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外传真]申家仁丨中国古代诗人百家题咏之七:辽金元代诗人
中国古代诗人百家题咏之七:辽金元代诗人
作者:申家仁

一 萧观音(1040-1075)

御前应制誉才人,谏猎呈词难挽心。

皇后不谙宫斗烈,诗消玉殒累知音。

肖观音,辽兴宗母亲肖耨斤弟弟的女儿,自幼受中原文化熏陶,能诵诗,旁及经书子集,长大后容貌端庄秀丽,工书能诗,善弹筝、琵琶,能自制歌词,甚得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宠爱,继纳妃之后封为懿德皇后。一次辽道宗到伏虎林射猎命皇后赋诗。萧观音思考有顷吟出一首七律:“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这首表现契丹族勇武精神的诗深得道宗喜爱,称她为女中才子。后因道宗荒于游猎,肖讽诗切谏而被疏失宠,于是作《回心院》词十首,从宴寝欢娱诸方面联章咏叹,以期重获宠幸,同时也表现她宫闱失宠的寂寞与苦闷。例如首章写“扫深殿,闭久金铺暗。游丝络网尘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扫深殿,待君宴”。她将这十首词交给宫中乐师赵惟一合拍演奏。此时,她以前得罪的大臣耶律乙辛勾结忌恨她的宫女乘机设计陷害于她,将暗中命人写出粗俗淫秽的《十香词》交给她,谎称是宋国皇后所作,要皇后御书成为“词、书二绝”交皇上御览。单纯的萧观音不知是计,书成后还作《怀古》诗一首:“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君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她想借汉成帝疏远皇后赵飞燕的故事挽回君王之心。那知辽道宗接到所书词章和这首诗后,这伙奸人造谣说《十香词》是肖自己作的,题诗中暗藏“赵”“惟”“一”三个字,添油加醋说他们如何如何勾搭成奸。昏君听信谗言,妒火中烧,立即残杀赵惟一,命萧观音以白绫自尽。可怜的女诗人自尽前想见道宗一面,也未获准。遂作“绝命词”一首,饮恨而逝,年方三十五岁。萧观音诗词数量虽然不多,也算得上中国女诗人之一。吴梅称赞她的词“词意并茂,有宋人所不及也”。纳兰性德曾这样写词叹惋萧观音:“六宫佳丽谁曾见,层台尚临芳渚。一镜空潆,鸳鸯拂破白萍去;看胭脂亭西,几堆尘土,只有花铃,绾风深夜语”。

二 元好问(1190-1257)

少年哀雁露才情,乱世悲歌草木腥。

归隐思昔怀故国,论诗绝句见精评。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山西秀容(今陕西忻州)人,世称遗山先生。他七岁能诗,早年受到完善的教育。从二十岁起起“下太行、渡大河”开始各处游历的“觅官”生涯。途中写有不少反映金代风俗民情的诗篇,如“太平婚嫁不离乡,楚楚儿郎小小娘。三百年来涵养出,却将沙漠换牛羊”。但没几年蒙古大军陷秀容城,长兄被害,时年二十五岁的元好问只得避兵邻县。蒙古军继续南下时,他率家往南逃难,一路目睹乱世兵灾,写了不少反映现实的诗歌,如《箕山》《琴台》《癸巳五月三日北渡》《雁门道中书所见》《过晋阳故城书事》等,悲叹“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白骨纵横似乱蔴,几年桑梓变龙沙”。他逃到汴京后于金宣宗五年(1221年)中进士,曾任尚书省左司员外郎。蒙古军队攻占汴京,他以《歧阳三首》描写了战争造成的惨象。金亡之后他被元政权拘管于聊城四年,五十岁才北渡黄河回到故乡,沉痛感叹“家亡国破此身留”。晚年隐居家乡虽然常写流连景物和叹老嗟穷的诗作,但不时发出怀念故国的感叹,如“十年几度山河改,空指遗台是汉家”。在故国之思的驱动下,他致力于金朝历史和文化的保护,使金朝的文脉不因国亡而湮灭。六十三岁北上见忽必烈,说服其以儒学治国。元好问词也写得很好。早在十六岁就显露写词的才情。这年他往并州赴试途中遇见一个捕雁人对他说捕到一只大雁杀了,另一只脱网,但脱网雁悲鸣不走,自行触地而死。元好问为之震动,于是买下这两只雁葬在江边,并写下《雁丘词》,其中有句云:“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他游龙门和三门津写的《水调歌头》都古朴浑雅,写烈女殉情的《摸鱼儿》寄意遥深。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的《临江仙》和与李辅之唱和的《临江仙》都触景兴感,清峭健爽。元好问生长云朔,本多豪健英杰之气,发而为词清雄沉郁,如《清平乐》(太山上作)《人月圆《小重山》等,但写起儿女柔情也是婉转清丽。例如以《鹧鸪天》词调写的宫体八首和这首《清平乐》:“离肠婉转,瘦觉妆痕浅。飞来飞去双语燕,消息知郎渐远。楼前小雨珊珊,海棠帘幕轻寒。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元好问不仅是诗人词家,还是学者。他的《论诗绝句三十首》和《论诗三首》,对建安以来的诗歌作了较系统而精确的评论,阐明自己的创作主张。例如“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醇。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认为陶潜诗歌的特点是天然淳朴,所以历久弥新。又如“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借对北朝民歌《敕勒川》“天然”本色与英雄之气的肯定,表达出自己的诗学趣尚。元好问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北方的一代文宗。

三 关汉卿(约1217-约1300)

医户北漂展艺才,创作杂剧并登台。

悯民刺世抒心郁,写史讴雄寄壮怀。

悲情喜趣六十部,问世以来演未衰。

散曲也堪称上品,诗人本色在一斋。

关汉卿,号一斋、己斋叟,原籍祈州(今河北安国市),另有说籍贯为解州(今山西运城)和大都(今北京)。早年曾在金朝太医院任医官,虽然被官方编入“医户”,但他多有才艺,歌舞、吹弹、吟诗、篆籀、蹴鞠无不能。《析津志》记载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金亡入元之后绝意仕途,到大都从事戏曲活动,写杂剧并登台演出,与当时有名的女演员朱帘秀交往,参加元杂剧作家在大都的社团组织《玉京书会》。他的创作力十分旺盛,前后写出的杂剧作品多达六百部。其中有揭露社会黑暗、反映阶级矛盾的《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有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与斗争,突出其勇敢机智的《救风尘》《望江亭》《金线池》;有歌颂历史英雄人物的《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等等。这些杂剧里有感天动地的悲剧,也有充满机趣幽默的喜剧,也有震撼人心的正剧。关汉卿通过创作这些杂剧,抒发自己进入元朝之后的郁闷心情,寄托他伸张正义、呼唤英雄的社会理想。他的这些杂剧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唱词说白很有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例如《窦娥冤》里窦娥临刑前对苍天的哭诉可谓撕心裂肺,震撼人心!再如《单刀会》第四折写关公面对滚滚长江的一段抒情独唱:“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得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白)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不啻为一首情景交融的诗。关汉卿确实有诗人本色,他的散曲作品也都属上乘之作。例如几首抒写离别相思和闲适情趣的小令《四块玉》的都趣味盎然、语言畅朗,音节优美。写秋山景色以表现对污浊现实不满之情的《【双调】碧玉箫》意象清丽声情优美:“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几首《【双调】大德歌》分别以春、夏、秋、冬为题写闺中少妇的思念之情,都写柔情脉脉,情景相生。套曲《【南吕】一枝花》以第一人称诙谐的自我介绍、自我赞赏、自我调侃,从而生动塑造了“不伏老”的艺人形象,滔滔不绝,酣畅淋漓。其中【尾】曲开头一个长句,就生动体现出了这一艺术特点:“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元末明初的贾仲名称关汉卿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关汉卿的确是我国伟大的诗性戏剧家,他的一些剧目几百年来上演不衰。

四 白朴(1226-1306)

早年漂泊傍遗山,不仕新朝自退闲。

杂剧散曲天下誉,景情小令亦清妍。

白朴字太素,号兰谷,奥州(今陕西河曲县)人。白朴六岁时蒙古军攻陷南京(今开封),其父随金哀宗奔归德避乱,他与母亲留南京。次年南京守将崔立叛降,母亲与一众王公大臣妻女被送往蒙古军中。父亲的好友元好问收养了他,并教他诗文,带着他渡河至山东聊城,后又漂泊回到山西忻州,一路上视如己出。入元以后,白朴背负国恨家仇,却无力投入抗元斗争,便退闲不仕,诗酒自娱,专注于杂剧与散曲的创作,渐渐卓有成就。元好问赞赏他“元白通家旧,诸郎独汝贤”。他的杂剧作品有十六种,现存《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和《东墙记》,皆描写爱情,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他在散曲中 常常表现自己的生活态度与处世观念,以此疏泄对现实的极端不满和心中的苦闷。例如《【仙吕】寄生草》写饮酒:“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中吕】阳春曲》写“知几”:“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否定功名之途,歌颂渔隐悠闲,沉迷山水与四季风光也是白朴散曲与散套的重要内容。如“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忘忧草,含笑花,劝君闻早冠宜挂”。这其实表现得是当时的亡国遗民对新朝的消极抵抗。散套如《【大石调】青杏子》描写雪景和雪夜人的娱乐活动;《【双调】乔木查》写春夏秋冬四季景物的更易,抒发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也反映出当时文人的遁世态度和亡国留下的心灵创伤。白朴描摹山水小景和四季风光、吟咏爱情与思念之情的小令,如写春夏秋冬的几支《【越调】天净沙》、写爱情、思念之情的几支《【《【双调】得胜乐》和《【中吕】阳春曲》,都语言清丽典雅,风格简淡俊秀。“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草红叶黄花”,秋景何其鲜明如画!“从来好事天生险,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欢”。女子对爱情是何等的执着!人们说元曲“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白朴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元曲的这一时代特点。

五 马致远(1250-1321)

为官难遂平生志,写曲却成曲状元。

归隐东篱风月主,秋思情在画图间。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年轻时有经国济世之抱负,追求功名虽颠簸亦豪情不减:“昔驰铁骑经燕赵,往复奔腾稳似船”。然生不逢时,用违其志,入仕后一直浮沉于风尘小吏行列,最高也只做个江浙省务儒学提举,从未显达。经过“二十年漂泊生涯”,他感叹“困煞中原一布衣”,再也不愿俯仰由人,四十岁左右辞去官职归隐林泉,东篱之号就是仰慕陶潜所取。他有支小令写他归隐后的生活:“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是撘儿快活闲住处”(《【双调】清江引》)。他本是个饱读诗书之人,退隐之后与友人组“元贞书会”,寄情于杂剧散曲的创作。他主要的杂剧作品有写昭君出塞的《汉宫秋》、依据白居易《琵琶行》敷衍而成的《青衫泪》、表现文人遭遇的《荐福碑》和歌颂隐逸道士的《陈抟高卧》等等,其中《汉宫秋》属元人杂剧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除杂剧外。马致远还创作了大量散曲。他散曲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叹世”。例如《【南吕】四块玉》感叹“中年过,因甚区区苦张罗?人间宠辱都参破”。《【双调】蟾宫曲》和《【双调】拨不断》更通过咏史叹世以抒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两字功名,几阵干戈”,“王图霸业成何用,禾黍高低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塚,一场恶梦”。马致远归隐后成为“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所以有很多散曲是吟咏风景的。例如专写“野兴”的组曲【双调】清江引;分别写“山市晴岚”“远浦归帆”“潇湘夜雨”等八景的组曲【双调】寿阳春等。写景小令最有名的是写秋思的《【越调】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几个有似电影蒙太奇镜头的描写构成一幅秋景画卷,透出萧条、寂寞、悲凉的情思,极其简练蕴藉,所以历来这支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除了写景,马致远还写“情”:思情、恋情、怀古伤今之情、羁旅游宦之情、牢骚之情等。其中二十三首言情小令《【双调】寿阳曲》每一首都写得极有情致。马致远的套曲作品也不少,如《【双调】夜行船》写秋思、《【般涉调】赞张玉䓵草书、《【般涉调】耍孩儿》写借马等都写得细致入微,神采飞扬。马致远散曲以丰富多彩的内容与高超圆熟的技巧得到时人与后世的高度评价,称誉他为“散曲状元”。

六 赵孟頫(1254-1322)

仕元负疚赋悲风,吊墓闻砧泪眼濛。

画上题诗增雅秀,兴亡感慨在舟中。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号鸥波、水晶宫道人等,两浙西路乌程(今浙江湖州市吴兴区)人。宋太祖十一世孙。其父、祖皆为宋朝显贵,年十四以父荫补官,二十岁时宋王朝覆灭,他曾写诗伤悼感叹“中原人物思王猛,江左功名愧谢安。”(《和姚子敬秋怀》)。但他后来选择与元朝合作,并受到皇帝宠爱,从兵部郎中做到“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荣际五朝,名满四海”。他曾赋诗称“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不得不说有失操守,给赵家蒙耻。不过赵孟頫出仕之后心中痛苦,在五言古诗《罪出》里痛悔交集的说自己本来“图书时自娱,野兴期自保”,“谁令堕尘网,婉转受缠绕”,如今“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一次他到杭州西湖畔的岳飞墓凭吊,写出一首悲凉慷慨的七律,痛心“英雄已死嗟何极,天下中分遂不支”,后来竟至亡国了。觉得西湖的山水也像他一样有泪光愁色。他还曾通过深夜捣衣的阵阵“砧声”抒发亡国之痛,感叹“北来风俗犹存古,南渡衣冠不及前”,“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年始惘然”(《闻捣衣》)。他的《钱塘江怀古》将亡国之哀抒发得更直接:“东南都会帝王州,三月莺花非旧游。故国金人泣辞汉,当年玉马去朝周。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千古兴亡尽如此,春风秀麦使人愁”。作为画家和书法家,他自然经常在画上题诗。他的题画诗有时写画面内涵与意境,提升画作的精神价值,例如《题李仲宾野竹图》:“偃蹙高人意,萧疏旷士风。无心卜霄汉,混迹向蒿蓬”。有时通过对画面景物的解读,叙画外之事,使画面之景与画家之情结合起来。例如题《黄清夫秋江钓月图》:“尘土染入衣袂,烟波著我船窗。为问行歌都市,如何钓月秋江”。有时通过对画面景物的叙述透露自己或者画家的心灵感受。例如《题萱草蛱蝶图》:“丛竹无端绿,幽花特地妍。飞来双颊蝶,相对意悠然”。有的着意绘画与书法的关系,从画面之景体悟书法之美。例如题《秀石疏村图》:“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有他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有时通过题诗增强画面的形式美感。例如他在《洞庭东山图轴》的雾气迷蒙、冈峦隐约、湖波粼粼的画面上方,题写一首墨迹淋漓的骚体小诗,使得画面虚实相生,更有美感。赵孟頫由宋入元,承宋词余绪作有《松雪词》一卷。《历代词话》谓他“以王孙而婴巨变,黍离之悲,有不能忘情者,故其长短句有骚人之遗”。例如这首“浙江舟中作”的《虞美人》:“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消沉万古竟无穷,尽在长空淡淡鸟飞中, 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此词三四句化自杜牧的七绝《登乐游原》前两句,不由让人想起杜诗的后两句:“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兴亡之感尽在不言中。

七 张养浩(1270-1329)

得志仕元清正官,尽职得咎隐家山。

感今怀古曲情切,寄傲林泉诗酒间。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山东济南人。幼有才名,少年得志,17岁起就进入元朝体制,历任学正、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最后官至副丞相。无论何位,他都为官廉勤,政绩卓著,而且正直敢言,屡次因犯颜直谏而获咎。年过五十之后,他急流勇退,以瞻养老父为由,弃官归隐济南云庄。此后朝廷先后七次召他回朝,前六次拒不赴就,只最后一次关中大旱,朝廷召他为陕西行台中丞赈灾,他这才“登车就道,星夜奔赴任所”,鞠躬尽瘁,最后死在任上。追谥文忠,后人尊称张文忠公。他有首小令记述自己赈灾情形:“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只落得白发满头新”(【中吕】喜春来)。张养浩的散曲,有不少写他在三十年的仕途中看透了官场的腐败、险恶与黑暗,这才决意“跳出功名火坑”。小令《【双调】沉醉东风》写官场的险恶:“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套曲《【双调】新水令》专门写“辞官”,《【中吕】朝天曲》写自己“挂冠,弃官,偷走下连云栈”。他辞官归隐之后的轻松愉快,更是他散曲的主要内容。例如“折腰惭,迎尘拜。槐根梦觉,苦尽甘来。花也喜欢,山也相爱,万古东篱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山妻稚子,团栾笑语,其乐无涯”(《中吕》普天乐))。辞官之后,他笑傲田园,寄情山水,因而有很多散曲描写其闲适快乐。例如“好田园,佳山水。闲中真乐,几个人知?”“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对一缕绿杨烟,看一弯梨花月,卧一枕海棠风。似这般闲受用,再谁想丞相府帝王宫”等等。他经常将为官时的战战兢兢与退隐之后的自由自在对比,例如《【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张养浩散曲中最有价值的还是他赴陕西赈灾途中写的一组感今怀古小令《【中吕】山坡羊》。例如过洛阳北邙山从登临所见中感叹王侯将相终成尘土。过潼关纵目四望,从“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惊天浩叹。经行骊山他想起王朝的交替嬗变都是破坏,彻悟“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这些怀古之作遣词精辟,形象鲜明,内容深沉,体现出来的历史观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张养浩的散曲真率而透辟,沉着且雄逸,是元曲中的精品。

八 王实甫(1260-1336)

仕途失意恋勾栏,改写西厢魁剧坛。

文采由来诗词铸,反封情爱古今传。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早年散曲创作颇负盛名,他的《【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将司空见惯的男女别情写得十分富有情趣,他还在散套《【商调】集贤宾》里写自己退隐生活:“想着那红尘黄阁昔年羞,到如今白发青衫此地游。乐桑榆酬诗共酒,酒侣诗俦,诗潦倒,酒风流”,“退一步乾坤大,饶一着万虑休”,“住一间避风霜茅草丘,穿一顶卧苔莎粗布裘。捏几首写怀抱歪诗句,吃几杯放心胸村醪酒,这潇洒傲王侯”。可以看出,他本抱负不凡,却仕途不顺,晚年归隐成为以诗酒自娱的失意文人。有首吊念王实甫的词里写:“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颩颩排剑戟,翠红乡雄赳赳施智谋”,可见他流连勾栏,与女伎们十分熟悉,这才致力于杂剧创作。王实甫一生先后创作了《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贩茶船》《芙蓉亭》等杂剧,其中以《西厢记》最为出色,被公认为元杂剧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王实甫本于唐人元稹《会真记》故事,并借鉴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进行情节改变和结构处理,创作成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著,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完成莺莺、张生、红娘等人物塑造,突出表现出冲破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主题,显现出非凡的文学才能,写得极有文采,是“文采派”杂剧的杰出代表。例如第二本第一折写崔莺莺思念张生的一段【混江龙】曲:“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粉蝶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荫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多处化用前人诗句,情景交融,文辞优雅清丽,本身就是一首精彩的散曲作品。再如第四本第三折写长亭送别,整个套数精彩至极。尤其是开头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和收尾的“四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送别时莺莺眼中的秋景和依依惜别的愁情,写得何其富有诗性!王实甫是伟大的戏剧家,也是杰出的诗人。

九 张可久(1270-1350)

屈身作吏暗伤怀,着意曲坛骋俊才。

怀古刺时景情俱,小山清丽傲同侪。

张可久字伯远,号小山,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一生只作县吏、路吏、地方税务官,长期沉屈下僚,志不得伸。他时官时隐,诗酒消磨,徜徉山水,着意曲坛,一生创作了大量散曲,现存小令就多达800多首,是元曲作家中创作最丰者。他的散曲以慨叹兴亡、怀古刺时为最多。例如 “山中书事”叹“兴亡千古繁华梦”;“雪中游虎丘”叹“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吴门怀古”从“吴王花草”想到“可人怜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他“登临不尽古今愁”,想到自己也如杜甫天地飘鸥。他的怀古散曲以《【中吕】卖花声》两首最为有名。其中第二首是“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怀古必然伤今。他对元代病态社会多有不满,常作曲以刺之。例如他写“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作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葫芦提倒稳”(《【正宫】醉太平》)。张可久曾自述“几度雷轰荐福碑,男儿未遇暗伤怀”。仕途蹭蹬,经常在散曲里抒怀遣闷,自叹身世。如“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人生底事辛苦,枉被儒冠误。读书图驷马高车,但沾着者也之乎,区区,牢落江湖,奔走在仕途”。张可久长期人在征途,自然有不少登临、写景、伤春怨秋之作。他的这类散曲,即景状物,意境鲜明,景语即是情语。如写于永康驿中的“荷盘敲雨珠千颗,山背披云玉一蓑。半篇诗景费吟哦,芳草坡,松外采茶歌”,还如写在鲁卿庵中的“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他还写一些表现情爱的曲子,他的这类作品或活泼或蕴藉,富有生活气息。如写“闺思”的《【中吕】山坡羊》、写“春情”的《【双调】落梅风》,描写少女美艳风情的《【仙侣】锦橙梅》等。张可久写风景与情爱的套曲《【南吕】一枝花》最是被人称誉。他这套组曲先描写傍晚西湖的旖旎美景,继而写和美人携手赏花游湖的情形,最后写月下尽兴归舟,全曲极尽赏心乐事于风月湖波之中,被人称为“古今绝唱”。张可久散曲十分注意锤炼字句,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典故,讲究声律对仗,韵味接近诗词。例如他写“秋夜“的一支小令:“雨乍晴,月胧明。秋香院落砧杵鸣。二三更,千万声,捣碎离情,不管愁人听”。他被公认为元曲中“文采”派代表,风格清丽雅致。明人朱权称他为“词家之正宗”,清人刘熙载誉他为“曲家翘楚”。正巧他与宋代著名词人晏几道都是“小山”,认为两个小山并峙,堪称双璧。

十 杨载(1271-1323)

人生顺利罕当时,更展声名仗好诗。

绝律宗唐七古健,尤工愁耳暮春知。

杨载字仲弘,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幼年父丧后徙居杭州。博涉群书,文章为时在翰林院的赵孟頫赏识,推荐于朝廷,户部以布衣召为国史院编修官,与修《武宗实录》。四十多岁时元朝恢复科举中进士第,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后迁儒林郎,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他虽未显达,但人生之顺在汉族士子普遍蹭蹬的元代还是罕见的。更让他名重于时的,是他位列元诗四家之一。他诗思活跃,有时怀古,如七言古诗《古墙行》感叹南宋名臣张俊府邸的荣枯兴衰;有时酬唱送赠,如《梅梁歌酬郑集之》《赠孙思顺》《寄维扬贾侯》;有时题写绘画与故迹,如《题赵千里山水扇面图》《云山图为茅山刘宗师作》《题墨竹》《题文丞相书梅堂》。有时即事抒情,如《客中即事》《怀钱塘故人柬应中父》,有时记梦,如《记梦二首》。他写得最多是行旅登临所见所感的景致风光。他的这类诗作无论绝句律诗,都情景交融,浑然清雅,颇有唐人风韵。例如《宿俊浚仪公湖亭》其二;“两两三三白鸟飞,背人斜去落渔矶。雨余不遣浓云散,犹向山前拥翠薇”。《到京师》:“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他常以七律写景,如《宗阳宫望月》。《望海》《东海四景为大尹本斋王侯赋四首》等。他的写景诗不肯从俗从熟,措词造句,刻意求新。例如《宗阳宫望月》的颔联:“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月夜的幽渺境界顿然而现。再如《暮春游西湖北山》的首联:“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人在愁苦时耳朵对雨声最为敏感,情怀畅快时就急切游山,简练而富美学意味。他的七古尤其受到时人的推重,例如《次韵虞彦高游阳明洞》,他未曾亲眼见过的会稽山和阳明洞,却被他凭借丰富的想象托游抒情,写得出神入化,酣畅淋漓。杨载诗语强健雄浑豪放,富有腾挪变化之势,而且还长于议论,所以虞集评论杨载说:“杨仲弘诗如百战健儿”。他的诗句如“挟书万里朝明主,仗剑三年别故乡”“直上云霄千万里,此身飞入紫微宫“”明当挟子骑汗漫,题诗更在最上头”等,的确苍健雄悍“沉雄典实”。杨载对诗歌理论也有贡献,其诗话著作《诗法家数》,开卷即云:“夫诗之为法也有其说焉。赋比兴者皆诗制作之法”,他提出写景要“景中含意”还说“诗当取材于汉魏,而音节则以唐为宗”。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向人们表明,他是元代宗唐风气的代表人物。

十一 虞集(1272-1348)

元中身列四家前,诗胜词佳曲亦传。

沉痛挽文催泪下,不堪梦觉听啼鹃。

虞集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出生于成都仁寿(今四川省仁寿县),后迁居临川崇仁(今江西崇仁县)。南宋左丞相虞允文五世孙。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名师教诲,使他才识卓绝,二十多岁时被推荐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并历任国子助教、博士等职。元仁宗时为翰林待制和国史编修,编修《经世大典》。文宗朝为翰林侍讲学士,谢世谥号“文靖”,是元代著名学者和诗人,与揭奚斯、柳贯、黄溍一起并成为“元儒四家”,与杨载、范梈、揭奚斯合称“虞杨范揭”元诗四大家。虞集两岁时宋灭于元,有较强的民族意识,他在一首写给子侄的诗里写“江山信美非吾土,漂泊栖迟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他还有诗写“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他经常写诗怀念江南,他院中独坐听到松声,却“尽把风声作雨声”,顿起乡愁,他为人“题渔村图”,以想象描写江南渔村风光。他对宁死不降的文天祥充满崇敬之情,在《挽文丞相》一诗里,起手一句就是“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悲凉哀悼这位民族英雄,令人感动,以至有人说“读此诗而不泣下者几希”。虞集的诗还涉及民生疾苦,如《次韵陈溪山口履》《杞菊轩》等。此外,虞集的歌行体《白翎雀歌》《金人出塞图》等表现北方风物,与北方民族的勇武精神,也具有时代特色。他的词清切婉丽,例如他邀请家乡的县尉来家饮酒的《南乡一剪梅》:“南阜小亭台,薄有山花取次开。寄语多情熊少府,晴也须来,雨也须来。随意且衔杯,莫惜春衣坐绿苔。若待明朝风雨过,人在天涯,春在天涯”。何等情意恳切,清丽婉转。元时一位冯姓道士作《苏武慢》词二十首传诵一时,虞集听门客歌唱这些词之后,依谱写了十多阕,其中有句云“雨送滩声,风摇烛影,深夜尚批吟卷。算离情,何必天涯,咫尺路遥人远”,其声情语意之美完全不下宋人。作为元人,他自然也是会写散曲的。他有一次在宴席上听人谈起三国蜀汉与曹魏、孙吴争雄故事,便即兴写了支《【双调】折桂令》:“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赴归欤”,他对人世间成败得失的感叹,博得广泛共鸣,故其得以流传下来。

十二 乔吉(约1280-1345)

哀贫叹世客江南,混迹江湖馆肆间。

尽付情思于散曲,清奇俚趣总新鲜。

乔吉字梦苻,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他少有大志,但怀才不遇,一生与功名、官场无缘,只得飘荡江湖,诗酒自娱。从北国流浪到江南,混迹于歌楼酒肆之间,以写曲编剧为生。他的生平在他的散曲自叙自叹。如 “不占龙头选,不入名贤传。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流连,披风抹月四十年”。“英雄事业何时办?空熬煎两鬓斑……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由于一生不得志,长期漂泊江湖,所以乔吉经常在散曲里抒怀叹世,自怜自适。例如:“身,已至此,心,犹未死”“富贵三更枕上蝶,功名两字酒中蛇”“疏慵在我,奔竞从他”“苍天负我,我负苍天”“行呵,官大忧愁大;藏呵,田多差役多”。由于常在旅途之中,故而他有很多抒写羁愁与思乡之情的曲作。例如“瘦马驼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越调】凭栏人.金陵道中》),“谁家练杵动秋庭,那岸窗纱闪夜灯。异乡丝鬓明朝镜,又多添几处星。露华零梧叶无声。金谷园中梦,玉门关外情,凉月三更”(《【双调】水仙子.若川秋夕闻砧》)。当然他也经常为旅途中的胜景古迹和自然风光所吸引,写有不少吟咏景色和怀古的散曲,如《【双调】折桂令》写“毗陵晚眺”“登姑苏台”“荆溪即事”和“丙子游越怀古”,《【双调】清江引》写“即景”,《【双调】水仙子》写“游越福王府”等等。乔吉写有二十首以渔家乐事为题材的“渔父词”,以此抒”述文人士大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境界优美,堪称元曲中的精品。此外,乔吉还有不少表现情爱与女子思情怨恨的散曲作品。他的杂剧作品如《扬州梦》《金钱记》和《两世姻缘》写的都是情爱题材。乔吉的散曲大多以晓畅、清丽、新奇见长。例如他写“寻梅”:“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他写瀑布:“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但有时候他又使用俗语方言,富有俚趣。如写自己的穷困:“风,吹破头,霜,皴破手”,写对世情不屑一顾的愤世之情:“一片世情天地间,白,也是眼;青,也是眼”。写大雪覆盖台舍分别用“面瓮儿里”“盐堆儿里”“粉缸儿里”来形容。乔吉提出散曲写作要“凤头、猪肚、豹尾”,即起手要新美,中间要扎实,结尾要有力。比喻新鲜而贴切,对后世具有启发意义。

十三 贯云石(1286-1324)

西域贵男崇汉文,早达勇退隐泉林。

脱羁天马江南跃,曲美诗奇情韵新。

贯云石原名小云石海涯,因父名贯只哥,即以贯为姓,自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西域畏兀(今维吾尔族)人。祖、父皆元朝功臣,自幼武艺超群的他初因父荫袭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他作为手握兵权的三品大员,治军严猛,但公余却换为书生面貌写诗度曲,儒雅风流。因崇尚汉文化,后来干脆自交黄金虎符让爵于弟,北上大都从姚燧学。二十多岁归朝为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但他视高官厚禄为敝履,追求诗酒闲适,辞官隐于杭州泉林。《元史》记载贯云石到杭州“卖药于钱塘市,诡姓名,易服色,人无有识者”。贯云石醉心散曲创作,内容有写景咏物、闺情恋意、逸兴闲情、伤古感时等等。例如《【正宫】小梁州》写杭州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套数《【中吕】粉蝶儿》写西湖十景,《【双调】清江引》“咏梅”;《【南吕】金子经》和《【双调】殿前欢》写思情别恨;《【双调】清江引》写官场的险恶和摆脱名缰利锁后的轻松愉快。朱权在《太和正音谱》里说贯云石如“天马脱羁”,他的豪放恣肆性格常常表现在他的散曲里。例如“弃微名去来心快哉!一笑白云外。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醉袍袖舞嫌天地窄”( 《【双调】清江引》);“畅悠哉,春风无处不楼台。一时怀抱俱无奈,总对天开。就渊明归去来,怕鹤怨山禽怪,问甚功名在。酸斋是我,我是酸斋”(【双调】《殿前欢》)。但他也有不少清新缠绵之作,如他咏梅:“芳心对人娇欲说,不忍轻轻折。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包藏几多春意也”。他的散曲文辞优美,清润含蓄,例如《【双调】蟾宫曲》写送春,全篇不着一个“送”字“春”字,但送春的意像、意绪鲜明在目。他也有时采用口语,生动俏皮,富有俚趣。例如:“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贯云石的散曲在当时广为传播,后世多将其与马致远相提并论,被视为元散曲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家。贯云石诗也写得很好。相传他辞官后经过梁山伯,见一渔翁在制作芦花被,马上抱来自己的绸被与渔翁交换,渔翁不解,要他写首诗说明,他于是援笔立成一首七律:“採得芦花不涴尘,翠蓑聊复藉为茵。西风刮梦秋无际,夜月生香雪满身。毛骨已随天地老,声名不让古今贫。青绫莫为鸳妒,欸乃声中别有春”。换被赋诗一时成为文坛佳话。

十四 王冕(1287-1359)

奋斗牧童成大家,功名看淡走天涯。

归来深隐耕读乐,性似梅花向冷霞。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贫寒,聪慧好学,幼年替人放牛时就开始自学绘画和读书,有一次因一心读书致使牛入农田被田主牵走而受罚。相传他小时候曾借光寺庙坐佛像腿上读书。通过持久不懈地刻苦自学与虚心求教,发奋图强,终于成为知识渊博,才干超群的诗人与画家。成才后他看淡功名,觉得“事业书千卷,功名水一杯”,说“老吾不作功名想,只欲扁舟泛五湖”。他买舟畅游吴越,后又游走北方各地又从北方归返江南,沿途见到元末暴政造成的社会惨象,目睹百姓卖儿卖女的苦难,写出了不少反映现实、同情人民疾苦的诗篇。例如“米珠薪桂水如汞,天下苍生半游鬼”(《喜雨赠炼师》)。“军旅屯驻数百万,米粟斗值二三千。去年奔走不种田,今年选丁差戍边。老羸饥饿转沟壑,贫穷徭役穷熬煎”(《江南民》),“前年鬻大女,全年卖小儿。皆因官税逼,非以饥所为。布衣磨尽草衣折,一冬幸喜无霜雪。今年老小不成群,赋税未知何所出”(《愁苦行》)。他对元朝社会激烈的民族矛盾也有所反映。,例如看到一胡人在杭州牵着花驴耀武扬威,写了首《有感》痛骂“总是无知痴呆相,也逞虚威拈弓箭”。所作七言古诗《秋雨叹》和《孤松叹》呼唤英雄改变现状:“我愿扫开万里云,日月光明天尺五“”“呜呼,既是真栋梁,天才何不用扶明堂!”。他从北方回到江南他感到天下将大乱,于是隐居九里山的水南村,筑草堂名为“耕读轩”,“青山吟咏隐隐带江流,江山轩窗四面幽”。他种植豆、粟、芋、菜蔬,栽培梅、杏、桃树,还养鱼,耕读自乐,有空就吟诗作画,是当时的绘画大家和著名诗人,尤其喜欢画梅咏梅。“玉雪玲珑瘦影重,不同桃李媚春风。十分清致无人解,犹在旧家池馆中”(《素梅》其十)。“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他笔下的梅花,是他孤傲清高人格的化身,历来为人们所称颂。晚年尚在抗元征尘中的朱元璋慕王冕大名,请他到帐前题一首咏梅诗,王冕作《应教题梅》一首:“剌剌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胡儿冻死长城下,谁信江南别有春”,暗示异族统治必将灭亡,江南义军终将胜利。朱元璋读后大为赞赏,请王冕为咨议参军。可惜天不假年,王冕不久就病故了,未能一展抱负。王冕的人生就如梅花,傲霜斗雪,孤傲地开放在元朝将亡的余晖里。

十五 杨维桢(1296-1370)

楼上苦读得仕元,辞官乱世傲诗坛。

纵情声色亦持正,耻与人同狂怪传。

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晚年又自号老铁、抱遗老人等,绍兴路诸暨州枫桥(今浙江诸暨市枫桥)人。少年时他父亲在铁崖山麓筑楼,楼上藏书万卷,令其楼上读书,将梯子撤去,每日用辘皿传递食物。他苦读五年下楼应试中进士,授天台县尹。因惩治作恶县吏,遭报复免官。后任职钱清盐场,因请减盐税被斥忤上,以至十年不调。后官至建德路总管府推官,继升江西儒学提举。元末辞官避乱隐居富春山,后迁居钱塘。起兵抗元的张士诚据浙西时屡次召他入幕不赴,徙松江遨游山水,纵情声色,当地文人尊之为文坛领袖。杨维桢耻与人同,时人视之狂怪,他不写散曲,致力于乐府诗创作,融旧题与新题乐府于一体,先后写出1227首乐府诗,形成独具一格的“铁崖古乐府”。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有悯农的《食糠谣》、《贫妇谣》、抒怀的《梦游沧海歌》、咏史的《鸿门宴》《昭君曲》、怀古的《览古》、写游侠的《侠客行》《春侠杂词》、写游宴的《五胡游》《花游曲》、写时事的《地震谣》《征南谣》、写妇女的《贞妇词》《龙王嫁女辞》等等。杨维桢对自己的《鸿门宴》一诗颇为自得,每逢酒酣耳热,便不禁引吭而歌:“天迷关,地迷户,东龙白日西龙雨。撞钟饮酒愁海翻,碧火吹巢双猰貐......”此外他的近体诗也写多有佳作,比兴跌出,明白晓畅。例如“徐家园里野莺啼,张家楼头客燕栖。千金买宅作邮传,何处高桓大字题”(《漫成》其三),他采用民歌体创制《西湖竹枝词》和《海乡竹枝词》,分别吟咏杭州风物西湖风光和海乡盐民生活风情。例如他在《海乡竹枝词》里是这样写盐亭女工的艰苦劳作:“潮来潮退白羊沙,白羊女儿把锄耙。苦海熬干是何日,免得侬来爬雪沙”。《西湖竹枝词》情思婉曲,一时传遍大江南北,名人韵士争先属和,成为一时之盛。杨维桢以其富有特色的铁崖体古乐府、清新晓畅的绝句以及通俗而清丽的竹枝词,被誉为“一代诗宗”,当代更有人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杨维桢的行草书法随心所欲,挥洒自如,奇崛古朴乃至狂怪,是极具个性特色的书法家。

十六 徐再思(约1280-1350)

羁旅江湖曲尽情,活泼灵动字句精。

桂林秋月人同赏,俗雅相融天籁声。

徐再思字德可,好食甘饴故号甜斋。浙江嘉兴人。天一阁本《录鬼薄》记载他曾做过“嘉兴路吏”,“为人聪敏秀丽”“交游高上文章士。习经书,看鉴史”。可见他仕途不得意,却有才名。他在曲中曾自述 “远山,近山,一片青无间。逆流泝上乱石滩,险似连云栈......叹崎岖途路难”,“十年不到湖山,齐楚秦燕,皓首苍颜”,说明他羁旅江湖十年之久,归回家乡湖山已是老年了。徐再思的散曲主要内容为写景咏物、归隐闲适、怀古咏史、伤春怀人、相思闺情等等。例如一组《【中吕】普天乐》写“吴江八景”,《【中吕】阳春曲》写“黄亭晚泊”,《【中吕】朝天子》写西湖春色和写“常山江行”的途中风光,《【中吕】红绣鞋》咏雪,《【双调】殿前欢》咏观音山倒卧老松。《【黄钟】人月圆》“甘露怀古”,《【双调】蟾宫曲》“江淹寺”咏江淹。伤春怀人与闺情相思之作数量最多,这类曲子,最能显示徐再思散曲的艺术特色。例如这支写相思情的《【双调】清江引》:“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相思如负债人的苦楚,真乃透辟之极。再如写“春情”的《【双调】水仙子》:“九分恩爱九分忧,两处相似两处愁,十年迤逗十年受。几遍成几遍休,半点事半点惭羞。三秋恨三秋感旧,三春怨三春病酒,一世害一世风流”,数量词的反复叠用,将怨妇形象表现得声吻毕肖。徐再思很喜欢叠用数字。例如他写“雨夜”的愁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徐再思的散曲,有时融前人诗句诗意入曲,显得清丽典雅,如“昨朝深雪前村,今宵淡月黄昏。春到南枝几分?水香冰晕,唤回逋老诗魂”(《天净沙.探梅》),有时全用浅俗白话,例如《阳春曲.春怨》:“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悻夫。别是只说到东吴,三载来,却得广州书”。徐再思的散曲语言独具个性,例如他写相思之情:“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双调】蟾宫曲》)。信手写来,不忌同韵与重字,好似喃喃自语,如同天籁之声。《太和正音谱》说:“徐甜斋之词,如桂林秋月”,就因为他的散曲活泼灵动,清雅婉丽而又质朴自然,能够雅俗共赏。

十七 倪瓒(1301-1374)

后世但知书画好,原来本色是诗人。

抒怀题画吟风月,恬淡野夫情性真。

倪瓒字元镇,另字玄英。号云林、幻霞生、荆蛮民、风月主人、萧闲仙卿,江浙省无锡州(今江苏无锡市)人。家本富有,收藏图书文物甚丰。坚不仕元。元末社会动乱农军蜂起,他变卖田产,疏散财物,浮家泛宅,“往来湖、泖间”,后归隐太湖林泉。晚年因事入狱,因洁癖得罪狱卒,“锁之溺器侧”,出狱后病死,时在洪武七年。后世知道他是元代书画大家,有很多书法绘画作品传世,但其本色是诗人,有不少优秀的诗词作品传世。他的墓志铭就纯以诗人记之。他自称作画 “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他自号懒瓒、野夫,与一班墨客骚人诗酒交游,诗词多抒怀、感旧、怀古、唱酬、题画等。抒怀感旧如“白眼傲俗物,清言屈时英。富贵乌足道,所思垂令名”(《述怀》)。“惊回一枕当年梦,渔唱起南津。画屏云嶂,池塘春草,无限销魂。旧家应在,梧桐覆井,杨柳藏门。闲身空老,孤蓬听雨,灯火江村”(《人月圆》)。“乱离漂泊竟终老,去住彼此难为情。孤生吊影吾与我,远水沧浪堪濯缨”(江城子》)。他的怀古之作有七绝《苏台怀古》和词《人月圆》(重上越王台)等。唱酬诗如他为友人写的《淡室诗》,給友人的祝寿词《太常引》等。他四处漂泊,因而有很多流连光景的写景抒情之作,如《北里》《对酒》《荒村》《烟雨中过石湖》等等。他写景见情见性,例如“题诗石壁上,把酒长松间。远水白云度,晴天孤鹤还。虚亭映苔竹,聊此息跻攀。坐久日已夕,春鸟声关关”(《对酒》),诗人闲雅恬淡的情景如在目前。再如“松陵第四桥前水,风急犹须贮一瓢。敲火煮茶歌白苎,怒涛翻雪小停桡”(《绝句》),爱茶人汲江煮茶的情景充满诗情画意。他经常题写自己与别人的画作,故流传有很多题画诗,如《题云林小景图》《题春江独钓图》《题画赠王仲和》《题郑所南兰》等等。其中称颂南宋遗民画家郑思肖所画兰花:“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销。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与不畏“秋风”肃杀,坚持坚贞气节,以泪和墨画兰的前贤精神交通,足称所南画作的千古知音。传说倪瓒作诗,不屑苦吟,信笔成诗,就如他画山水一样,虽逸笔草草却意境清幽,展现真实性情。时人称他“神思爽朗,意格自高,不可限以绳墨”。它不仅是元末书画大家,也是杰出的诗人。

文/申家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申家仁,男,湖北浠水人,1943年出生。1962年中师毕业教小学,后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2003年退休后侨居加拿大。出版著作《诗的美学品味》《岭南陶瓷史》《陶瓷诗话》等十余种,广东作协会员。
[海外传真]申家仁丨中国古代诗人题咏之六:南宋诗人
[海外传真]申家仁丨中国古代诗人百题之五:北宋诗人
申家仁丨秋行
申家仁丨中国古代诗人百题(之四晚唐五代诗人)
申家仁丨中国古代诗人题咏之三--中唐诗人
申家仁丨中国古代诗人百题(之二)
申家仁丨中国古代诗人百题(之一)
申家仁丨定风波 休伦湖畔有感
申家仁丨嘉峪关前与左公柳合影有感
申家仁丨炎夏忆苦乐六首
申家仁丨乡情十首
申家仁丨张杰学兄于流溪中偶拾卵石几枚归家
申家仁丨林间健身
申家仁丨忆旧三首
申家仁丨次韵鲁木青《下班偶吟》
申家仁丨蝶恋花·喜春
家仁丨寄张杰学兄
申家仁丨散步见枯枝委弃·诗词七首
申家仁丨未名湖石舫吟五首·诗词十首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累珠妙“曲”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2)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十首最孤独唯美的诗词,哪一首最打动你?
伪合群,还不如真孤独
《元曲三百首》大全集(111—212篇)附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