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金山丨春天穿裙装,“美丽”的错误
健康聚焦
春天穿裙装,“美丽”的错误
作者:王金山

裙子,即女子裹着的下身衣服。是谁发明了这种裙子?恐怕一时难以考证。自这种衣服裹在了女子们的下身后,裙装风采使女性们显得更飘洒娇美。然而,正是这种“尤物”,弄得无数爱美的女子与“裙装综合征”打上了交道。啥叫“裙装综合征”?即因长期穿裙子而惹出来的一系列毛病,最主要的就是风湿性关节炎,其次就是月经紊乱、腹痛、腹泻、胃脘部胀痛、头痛等等。另外,在天气寒冷的时候穿裙子,凉空气便会刺激皮肤引起血管收缩,致使表皮血流不畅,脆弱的脂肪细胞发生变性,大腿等部位的皮下组织便容易出现杏核大小的单个或多个硬块,看上去表皮呈紫红色,触摸较硬,还伴有轻度的痛和痒,严重者可出现皮肤溃破,这就是寒冷性脂肪组织炎,也是“裙装综合征”的主要毛病之一。
春天,这是个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好时节,温暖的阳光以及和煦的春风,很容易引起爱美女子的“裙情”。穿裙子,也许成了她们“女为悦己者容”的一部分。我们知道,春天是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时节,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由于冷空气的活动,气候多变,温差幅度很大。“春天天气孩子脸,一天就会变三变”、“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等,这些流传在民间的谚语,即是交代我们要注意身体保温,尽量“捂”一“捂”。如果女子们这时穿裙子装,就不合时宜,甚至为“美”而付出代价。万一碰到“倒春寒”,很容易得上伤风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或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而这些呼吸系统的疾病,也很容易发展为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脑栓塞、心肌炎、急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等。《寿亲养老新书》曰:“早春宜保暖,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使人受寒”。《老老恒言》一书也说,春冻未消,上半身衣服可以略减无妨,下半身裤子、鞋子、袜子宁可穿得暖一点。古代医学家孙思邈也这样说道:“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想想看,这样的季节穿裙子,不是在拿健康作赌资吗?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士们喜欢穿吊带装、露脐装等,这是个人爱好之一,本无可非议,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美”而忽视了身体健康,那就得不偿失了,也需要人去引导、说服,甚至干预。
所以,春季穿“新潮”衣服,防“美丽”得病。这是因为这个季节气候反复无常,冷热温差太大,如果身体的有关部位不“捂一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就会遭受风寒的侵袭而得病。当冷空气来临时,最好不穿这些“新潮”衣服,倘若要穿,建议穿厚料长裙。春天,通常在晴天的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此时女性外出可选择喜欢穿着体现线条美的裙子。而清晨、傍晚和阴天气温较低,这时,就别为了“美”而“冷得颤”了。
总之,女子穿“吊带装”、“露脐装”等,要根据季节的不同、天气的变化、身体的状况、个体的差异与年龄的不同,灵活掌握,“穿”得有“度”。如果已经患了“裙装综合征”,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轻者不要再穿这些“新潮”衣服,增加保暖衣裤,亦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重者特别是上、下肢皮肤发生了溃破者,应到医院就诊。
万一因吊带装等“露”出病来,最好去医院就诊一下。当然,最简易的方法就是局部给予按摩、拔火罐、热敷或口服药物等。
穿衣服与健康,可谓时时息息相关。
爱美的女士,要美还是要健康?别让“美与病”同行!

 (原载《家庭》杂志2002年9期下半月刊、上海《自我保健》杂志2004年3期、2007年4期) 
春天别穿低领衣 
您看过电视剧《大风歌》了吗?笔者注意到了这样一个镜头,即汉朝女子的衣着很好看,但就是上衣设计不利于健康,过于低领。为什么呢?因为本来应该遮盖的颈部、肩部、胸部的上衣,现在仿佛全露着。这样的衣服,夏秋季节还可以(空调房间也够受),但冬春季节就是典型的“要风度不要温度”,犯下“美丽”的错误了。
某大公司公关部金小姐,平时喜欢穿低腰裤,说这样显得更美更富性感。可她近来不知何故,常常像西施那样,蹙着眉头,手捂肚子直不起来腰。问缘故,她仿佛显得很痛苦,说是肚子经常不舒服,腰更是难受,又酸又胀又疼痛。这次,她到医院就诊,医生问明情况后,建议她不要再穿低腰裤,同时注意身体保暖。金小姐不明白,穿低腰裤不是很“时尚”很“现代”很“另类”吗?为什么爱美不成反而使“肚肚”和“腰腰”弄疼了呢?
养生书《摄生消息论·春季摄生消息论篇》指出:“春季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这就是说,棉衣不可过早脱去,多备几件夹衣,随天气变化一件件地增减,这是合乎科学道理的。此外还要注意,早晚一定要多穿一些,中午气温比较高时,可以适当减衣。另外,在减少衣物的过程中,还应采取“下厚上薄”或重“捂”下身的方法。
如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身穿吊带装、“低腰裤”、“裙带装”的女性而成为颈椎病、肩周炎、颈背肌肌筋膜炎、腰腿痛、关节炎、痛经等高发人群。
至于金小姐穿着低腰裤,使肚子和腰部分暴露,寒冷刺激不仅容易导致胃寒疼痛、月经不调,且使周身血管收缩,血液运行缓慢,使椎间盘内压力改变;因寒冷人体肌肉紧张度增高,椎旁肌肉收缩导致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增大,椎间盘因负荷加大导致退变加速,肌肉劳损明显,腰岂能不痛?《诸病源候论》记载:“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也。阳者不能俯,阴者不能仰,阴阳俱受邪气者,故令腰痛不能俯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可见,女性如何“穿”,当然是时时要注意颈背腰腿部的保温。冬天在暖气房里不差“温度”,你穿“吊带装”、低领衣也无妨,可出门时可就要注意围脖子以及穿一些高领衣服等,以免颈背部“着凉”而犯病。我们知道,颈肩部受凉会使颈肩部肌肉发生痉挛,也是颈椎病、肩周炎等发病重要因素。因此,冬春季节,天气较为寒冷,一定要注意颈肩部保暖。可以在白天为颈部戴上围巾,晚上可用热水袋、中药热敷散等在颈部外敷(贴),避免穿过于低领(吊带装)的衣服。
当然,在机体保温的同时,爱美者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若能注意克服一些不良习惯或纠正一些不良姿势,如不要久坐,不要跷二郎腿,注意腰背部保温,不要穿低领衣裤、露脐装、超短裙等,并适当做做全身运动锻炼,这样不仅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还可预防腰痛复发。
 
 
链接

          “倒春寒”,更要护好腰腿

春暖花开,阳光和煦,使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然而一到傍晚,由于气温明显降低,又常常使人感觉到冬天的寒冷。今天也许还春风和煦,明天可能就寒气袭人。一夜之间,气温会突然下降10℃,飘起鹅毛大雪,甚至降至常年同期平均气温值以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倒春寒”。
 造成倒春寒的原因是,春季是冬季和夏季的过度季节,冬季控制我国大陆的高压,到了春季逐渐被低压所代替,高压慢慢占据海洋。在高压区,夏季风慢慢由海洋向内陆推进,而内陆的冬季风也不甘示弱,冷暖气团相互“拉锯”,使气旋活动频繁,气流不稳,时而为冬冷型,时而为夏热型,这就导致了春天气候多变。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展示女性美,即使在乍寒还暖的春天,一些女孩子或白领女士由于爱美,在早春就穿起了五颜六色的裙子或低腰裤,这样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即容易患上“裙装病”。如胯部红肿是因为穿低腰裤且将腰带系得太紧所致,腰疼与经常穿低腰裤、短上衣有一定的关系。还有,因为膝关节喜暖怕冷,尤其是女性膝关节对冷空气刺激较为敏感,遭受冷空气袭击以后关节局部容易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之会引起风湿性关节炎。据报道,突尼斯妇女一年四季喜欢穿裙子,即使寒风刺骨的冬天也是如此,因此她们中间罹患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别多,约占妇女总数的70%。可如今,不少白领女性在春季就穿起了短、薄、轻、透的裙子,膝关节经常裸露受寒,大大加剧了对软骨的损害,导致其代谢能力减弱,免疫能力下降,使老年性关节炎提前报到。
为了抵御春寒,防止疾病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要注意“春捂”,即尽量多穿些衣服,尤其是外出时。其次,爱美的女士尽量不要穿裙子,或穿“露脐装”、“吊带装”等,以免“穿”出“裙装综合征”、“颈肩综合征”、“腹部综合征”等,导致颈肩背部肌肉疼痛、肩周炎、颈椎病、四肢关节疼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泛酸、月经紊乱、下肢抽筋、皮肤过敏或溃破等等。如果实在需要“裙装”、“吊带装”,可在中午或天气特别暖和的时候穿。阴天及早晚或天冷时最好不要穿。还有,裙子的长度最好过膝10厘米以上,配穿厚实的长袜和长靴等,同时宜选用灯芯绒、薄呢、粗纺花呢、毛织品及加厚化纤等厚实服帖的衣料。因为用这类衣料制作的裙子比较厚重,既可御寒,又不易被风吹起。另外,平时应多参加各种室内外健身活动,不宜久坐不动。饮食方面应注意多饮茶,多喝姜汤、食用菌汤,多吃菇类、黑木耳等。

(原载《生命时报 》2010年4月16日、山西《现代护理报》2010年4月29日
 
 
链接
走出穿衣下薄上厚的误区
    现在又到春天了,俗话说:“春捂秋冻”,意思是说我们春天要多穿一点,可有的女孩上身穿得很多,下身却穿得很少,甚至穿着裙子。这些女孩的“春捂”不科学,甚至有问题。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实践中都认识到寒多自下而生。因此,提出了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的主张。现代医学也证实,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很容易受寒冷侵袭。可见这些女孩在“春捂”方面顾此失彼,犯了“要风度不要温度”的老毛病。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时节,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由于冷空气的活动,气候多变,温差幅度很大。此时穿裙装,暴露在裙装外面的下肢,就会因风寒的袭击而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尤其是膝关节处,因皮下脂肪组织少,缺乏保护,更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袭,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寒冷的空气会刺激皮肤,引起收缩,致使表皮血流不畅,脆弱的脂肪细胞也会因寒冷而变性,引起寒冷性脂膜炎、月经不调以及痛经等毛病。
所以,比较科学的“春捂”是重“捂”下身,同时还要加强下半身的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即使在减少衣物的过程中,也应先减上面的衣物,再减下面,这是因为寒自下而生,所以脚和腿部一定要注意保暖。《老老恒言》一书曰:春冻未消,上半身衣服可以略减无妨,下半身裤子、鞋子、袜子宁可穿得暖一点。古人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春捂”只是一种被动防御,要想防病健身,还须坚持参加户外体育活动,讲究科学饮食和起居有常,保持良好的精神情绪,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增强机体的适应力和抗病力的目的。爱美的女士们,希望你们在“春捂”方面别顾此失彼,要风度也要温度,走出“下薄上厚”的“春捂”误区,让机体健康又健美。
   (原载广东《家庭》杂志2008年3月下半月刊)
 
 
 
释疑解惑
“倒春寒”咋“倒”出中风?
编辑同志:
我的老伴今年刚跨60岁的门槛,她原有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的病史,前不久,因春天的气候突变,即“倒春寒”,突发口眼歪斜、流口水、半身不遂,同时头痛、呕吐、脖子僵硬等,急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为“脑中风”。我不明白,“倒春寒”咋“倒”出了中风?
湖南       赵觉明
赵读者: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时节,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此时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由于冷空气的活动,气候多变,温差幅度很大。万一碰到倒春寒的天气,人就很容易得病。
老年人体内产热能力较差,而且循环系统已不像年轻人那样正常,很容易受到“倒春寒”的刺激。
那么,您老伴为什么被“倒春寒”而“倒”出了中风呢?研究证实,人的身体在低温状态下,外围的血管会收缩,这使得血管阻力及血压上升,心脑负荷加重,脑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率便会大大增加。其次,寒冷的刺激能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升高,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凝块,从而也大大加重因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脑供血不足,引发脑缺血性中风发作。还有,老人因年老体衰的原因,一般都喜欢呆在家里,很少外出活动。由于活动减少,脑血液灌注就会减少,外加室内的缺乏通风便加剧了脑部缺血缺氧,如此,脑中风的发病几率也就大大增加。另外,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更是脑中风等的高危因素。“倒春寒”,即冷空气刺激下的血管骤然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大,极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气候可谓心血管功能的晴雨表,心血管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这是因为,遭遇寒冷时,人体的耗氧量骤增,心脏为维持正常的体温,就需要改变心率和增加血压。健康人血管弹性好,心脏能够承受这些骤然增大工作量的负荷。但是对于老年人,或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血管弹性小或者本来就有动脉粥样硬化,就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了。
因而,寒冷可让冠心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曾经有过心梗的患者,寒冷会诱发再次心梗,甚至直接导致猝死。
因此,为预防“倒春寒”的威胁,早春时节人们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多“捂一捂”,尤其对于手、脸等容易遭受冷空气袭击的部位。此外,睡眠时被子应盖得稍厚一点,以不出汗为宜。室温控制在16℃—20℃比较合适,必要时家中可采用电暖气等设备取暖。平时应多参加各种室内外健身活动,不宜久坐不动。饮食方面应注意多饮茶,多喝姜汤、食用菌汤,多吃菇类、黑木耳等。这些都有利于机体对抗“倒春寒”的袭击。
高危脑中风患者,一旦发生言语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突发视力下降、失明,突发头痛、眩晕等情况,应及早就医,争取早诊断、早治疗,这样预后效果也就较好。至于冠心病人,应做好预防,防止心梗的再发,关键点在了解发病先兆,以及早救治。
 
/王金山
编辑/王孝付

王金山丨春天,让我们迈开双脚
王金山丨科学“春捂”战“春寒”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普作品‖ “倒春寒”与“裙装病”文/王金山
初春穿裙子须提防“裙装病”??
女性冬天穿裙子要配穿过膝的长袜
6款欧美裙装图纸集锦,不怕没裙子穿啦
『女人养生』要美丽但别冻伤
“倒春寒”与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