,全凭口口相传。

营防口渡口是一个比通洋渡大得多的渡口。这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大渡口。从小岛北出发,在渡船上,向东可达牡丹港,向北直通滨海县,向西能到四明街……要是一直坐船,真的能到想去的地方。抗日战争期间,部队觉得这里是一个军事要道,在此设防放哨,观察敌情。后来,营防口就流传了下来。

负责摆渡的有两家。通洋这边的是离河边不远的苏家;滨海那边的是张家。两家各承担半个月的工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到马老师工作时,交通工具已由木船橹帆助力改为水泥船挂桨机助力,速度比之前快了许多。一般情况下,晴天顺风可看见对岸,也能隐约听到过渡人喊话。要是阴雨天气,只能痴猫守窟地等,碰运气,有时,会失望返回。

就算是挂桨机带渡,过一渡,也就是渡船经过一圈,一般要做好一小时等待的准备。除非一到渡口就看见渡船,否则,渡船要经过四个码头,再加上上下客,快不起来,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这营防口,周围环境幽暗,有点怕人。

马老师从家里出发,沿河岸向北,然后上了高高的围堤。围堤很长,也很曲折,一眼望不到头。中间是明晰的泥路,两边是些枝繁叶茂的杂树,有的已树冠相联,人走在里面,就像是穿行在一条绿色通道。但你千万不要想得那么浪漫,因为除非不得已,人们一般不会经过这里,围堤两侧,全是乱坟野冢,不时还会窜出一只野兔或听到一声声凄惨的鸦啼。

大约走了一公里令人提心吊胆的林荫道,就要下北坡。波下的泥路更窄,沟壑丛生。自行车已没法再骑,只好小心翼翼地拖着走。有时,两边的稻田要通水,农夫还把小路挖了个口子,人们只好提着车艰难地跨过去。

眼前尽管一片绿色,行人是没有心情去观赏的。

大约又行了十几分钟,你便进入了胜境:波光粼粼的开阔水面,集群而生的片片苇海,还有那水中让你期盼与惊喜的小渡船……

等渡船的一般没几个人,这也是渡工倦怠不力的原因。有时,甚至只有渡工和你自己,彼此也不多言语,凄清得让人有点不自在。

这样的渡口,一般收渡很早,要是夕阳西下还想过渡,那就更困难了。

到了对岸,马老师把车后座上的小木箱扶正,又查了一下系绳是否松动,然后才放心地拨开车撑脚锁,小心地走上船与岸之间的独木桥,继续向北,东进……

从此,这样的渡口,马老师就靠着一辆长征自行车,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拖家带口地完成了11年的长征。

未完待续

文/冯永东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
作者简介:冯永东,小学教师,儿女均毕业于清华。喜爱文学,偶有文字散见于杂志或百度学术。中篇小说《小宇宙》及一组诗作《马老师的生活》曾在《金秋文学》网络平台连载
冯永东丨我的八月(一)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十二)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十一)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十)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九)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八)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七)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六)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五)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四)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三)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二)
冯永东丨马老师的“诗”生活(一)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十八)跋:“小宇宙”圆了我的童年梦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十七)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十六)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十五)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十四)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十二、十三)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十一)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十)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九)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八)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七)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六)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五)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四)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三)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二)
冯永东丨“小宇宙”(其一)
冯永东丨今晚有约
冯永东丨“阅读展示”
冯永东丨良心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夜渡
渡口
【三湘文艺】江超群 壮哉 巨能学校
天门最有烟火气的一条街,要拆建了
赵建大
静水深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