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民生丨小米稠粥
小米稠粥
作者:何民生

小米又叫谷米。什么时候在大同地区开始种植,现在已无可查证。唐代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粮的诗句中所说的就是谷子。

百度百科:飦,拼音:zhān,注音:ㄓㄢ,释义:古同(zhān)”,稠粥:~鬻之食

又音:gān,注音:ㄍㄢ,释义:干饭。

小米稠粥是大同人们餐桌上除黄糕、莜面外的另一种主食。小米粥的做法看似简单却也是一门学问。做粥讲究火候,火候把握不好,做出来便呈混沌状态,既非稠粥也非稀粥,吃起来没什么滋味。做稠粥时,将小米淘净,下进开水锅煮上一阵,发觉快要,抓紧撇米汤,然后用微火焖,火大了,粥即会焖焦,有句俗语说:“急火炒菜慢火粥,不紧不慢熬稀粥。焖好后,用勺子在锅里搅动,这就是所谓的搅粥,就成为稠粥。稠粥讲究个老到,米要煮”,若是米是米水是水,上稀下淀,那就不成功了。好的小米做成稠粥,不仅绵还带一点甜,上好的稠粥不软不硬,色泽金黄。有时,还将山药和小米放在一块焖,做出来的稠粥吃起来更有滋味。

吃粥可以不用炒菜,倒几滴胡麻油,就上一点咸菜,吃起来蛮香的。如果佐以烧茄子,或者拌豆腐,那味道就更好了。

小米粥是最养人的食物。计划经济时代如有殄亲没了奶,而孩子又正嗷嗷待哺,小米米汤就是最好的乳汁,一些孩子就是用一勺勺黄灿灿的小米汤喂大的。

大同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小米成为大同的主要经济农作物,大同广灵县小米更是名扬海内外,广灵小米从明代起即成岁贡,清康熙时曾经作为朝廷贡米进京,遂有"御米"之称。

现在大同人做稠粥,如果经济条件允可,首选广灵小米。因广灵的小米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易于人体吸收的微量元素含量大,不仅美容养颜,补血补气,利于强身健体,更是妇女产后的第一口恢复体能的参汤。历史上至今稠粥是大同周边百姓的特定早餐和夜宵,传统技艺、营养丰富。

小米除去做粥,近年来被粤菜、私房菜等顶尖菜系吸取,分别与生猛海鲜组合烹制小米烩辽参等多个高端、高营养菜品,小米正慷慨变身,行径星级宾馆,出入百姓厅堂,粒粒醇香融入对人们的呵护和体贴中。

说起稠粥,腊八粥更为讲究。腊八粥起源于何时,有何典故如今已难以考证。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始于宋朝,与佛教中释迦摩尼成道日息息相关,所以一到腊八日,最为重视的就是各大寺庙的僧众。他们不仅会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佛事,而且会熬一大锅腊八粥,既供本寺僧人居士食用,又广施香客百姓。大同的古刹林立,华严寺、善化寺、法华寺,每到腊八都会有好几处大的寺院赠送腊八粥。往年,一碗碗香飘四溢风味独特腊八粥会首先赠送给敬老院的老人、环卫工人等群体,然后还会赠给普通人,人们纷涌而至,排队成长龙,十分壮观。大家即是为了品尝素斋美味,又是想沾些祝福庇佑,只可惜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活动很可能要取消了。

说是腊八粥,其实未必只拘泥于八种食材,每家每户可以根据自家情况随意添加,据说腊八粥也是有故事的。

说是一户本来富裕的家庭在老人老妇相继去世后,儿子儿媳挥霍无度,不知节俭,暴殄天物,不久后就一贫如洗,食不果腹。到有一年的冬天,天气格外寒冷,直至腊月初八这一天家中几无余粮,眼见他人丰衣足食,二人不禁摇头叹气,悔不当初。幸得乡里邻居们心地善良,眼见他二人虽咎由自取却也实在可怜,一家一户也没人多给,你舍一碗米,我舍一口豆,杂七杂八就凑了些粮食。小夫妻俩也无心细分,将这些谷物粮食一股脑熬成了一锅粥,终于熬过了那个冬天,
逐渐过上好日子。但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敢肆意妄为,而是勤勤恳恳,艰苦朴素,过上了小日子,于是腊八粥也就成了教育人们要懂得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故事了。

记得老舍有篇散文记述了旧历年间到了腊八这天,一家人生活虽艰苦却不忘吃腊八粥的习俗,没钱买各种果品谷物,只能从已经空了的盛装过各类粮食的口袋里搜寻幸存的粮食粒儿,又翻箱倒柜找落在犄角旮旯里的干果,最后也熬成了种类齐全的腊八粥,这种苦中作乐的生活别有风趣,让人难以忘怀。

腊八粥,不同地方各有不同地方的做法。大同的腊八粥是稠粥,称之为豆儿稠粥

大同属黄土高原,自然条件恶劣,水稻难以种植,即便是小麦产量也很低,但各种耐寒耐旱的粮食作物却种类繁多,而各类杂粮中,尤以小米最为知名,这也是大同人日常所吃的稀粥和稠粥的主要原料。水多米少,就为稀粥,水少米多,焖干,就是稠粥,所说的豆儿稠粥就属于这种。用芸豆、赤豆、小米、葡萄干等食材加水焖煮至水分被彻底吸收后,加入红糖适量,用锅铲仿佛搅拌似的至所有食材融合,就成了大同的腊八粥。因是稠粥,用的不是勺子盛,而是筷子夹,一块一块送入口中,软糯微粘,带有豆香和甜味儿。

吃腊八粥有一个讲究就是一定要赶在天亮之前吃,为啥有这么个说法,查无依据。记得儿时,住在四合院平房,那时还没有天然气。母亲腊八早上天没亮就起来忙活着做腊八粥,待我醒来时,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甜腊八粥己做好,冒着热气,滿屋米香四溢,氤氲袅袅,大快朵颐,狼吞虎咽,妙不可言。

现在物质生活要有应有,想吃豆粥随时随地都可以吃到,但想起妈妈的红豆粥还不由地㖭嘴唇。

2022.11.4於大同

文/何民生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何民生,山西,高级政工师,大同市作协会员。作品散文、小说、评论、诗词等见于《金秋文学》《新时代文学》《军旅原创文学》《太原道》《诗词春秋文刊》《作家地带》《今日头条》网刊以及纸刊报纸等,2022年入编华厦文学人才库。
何民生丨静默中的感悟
何民生丨拿糕宴
何民生丨诗之惑
何民生丨月饼的记忆
何民生丨花塔村赏赞
何民生丨一日游一平型关
何民生丨穿越千年古都,又见天下大同
何民生丨其实,上海人挺好的
何民生丨幽默微小说·父亲节
何民生丨微型小说·符合慢病
何民生丨老王的退休困惑
何民生丨微型小说·老王栽了
何民生丨微型小说·套路
何民生丨天鹅落就御河湾
何民生丨小城印象
何民生丨幽默微小说·亲嘴
何民生丨“牛逼”与标点闹出的笑话
何民生丨“同志”称谓的演变
何民生丨也说骂人
何民生丨叾du子zi
何民生丨感言
何民生丨就地过年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腊月,老北京不仅仅喝“腊八粥”
山西大同农家土特产:小米粥
山西大同的腊八节怎么过
熬出好粥的诀窍
我爱喝稀粥 王蒙
给宝宝吃个白粥都这么多讲究?你稍不留神孩子的肠胃就要遭罪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