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孙振兴丨一锅南瓜面

《金秋的落叶》新书发布会加名字集体照

一锅南瓜面

作者:孙振兴

我上山下乡的时候,曾经在炊事班当过火头军,为一百多知青兄弟姐妹们做大锅饭。做了不知多少顿,不过是粗茶淡饭、乏善可陈,倒是对为当地农民做的一锅南瓜面,记忆犹新,常常萦绕心头。

那是唐山大地震后的夏末秋初,知青营地来了一群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当地农民。都是老弱妇孺,大部分是婆婆妈妈、也有几个不足十八岁的娃娃,大约有五十来人,队伍拖拖拉拉的有一里多路长。领头的是一个年逾花甲的老汉,据说年轻时曾经参加过抗日打鬼子,土地改革时担任村干部,年老后负责看管村里的耕牛,在村里辈分大、威信高,大家都尊称他为五老爹。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农民非常贫困,一个强劳力在生产队干一天活,得一个工分,到年底只能分配几分钱,邻近我们农场的那个生产队一个工分分配6分钱。生产队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红薯等等旱作物,产量低、品质差。当地农民勉强依靠杂粮填饱肚子,通常一日三餐都是玉米碎、或者大麦粹子煮粥,里面放一些山芋干,放在一锅煮。由于炒菜缺少食油,青韭菜都能炒成“黄花菜”。农民常年吃不起鱼肉,油盐酱醋、针头线脑、都要靠家里养的母鸡生的鸡蛋换取;穿衣戴帽、造房砌屋则要靠饲养猪羊经过多年的积蓄才能解决;遇到自然灾害,粮食减产,连吃饭都会成为问题。

当地农民因为人多地少,没有农业机械,耕种主要靠耕牛。耕牛是生产队最贵重的生产资源,通常有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负责看管。人要吃饭,牛也要吃草,夏秋季节有青草,通过放牧问题不大;但是冬天就很难,生产队的耕牛缺少过冬的牧草饲料。我们农场地广人稀,劳动力紧张,平时大豆地、玉米地、防风林里的青草都白白的干枯、浪费掉。以前常常发生农民擅自越界放牧、偷割青草的事件而双方发生争执、甚至发生械斗的事件。后来我们知识青年结伴去八滩赶集,得到过当地农民的帮助,通过我们知识青年与农场领导沟通,促成了我们农场与生产队农民合作收割牧草的协议:由生产队提供农民劳动力,到我们农场收割牧草,晒成干草后各得一半,作为耕牛越冬饲料。双方通过合作互助化干戈为玉帛,互通有无、各取所需、皆大欢喜。这一群农民就是为履行协议收割牧草而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皇帝不差饿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五老爹来了以后提出要在农场吃午饭,要借五十斤粮食。农场领导明知当地农民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考虑再三后指示我们炊事班:“同意借给面粉五十斤,其他一概不能答应”。农民到齐后,五老爹开始分工,每十个劳动力中推选一名劳力留在农场食堂协助炊事班做饭,其他人下地收割牧草。于是劳动力中最健壮、最有人缘的二嫂、三嫂、三姑、四姨妈、五老爹被推举出来擀面条。五老爹又提出能不能再借一些蔬菜和油盐作料。虽然我们领导已经有言在先,明确指示:其他一概不能答应。好在我们知青食堂的火头军们都是知青兄弟,我们不但要担负食堂伙食的烹调、供应。还要负责蔬菜瓜果的种植,还喂养了几头猪,一年能够出栏十几头大肥猪,用来改善知青伙食。无锡知青殷南兴、乐锡元、常熟知青袁刚等等,都有一颗乐于助人的爱心,对于十分贫困、饥馑的当地农民都愿意帮一把。常熟知青小袁出主意:临时变更知青当天午饭的菜谱,把准备炒韭菜的豆油节省下来送给农民。由我从食堂仓库里领出一大块肥猪肉,改成肉丝炒韭菜。我又带领农民来到我们知青菜园地,农民们对于满园的茄子、韭菜、大冬瓜不屑一顾,却一眼看中还没有长老的青南瓜,一人采摘了一个大南瓜,抱在怀里喜滋滋地回到知青食堂。农民把南瓜切成小块,堆满了知青食堂里的乒乓台,装了两大筐。然后利用乒乓台开始擀面条,花了近二个小时才把五十斤面粉擀成小手指长短的面条。

常熟知青袁刚长得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父母是知识分子,年轻时曾经参加过地下革命活动,解放后在新华社任职,父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打成“右派”,开除公职后回到老家靠拉板车维持生活。袁刚性格开朗,不但英俊潇洒,还有一副好嗓子。到河里挑水是知青食堂炊事员的基本功,每当挑水的时候,袁刚就会放开歌喉,一曲“桑木扁担青又轻,挑担茶叶上北京……”高亢悠扬的歌声响彻小河边,隔了几个条田都能听到,不知打动了多少妙龄少女的芳心。袁刚也是我们炊事班厨艺水平最高的炊事员,平时都是由他掌勺。知青一早六点多吃了早饭就下地干活,经过几个小时强体力劳动,早已饥肠辘辘,袁刚和殷兄在十一点准时开饭,张罗着知青们用午餐。

知青食堂的锅灶腾空后正好为农民炒菜煮面条,面条较多容易粘锅,需要分批下面条,两口大锅同时进行。我就滥竽充数地为农民掌勺炒菜,我先把油烧热后,放入南瓜炒透后加入盐,把南瓜炒至八成熟,盛人两个大菜盆备用。然后等面条煮熟后再放入炒好的南瓜,烧开后盛到一口水缸里冷却,顿时一股南瓜的清香弥漫了整个食堂餐厅。青青的瓜皮、红红的南瓜、白白的面条,面汤里飘散着一层层油花,一锅又青、又白、又红,又香的南瓜面,看一眼就能勾起人的食欲。

中午十二点,袁刚、殷兄等人为知青开好饭,顾不上自己还没有吃饭,赶紧过来为农民帮忙。几个目睹下面条的嫂子、姨妈们对我们知青先放盐炒熟南瓜后又盛出来,然后等面条煮熟后再放入南瓜的做法,大惑不解,觉得这样不是太麻烦、太浪费柴火了吗?袁刚给她们解释说:这么做:可以保证南瓜的色、香、味俱全。什么色、香、味俱全把大妈们弄得一头雾水,还没有等弄明白;只见下地收割牧草的农民们已经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地拿饭勺捞面条、撇油花,吃得津津有味;异口同声的说:“面条真好吃!”;几个牙齿不好的老大妈都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南瓜,甜中带咸、软糯可口”;五老爹连吃了两大碗,仍然不过瘾,又盛了满满的一大碗,松了松裤腰带,赞不绝口说:“想不到你们知青小蛮子不简单,连下个面条也这么讲究!确实是好吃!”直到那几个瘦骨伶仃的男孩子,肚皮鼓得想个大冬瓜,盛面条的大水缸里只剩下面汤,农民们才心满意足,打着饱嗝,三三两两地就地躺在屋檐下、树荫里休息,大白天做起了美梦。

农民们一觉睡到下午三点,五老爹一声吆喝:“上工啦!”农民们不约而同地一跃而起,拿着碗筷直奔面缸而去,煞那间面汤风卷残云般地被喝得精光。农民们才带着少有的爽快和满足跟随五老爹下地收割牧草去了。

一锅南瓜面: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它见证了那个饥馑的年代,印证了当年知青兄弟们扶贫济困乐于助人的爱心,也让我深深地领悟到了“民以食为天!”的真谛!

文/孙振兴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孙振兴,男,江苏无锡人,知青、高级会计师。1952年1月出生,1969年赴江苏务农十年。1979年返城后业余自学,完成大中专课程,曾选派中国人民大学进修,长期从事商贸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爱好文学写作,已在省、市、全国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2016年出版25万字个人文集《金秋的落叶》;2017年主持组织编写约40万字的淮海农场知青上山下乡纪念文集《梦萦淮海》;1993年被选任中国医药会计学会理事;现为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无锡市知青文化研究会《无锡知青》杂志编委。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青移民到银川
知青往事:无法忘怀的一块心病
农干河记事
知青岁月留痕——五十年前的青春追忆
25. 大学生当了农民(2) 赶路
在湖北插队的日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