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连春丨情缘一一我与中国传媒大学
情缘一一我与中国传媒大学
作者:高连春 

朋友,每当你生命中产生出了故地重游。都是与回忆中自己的久别重逢。那更是在同一个空间内看到了不同时间的自己……其实很多时候的故地重游,都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这都会让积淀下来的生活阅历、人生感悟以及引起的相思会霎时冲入我们的脑海里。今天将道出来的就是我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数十载情缘的故事。

还得溯源于上世纪的1977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断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在那一年得以恢复。当年的9月,国家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工作会议。会议做出恢复已经停止十余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的重大决定。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不拘一格的方式选拔人才。那次的具有转折意义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报名参加高考的年龄宽限至35岁。当年21岁的我刚刚结束在农村三年的知青生活,在地处祖国东部边陲延吉县(如今的龙井市)一处大规模水库工地从业广播站的编辑工作。国家恢复高考的喜讯让我十分兴奋,我立马填写好文科高考报考志愿书。并在报考院校栏目内庄重填写:第一志愿,北京广播学院 新闻编采专业;第二志愿,吉林大学 中文专业;第三志愿……梦想总是美好,现实才是称之残酷的。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头一年,那一年全国有六百万学子踊跃参加了高考。最终只有27万人被录取,可谓是千军万马跨越独木桥。由于我的中学时代是处于动荡时期,又加身上担负着工作还不能脱产进行系统的复习应考各科的文化课。当年我的语文、政治、史地三门文科考试成绩还算是可以的,可是数学考试分数却是个位数。最终有幸被地区一所财经类学校录取了。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我所在的班级聚集来自地区八个县市从高考重围冲出来的五十位同学。每个同学生活阅历不同,年龄大小不同(最大与最小年龄相差十岁)。同学们都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校园生活,人人都努力学习好各科财经专业,吮吸知识的养分来充实着自己。在校园浓郁的学习氛围,我除学好各门专业知识之外,业余时间大都泡在了学校图书馆里,浏览着各种各类的图书。我看得最多的还是文学类书刊。每天如饥似渴般在知识海洋里观光与散步。当年,学校的宣传栏常常刊登着我写作的诗歌、散文……与此同时,在学校读书期间,我所撰写的文学作品多次登载在省内多个报刊之端。

毕业时我被分配至吉林省龙井市商业局工作。当上了正规编制国家干部的我更如虎添翼,似龙腾飞。我充分利用本职工作之便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每天笔耕不辍。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这阶段里,我每年撰写的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发表的数量都在百篇之上。因此,我也连续几年被评选为吉林省和地区的优秀通讯员。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1982年的春天,经考核政审通过之后,我进入吉林省延边人民广播电台,成为新闻记者。至此,我的人生开始与新闻结缘。繁忙又充实的采访、写作、编辑流程中,锻炼和提升我的写作水平和对社会观察、思考、判断的能力。愛好写作激扬文字,成了我一生中最大的嗜好。

当上新闻记者之后,每天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工作,这让我更加珍惜和敬业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事业。台里领导安置我从事所熟悉财经领域的报道和采访,这让我喜出望外,乐在其中。那个时代里,我每天如同蜜蜂般穿梭在延边财贸战线上采花酿蜜,传播着喜讯。工作状态的我呈现出的是任劳任怨,競競业业。在认真完成采访任务之外,我都注意虚心向身边同行们讨教,学习采访技巧,积累着工作经验。在不断提高写作新闻稿件业务水平的同时,我每天都会坚持看书看报,勤动笔认真写好读书笔记和采访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我就熟练掌握到广播新闻稿的写作要领及录制录音报道稿件的操作技能。1983年,我撰写的《一个农民的大车店》荣获当年“吉林省广播电视好新闻”一等奖。次年,我与同事许焕芳共同采制《长白山下盛开民族花》的录音通讯稿,荣获延边地区新闻节目评比的金杯奖。

我与北京广播学院结缘始于1982年。那一年我所在的延边广播电台成为北京广播学院的实习基地。那几年里,每年都有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学生来此实习。我当年还是未婚青年,以台为家,全天候的工作和居家生活都在台里边。台领导每年都指派我为实习生们的指导老师。我整天带着实习生深入基层企业采访,指导他们赶写新闻稿件,录制节目,及时播出。每批学生的实习期都是三个月。期间,我实习生们的身上学习到许多新闻理论知识,也开拓了我的新闻视野。使我学习新闻知识的渴望性更加强烈了。每批次北京广播学院大学生实习期结束之前,我都会带领着他们去图们、珲春等地边界线看朝鲜观苏联;攀登长白山欣赏天池;去镜泊湖欣赏湖光山色。久而久之,在实习生中间我便小有了名气。1984年初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曹璐老师,她亲临延边前来看望和探视弟子们,在我们台长办公室里指名道姓提出要看看我。当我第一次见到大名鼎鼎的曹璐主任时,我略有紧张的心态便一下子愉悦了。慈祥和善的曹老师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她身上传递出来的都是友善和关爱。当从我口中她得知我这个新闻记者是非文科专业的“土八路”,曹老师当场就记下了我的联系地址和通讯方式。台领导还特意让我和实习生们陪同曹老师深入到基层调查研究,采录稿件。曹老师还亲临现场为实习生“批改作业”。我还陪同曹老师及北京来的实习生到图们江畔欣赏中朝边界线上的美丽风光。游览延吉市的市容市貌。

记得那还是在送走曹璐老师半年之后的某天的下午,台长将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台长乐呵呵地对我说道:连春,你有好事情了!

 “有什么好事呀,台长?”我赶忙问询道。

台长和言悦色的叙道:刚刚北京广播学院的曹璐主任打来了电话,她说近期学院要为新疆、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开办为期一个学期的新闻训练班。并说延边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学院给了咱们电台一个名额。她在电话里向我指名道姓说起了你了呢。

台长的话音刚落下,我就激动得跳了起来了……

记得那一年的早春三月,我乘火车来到了北京,也是平生我第一次进京。当走进北京广播学院的校园。我敲开新闻系主任办公室见到了曹璐老师。她见到我便一把握住我的手热情寒喧起来。末了,曹璐老师领着我去见了短训班辅导员老师。尔后,她还亲自将我送至宿舍楼里。当年,我所念的这期新闻培训班除我一人是汉族之外,其余三十多位都是来自西藏与新疆两个自治区所辖各地方广播电台的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学员。那一段学习期间,我与班上的这些少数民族学员相处非常融洽,情同手足亲如家人。几十年过去了,我与其中几位要好的同窗好友至今还保持交往和联系呢。

北京广播学院是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广播电视总局所属的国家重点院校。是我国培养广播电视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当年北京广播学院对我们这期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培训班极为重视,倾其所有资源进行了重点培养。学院新闻系张宝安、赵玉明、曹璐、王振业、张舒、常秀英……这些享誉国内新闻学资深的教授和讲师都亲临讲坛为我们讲课,传授新闻理论和写作知识。虽然仅有三个多月的培训时间,极大的拓宽我新闻视野,让我受益终生。记得那一年的五一节前夕,曹璐老师到班上找我。曹老师当场给我写下她的家庭地址与宅电号码,诚心诚意邀请我去她家欢度节日。记得五一节那一天,我拿纸条很快就寻找到位置于广播电视部家属区的曹璐老师家。家中有位年过八旬,一生做小学教师,慈祥亲切的家母;曹老师的老伴也是东北人,是一位多年从事广电政策管理的局级高级编辑。他因曾去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进行工作调研。就与我这位延边土生土长的东北小老乡有着更多聊天话题。曹老师全家人都像老朋友一样热情接待我,当热腾腾餃子端上桌时,我这个小城长大的孩子,感受到如回家般的亲切和温馨。更令我感激不尽是节后的某一天,曹老师又去班级找到我并告之: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专业今年下半年将招收成人高考本科函授生。她让我在北京培训班学习期间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复习好文化课,争取参加夏季举行的成人高考。过后不久,曹老师为我备齐高考教科书和文化课复习资料。还从家里为我拿来一台听课时可录音的袖珍式收录机,供我上文化辅导课之用。在曹老师关怀之下,经过数月的文化课辅导和补习。当年夏天,在北京广播学院所设的考场我如愿以偿考取上新闻专业的函授生。后来,经过近五年时间的拚搏努力和刻苦学习,我如愿以偿的获取到北京广播学院颁发的大学文凭证书。这也让当年高考我所报考的第一志愿美梦成真了。还是那个难忘的夏天,当我完成两天参加成人高考后的第二天,我那位当教师的未婚妻应约来到了北京。我俩先是到曹璐老师家里拜谢了恩师。之后,我们从北京出发到了全国多个地方进行了结婚蜜月游。真可以自傲的称之:北京广播学院不仅让我的学业结出丰硕果实。这里还是我幸福美满婚姻的出发地呢。

恩情与赐教,珍贵又难得。从此以后,我就将曹璐老师当成亲人相待。这几十年期间,不论是出行的公差、京城旅游观光、还是来北京女儿家或是探亲访友,我都会抽出时间看望恩人曹璐老师。累计几十年间我到过曹老师家多达数十次。曹璐老师非常慈祥和温暖,她也经常打电话关心我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对我倾注着无限的关爱。二十年之前,我的女儿在北京读书期间,曹老师多次邀请我们一家三口到家中作客。给予我们仨口之家方方面面的关照和款待。曹璐老师是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的领导岗位退休。她集教授、新闻传播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理事等多职称于一身。现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退休多年时间里,她离岗不离职,教授博士生的时间直至八十岁才算是告老还乡。如今家庭减员至曹老师孑然一人了。她身边除有贴身保姆之外,还有两只饲养近十年的大狸猫相伴随左右。我去过曹老师家次数多了,就对她的家境了解得比较全面。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为了照料好耄耋之年老母亲,经家政公司介绍来的第一位保姆是个年仅16岁四川女孩。小保姆来到曹老师家几年期间得到无微不至的照料和关爱。为了提升小保姆仅有的小学文化水准和她对现实社会认知和感悟。曹老师还出钱供她读文化培训学校四年的初、高中课程。热心的曹老师后来还帮她找到体面的工作。还助力帮小保姆在城里成家立业了。后期陆续几位进入家门的保姆大都年岁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曹老师待她们亲如家人。帮助她们学习识字,提升文化素养。教会她们学会掌控智能手机。几位前赴后继的在家工作过的保姆们都学会熟练利用手机进行聊天、视频、网购、网约车等等生活技能。曹老师的善行义举令在她家从事过的保姆们感恩不尽,怀念在心。早些年间,北京广播学院实习生对曹老师的赞不绝口话在我这里是不绝于耳。曹老师一生好人好事和善行义举如同天上星星般数也数不清。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曹璐老师,她耳不聋眼不花,仍旧是气宇轩昂,容光焕发。这也许是与曹璐老师开朗豁达的性情、慈祥多爱的品德、甘当人梯的义举、一辈子与人为善积攒起的福份,应当是密不可分的呀。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光阴如画岁月成诗。2016年初春,那一年我年满6旬、老伴也离岗返家了。我们夫妻俩人携手步入了退休大军之列。正巧,那一年我们的爱女被北京她所在的国际学校选送至美国攻读研究生。女婿陪同我们一起到美国去探视女儿,观光旅游。那一次,我们四口之家在美国进行了近二十天的自驾游。走访了美国东部地区十余座城市,行程近万公里。刚好出访美国之前,我的好女婿给我买了新手机。拥有了智能手机之后,访美期间,我都会利用智能手机拍摄照片、录制视频,利用手机微信书写起日记。回国之后,我将在美国期间书写的厚厚的日记整理之后,写作出两万余字的《访美游记》。当年的年终岁尾期间,我又书写出数万字的自传体的忆文。2017年,我将厚厚的自传与那一篇访美游记组合在一起,出版了十万余字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本图书《镌刻在心上的往事》。当年我便被吸收成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2018年至2019年,这两年我跟随“祖国西部行”中国作家采风团深入到陕西、内蒙、西藏、青海、新疆、宁夏、甘肃、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云南等12个省区进行文学采风活动。我将“祖国西部行”期间所撰写的数十篇文学作品编辑成集。尔后,这部二十余万字《笔走天涯》由北京图书出版社给予出版发行。2018年,经两位文友的举荐,我加入大连作家协会。五年前,当我的学兄(当年延边插队上海知青)张理敬看到我所撰写的第一部自传体图书《镌刻在心上的往事》之后,便邀请我到上海进行采访和撰写文章。因为2019年是近两万名上海知青插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五十周年。届时,他们将计划出版一部大块头的纪念文献。当年我在上海采访后撰写出两万余文字的数篇文章,都被收编入《悠悠岁月半世情》的纪念文献之中了。2019年初,负责上海知青刊物的周培兴学兄〈延边上海知青)又将采写数十篇留守在延边地区上海知青故事的作者何永根(延边上海知青)介绍给我。何永根加上我的微信之后,他将十余年间采写的六十余篇留守延边上海知青的文章一古脑都网发给我,恳求我给予助力并出版成图书。我经过两个多月的整理和修改,还为何永根撰写这部三十万余字《岁月留痕》图书撰写了序言。托付京城和大连的朋友的帮助,使这部图书圆满的出版成书。2019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政府为上海知青插队延边五十周年举行座谈会,还邀请我在会上做了会议发言。2021年初,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召开“征集知青文学体裁书籍”的线上研讨会,也邀请我出席会议并做了书面发言。张理敬、何永根、周培兴、寿林娣、孙居巩、朱大方……等等曾经在延边插队过的上海知青挚友,他们都为我提供许多文学素材和很好的写作思路。我利用一年多的时间构思与创作,撰写出来3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绽放的金达莱》。这部长篇小说所描写的就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未期,上山下乡至延边的上海知青的群英谱。长篇小说整部作品讴歌了朝汉一家亲;奏响出延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大团结的主旋律;颂扬党的第一书记团结广大村民,依靠长白山资源优势,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出来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丽诗篇……2023年6月初,北京一家欲投资将我这部长篇小说改编成电视连续的影视公司,他们派员偕同央视负责电视剧制作的两位同志,一同来到了故事发生地一一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与当地宣传部的领导同志进行友好的面洽,并就可能在延边境内实景拍摄电视连续剧《绽放的金达莱》达成了很好的约定和共识。

重游故地时,沧海己桑田。说起来也真是神奇般的巧合。我的一位多年结交的文友,他在京城经营着三处的影视文化基地。近年来就一直邀请我来京城参与其文化企业的管理工作。遵命不如从命。今年六月份,我乘车来到北京当他将我接至这里时我恍然大悟,我的挚友的三处文化与影视基地一处是在中国传媒大学西校区里。另两处都在距中国传媒大学数百米之内不远之处的。而且,我下榻的地方正是中国传媒大学西校区公寓楼。安置好行囊住下的第二天,我就前往市区叩开了曹璐老师的家门,拜访了我一生最敬重的恩师。在曹老师家里,她老人家依然神采奕奕,精神矍烁。与我问长问短,关怀备至。临前时,曹老师一再吩咐我:倘若你的爱人一一小刘老师来到京城的话,你一定带她到家来共同动手包水饺子。我真的是非常想念着她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拥有六十多年历史的中国传媒大学早已是今非昔比。校容和校貌有了强大的改变,美丽了许许多多呀。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位于中国北京东部古运河之畔的中国传媒大学现在校园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目前学校有六个系,五个直属学院。新闻传播学、戏剧影视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60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信息传播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与传媒人才的摇篮”和“信息传播领域的知名大学”。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近14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学生9000余人专科,博士、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继续教育在校生超过3万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早已过完花甲之年的我,如今,每天都能迎着朝阳徜徉在中国传媒大学花红柳绿的校园里。我能从千里之外海滨城市的故里再一次来到首都的母校里每天奋笔疾书,激扬文字。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宏伟事业,满满的幸福感溢于言表呀。祈愿我的母校一一中国传媒大学前程似锦,璀璨辉煌 !

文/高连春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高连春,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大连作家协会会员。文学经历:从业记者生涯几十年,撰写和创作数千篇新闻、文学作品总计三百余万文字。出版并发行《镌刻在心上的往事》、《笔走天涯》两部散文集及一部长篇小说《绽放的金达莱》图书。并且已经将长篇小说改编30集(28万文字)电视连续剧本《绽放的金达莱》。
高连春丨祭奠长兄
高连春丨雄安正在雄起
高连春丨一路前行的延边上海知青
高连春丨黄鹤楼有感
高连春丨历史的丰碑
高连春丨宝峰湖碧蓝 天门山雄浑
高连春丨鬼斧神工的张家界
高连春丨奇峰秀水的长江西陵峡
高连春丨春满三峡
高连春丨芙蓉国里尽朝晖
高连春丨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高连春丨因水而傲的广洲城
孙洪山 高连春丨湖光山色的越秀公园
孙洪山 高连春丨景仰黄埔军校
孙洪山丨高连春南粤大地寻英迹
高连春丨《缘见恩师》
高连春丨鹏城插上金翅膀——重游深圳印象行
高连春丨重游沙头角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曹璐
胖胖的曹璐
“新民街33号......”/ 作者&清读:梁轩诚(第1306期)
八一八靠脸走红的美女外语老师
一分钟播音主持中文面试自我介绍范文10篇
象数杭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