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楚强丨回忆舅爷爷李飞

回忆舅爷爷李飞

作者:刘楚强

自舅爷爷2017年6月1日去世后,我一直想从老人家的诗入手,写写他与涟源家乡亲友的一些事。希望我们这些晚辈能从长辈嘉行懿言上汲取些许奋进力量。

1935年舅爷爷离湘后,他只回过两次涟源,但与奶奶一直有通信,直到2007年冬奶奶去世。奶奶1987年双目不见,这些回信开始是奶奶口述我爸代笔,后来姐和我写。故事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慢慢来,先从舅爷爷与我爸的关系说起,请看:

一、爸爸的机会

1982年7月舅爷爷写了《忆三哥》一诗,其中有“聪明远近闻,楷书上匾额”之句,这个三哥叫贻复,当过老师,1936年就过世了,年仅23岁,无子女。1941年奶奶生下我爸,在金石镇驼背树(和合村),就让我爸过继三哥,续贻复家香火。

1981年夏舅爷爷回涟源,提到贻复爷爷时又讲了一个故事:民国初年舅爷爷生父李唐初先生想在菊花庄动土修宅,前一晚忽得一梦,文武将戴朝珠着莽服齐刷刷跪他面前大呼“大人救命,勿动土。不然必摘你家红桃绝你后。”第二天唐初大人忐忑着请泥工破土,一破全是白骨,立刻命杀猪牛羊三牲祭奠并立冢存白骨还是避不开祸,红桃即男丁,所以贻长三兄弟都染上胃出血的恶疾,当时舅爷爷李飞在外地,医学发达得以保全,二位兄长贻谦贻复皆病死。

1981年舅爷爷来涟源省亲,他在杨家滩玩了一周,并没有回驼背树看菊花庄和唐初大人坟。以下是我爸当年日记“今年我叔父李飞亲自来我家存厚堂并在晒谷坪中合影,他现在是天津第一化工设计院院长,父母双全,我高兴。照集体相时我父抱着两岁多的楚容,楚强正在他娘肚子内,叔父抱着楚红(我伯父女儿)。后来叔父在我家还住了好几天。我陪叔父看了佩兰堂,这是叔父的母校。抗日时南京交通大学,文艺中学等迁到涟源。叔父还去园艺场看了老同学,到石田螺拜了奶奶刘诚玉。我陪叔父在孙水河洗澡好几次,他说喜欢这清清的水。临走时还将我带到了岳阳尿素全自动化肥厂,这是我叔父亲自主持在湖南办的厂,托龙姨夫妇负责。安排我搞装卸,化肥一包包装船装车,我当时在家乡大队,生产队负责后因为队里有人打架,支书把我喊回来调解。我母亲在岳阳和叔父玩了几天后因楚容太小,要人带,也回家了。今年叔父花甲,我正四十岁。”

这可以说是我爸第二次错过机会跳出农门。第一次是1951年当时这个龙姨(爸口里这个龙姨是舅爷爷过继给寿松后的妹,系寿松女儿,寿松无子)按照舅爷爷安排把原配生的两女若薇,佩珠从驼背树接去南京,舅爷爷也提到了三哥儿子谋章也就是我爸,但“龙姨”嫌到杨家滩太远,要绕路,就从双峰青树坪那边过去了,把我爸落下了,我爸就一直务农。

二、涟源三中的诗集

2000年我在涟源三中读高二。学校出来就是天渠,天渠边是伯父的鱼场。涟源三中的刘姓退休老师,天天来鱼场看有胡须的鲶鱼。那天他手里拿了一本《咏竹斋诗词选编》。伯父一翻,见扉页就是作者李飞一九九八年的照片,非常兴奋,告诉刘老师说这是我舅舅。原来刘是半个多世纪前舅爷爷在涟源山塘小学的同事也是中大诗会成员。伯伯连忙走路到存厚堂,当时奶奶已经失明,伯父把舅爷爷“晨读离骚倚古树,晚吟雅颂透窗纱”等诗句读给她听,奶奶用小手帕不停擦眼泪。

我也抢着书看,我早就听奶奶说舅爷爷是诗人,但是从没见过他的诗集,那时我代奶奶回信至少几十封给舅爷爷,他从不提诗。我马上写信索取,并在信中附了两首七言,当时我是学校晨钟文学社成员。舅爷爷不久就回了信,我只记得有句我原稿是心香一瓣寄君旁,舅爷爷改成心香袅袅寄君旁。诗集寄了三本,每本都题了寄语。与其它出版的毛笔手写行楷复印本不同,《咏竹斋诗词选集》是铅字本,让我这个不认得毛笔行楷的人没有阅读障碍。

2001年高考前几个月,舅爷爷的来信中有手板大一片剪报是《南京日报》剪下的,关于今年高考改革相关政策解读,舅爷爷非常盼着我和姐上大学,成才。

舅爷爷的信,奶奶全部枕着睡。多年来奶奶十分想念这个弟弟,知道今生无法再见面,枕着信睡,在精神上两姐弟更近了。可惜我们不懂珍惜,这些信已经全部散落了。

舅爷爷与奶奶的姐弟情深从一些小事可以看出。1987年奶奶古稀后失明。舅爷爷知道后想办法从南京找特效药,邮寄到杨家滩,见没有效果后,舅爷爷又多方打听得知田心街有个李少白是非常有名的眼科医师。当时交通不便,爸爸叫了个“罩蜢子”(手扶拖拉机),陪奶奶到李少白诊所,结果诊断出奶奶是青光眼要换瞳仁,当时不具备这个医学条件。奶奶天天哭,那段时间。舅爷爷写了很多信到存厚堂。奶奶失明后又活了二十多年,这离不开我父母等人的照顾,但舅爷爷的信也是非常重要的心灵鸡汤,这些信回忆他俩在菊花庄的童年,一次次把奶奶逗得像个小孩子样笑得肆无忌惮。

奶奶是在菊花庄读过唐初先生的书的,会打时,存厚堂住户丢了鸡鸭或邻里吵架最后会找到我家,要奶奶打时或评理。奶奶非常理智从不发脾气,言辞中会经常引用舅爷爷的话。虽双目失明,她的床就在我家堂屋,床上干干净净,衣服齐整,银发梳得顺溜,枕头下有舅爷爷的信。大概1997年,舅爷爷寄过来一箱衣服,包裹单显示这个箱子过于陈旧运输过程中解体了,现已重新打包运到涟源邮政所。当时奶奶亲自派处事稳重的伯母带她儿媳去涟源邮政所取。箱子是普通皮箱,打开时,绳子背心,绳子帽子,棉衣,都是旧的,舅爷爷生活朴素由此可见一斑。全家人都在,奶奶把这些衣物每个人分了几件。

舅爷爷在信中说,清姐保重好身体,活到一百二十岁。舅爷爷喜欢用南京化学化工学院信笺写信,从不用圆珠笔,永远是黑钢笔,行楷飘逸,风行水上,格子很难关住他潇洒的走笔。

三、驼背树修谱说到李普

临江仙(接春晖弟电话得知第四次族谱业已修成)

修谱久招非议,看成封建遗风。安排辈份尽分明,群居尊族长,千载认同宗。电话长途相告,据云四谱修成。台湾港澳甚时兴,如能留史实,不管社资封。(选自《咏竹斋诗稿癸未集之五》2002年)

2000年涟源金石镇和合村(即原湘乡三十六都十区驼背树)李氏四修族谱。修谱负责人李伟,电话上海舅爷爷李飞,请他作《李氏四修族谱序》。

现年过半百仍旧住在菊花庄旁的李伟至今回忆还是热泪盈框,“思皇先生(李飞)欣然同意,不顾身体病痛(当时已动了胃切除手术,眼睛也进行了白内障手术),马上安排行程飞北京,到红楼李普住处,与这位同乡房亲李普共同合作完成李姓四修族谱序”。该序共1689字。开头和结尾是这样的:

  我报本堂按《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考证,应以任尧帝大理之东夷族首领,皋陶为李氏血缘始姐,其子孙系商代任理官之子利贞,以官名“理”为姓氏,而为得姓始祖,十四代至春秋时期之老子,生于李树下,指李而为姓,而为李氏即李耳,以著道德经五千言而赫赫有名,死后谥为聃,当然我报本堂三修族谱,认为陇西李氏之始祖为黄帝也,是对的,因为尧舜均为黄帝之五世及九世子孙,其大理卿皋陶为黄帝族,另一子系之子孙,亦有根据。

……族谱并重新恢复李氏宗祠之意义,何等重大。我族子弟在各个朝代均有名人佚事,诸多建树,可供大家学习,景仰,藉资砥砺。吾侪四修族谱亦应记录与登载各个领域,各行各业之翘楚者以资鼓励,促进我国两个文明建设之发展,当今之世已走入信息,有关于历史地理,人物实业等,各行业之讯息,记载,在国为史,在省市县为志,要力求我李氏四修族谱,亦不失为我桥头全族人丁姿态之忠实记录,方可成为修史修志者之一重要参考资料也,是为序。

嗣孙贻长李飞氏

嗣孙前管李普氏顿首敬撰

二零零一年辛已十月

李普是原新华社副社长,解放前在刘邓大军中报道战争情况,开国大典上多幅摄影出自他手,是中国新闻界的元老。

舅爷爷与他的交往最早是驼背树菊花别墅里,二人是儿时玩伴。1951年,舅爷爷去北京开会,特意去沙滩原北大红楼李普寓所拜访。

1993年李普75岁,舅爷爷偕舅外婆薛文还有他女儿谋海给他祝寿,有诗《赠李普》:

文坛久已擅风骚,年逾古稀智更超。劲节足当名记者,丹心长慰旧同袍。难忘壮岁鸡催舞,喜忆儿时狗过桥。一席畅谈兼祝寿,乡亲情逐燕云高。

同年舅爷爷读李普作品《记刘帅》后又有诗:

二野允称常胜军,运筹帷幄靠军神。金沙水急六船逸,大别山高万马轻。战役纵横穷日蒋,指挥智勇失吴孙。元戒得遇史迁笔,文武相彰翰墨林。从诗中可以看出虽然二人差辈份,但年龄相仿,互相看成诗友知音,随意谈笑,在涟源话中说小孩过生日就戏称狗过桥。

四、生父母养父母的遗憾

兼祧子”这一名词,按照和合村乡贤李伟先生的解释是“兼祧两房人,一边一半,”舅爷爷就是兼祧子。因为舅爷爷生父母家只他一男丁,而舅爷爷从堂伯父李寿松,伯母曾亭一家只一女,就是上文“龙姨”,所以过继舅爷爷到寿松公家。舅爷爷只14岁,养父母就帮他找了朱姓女子为妻,朱当时20岁。舅爷爷对养父母的感情同样深,试看二诗:其一《留春》(1935年)

留春春不住,讯春春不回,但随春风去,仅留春草痕。讯春心已碎,留春暗消魂。春愁无释处,幸得北堂萱。诗后有注:为怀念养母曾亭一,生母刘诚玉而作。

而另一首2001年的长诗更能看出舅爷爷对养父寿松公之感情。请看其二:纪念先父寿松公105周年冥诞(卅叠鱼)

极左思潮久困予,痛留遗作菊花居。(故居名菊花庄,先父能诗书画,遗作甚多。解放后,因家庭为地主,余不敢回家省亲,致遗作都丢失,至今仍感不安)东坡长缺肉烹笋,逸少真须鹅换书。(时家道已衰落,先父在长沙失职后,一度以卖字画为生。)津市厘金来野鹜,城门失火殃池鱼。(先父一度任厘金专员,是一肥缺,因不善交际而失去职务。我亦随母亲被迫回农村老家。)十年养育深恩在,犹忆遗踪一泫如。

舅爷爷生父母离世时,他都不在,特殊历史时期造成的,不无遗憾。舅爷爷生父母,《李氏族谱》载“进观清光绪十四年戊子五月十六日丑时生,字贞民号唐初,翰林院待诏寿六十四岁,公元一九五二年壬辰四月十九日酉时卒安葬田心街鹧鸪塘祖山上排竖碑。配刘氏,道街刘湘文女闺字诚玉,清光绪十五年已丑八月二十六日寅时生寿七十九岁,公元一九六八年,戊申九月二十日卯时卒于杨家滩女家安葬新建村石田螺坟山。子三贻谦贻复贻长兼祧堂兄进筹嗣。女二贻端适大荒塘黄姓,贻贞适杨家滩刘日钊。”贻贞(清珍)是我奶奶,刘日钊是我爷爷。

舅爷爷生父去世正是新中国百废待兴时,因家庭成份是地主阶级,舅爷爷不敢回来,怕影响前程。而生母刘诚玉去世的1968年正是舅爷爷文革中受迫害关押时,他寄了600元给奶奶,因为解放后菊花庄就空了,舅爷爷生母的最后20年一直住存厚堂我家,和奶奶一起。我家也是地主阶级,当时红卫兵队长带人草草掩没了外太婆刘诚玉,锣鼓鞭炮香烛纸马都没有。

舅爷爷1981年那次回涟省亲,看了其母刘诚玉坟,却没回驼背树看其父李唐初坟,交通不便或许是一个原因。但1994年舅爷爷在信中,希望伯伯和我爸去找找唐初大人墓,竖块石碑。说九宝(我爸)过继给了三哥希望楚强也改姓李,说如果我是块读书的材料,舅爷爷肯出点学费培养成才。我当时只12岁,很以刘姓为荣,不同意改姓。后来舅爷爷在来信中就没有再说让我姓李的事,说唐初大人他可以遥祭一番,没竖碑也无妨。

爸说改姓的事没做到,立碑一定要立,给舅爷爷一个招待。

舅爷爷每年寄钱给奶奶,开始五元后来十元,二十,一直到五百。书信来往不断。他的信封上,寄信人地址从天津第一设计院,到南京青石村新生院,最后到上海浦东区龙东大道一号。

接着说立碑的事。父亲和伯伯几十年没去驼背树了,担心找不到唐初公坟。也是机缘巧合,1995年正月我爸爸,伯伯居然找到了曾基三伯伯,他家离鹧鸪塘很近。伯伯当年在菊花庄出生时,奶奶怕他长不大,认了基三伯伯的母亲做继娘子。基三伯伯有个叔父常年在水库边放牛,几十年了,他说总不见唐初先生后人来挂扫。当年唐初公的碑也早不见了。

因为唐初先生当过私垫先生,桃李遍金石镇。尤其是驼背树人重情义,是诗书礼仪之乡,特别讲究尊重祖先,鹧鸪塘祖山是猛虎跳涧形,清明无人挂扫的坟基本没有。1995年清明李唐初大人的山字头碑竖起来了。流芳百世四字下刻:李公唐初老大人墓。左边刻:男贻长 贻贞(当时大荒塘大奶奶贻端已去世,未刻)孙佩珠若薇谋锋谋杰谋海崇德(伯父)谋干谋章(我爸)曾孙楚容楚强。右边刻一九九五年乙亥清明立。

当时我们带相机留影。那时是柯达胶卷,相片在杨家滩照像馆洗出来后,寄到南京舅爷爷手里。

舅爷爷生母的坟在石田螺,离我家不远。读书时期年年都是我去挂扫,奶奶总说我挂扫多,外太婆会保佑我聪明智慧考状元。外太婆刘诚玉的坟在石田螺的一片桔林边,山那边就是七甲村,有铁路在山下,叫湘黔线。

五、舐犊之情

舅爷爷有五个儿女,若薇佩珠谋锋谋杰谋海,其中谋锋谋杰是儿子。舅爷爷多次在诗中提到的是大儿子谋锋。1975年2月在天津时,22岁的谋锋很受领导器重,领导赠诗给谋锋:

春催万木竞风华,合露新苗尤可嘉。莫效昙花一现态,宁为劲草生天涯。

舅爷爷“颇感其栽培之意,爰广为四韵以答之”:

东方万里发春华,溉育新苗意可嘉。独有疾风知劲草,岂无冰雪识梅花。泡桐易长栋梁弃,枣树难看轮轴夸。寄语园丁与巨匠,此中生理竟无涯。

舅爷爷曾在诗中自嘲“老九”,在特殊历史时期,五七干校,住牛棚,打倒知识分子,喊教师为“臭老九”。他也是带研究生的导师,自然能理解园丁对花的深情,“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快意。儿子被单位领导赏识,自己脸上有光彩。舅爷爷对这个长子的感情不同一般,1994年在《甲戌新春初三送大儿振宁之沪》中书:大儿来省宁,老伴喜何著。一周畅笑谈,几次天将曙。方知父子心,构思在一处。当然除了讲父子情,还有更重要的敦敦教诲,或提醒或鼓励或劝免:前途多峻险,峡谷满迷雾。应惊行路难,一步一回顾。

儿子谋锋(振宁)是著名经济学家,虽然舅爷爷是搞化工的,隔行如隔山。谋锋是改革者是投资专家是国内第一个最先炒股的股民。舅爷爷深知大儿子每走一步都必须稳。1997年谋锋创办投资管理公司,开创国内私募基金先河。舅爷爷这代人饱经沧桑,对政治十分敏感,而这个经济学家儿子走的路又是别人未曾走过的,所以舅爷爷时刻提醒他:但愿人长安,犬年好逐兔。

当然舅爷爷更是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在《祝振宁四十三岁生日》中有“戒躁戒骄勤学习,紧抓机遇创辉煌。”当时振宁已是知名经济学家,好几家大证券公司投资顾问,翻译了《理性预期》《短缺经济学》等经济学书,所以舅爷爷又提醒他不骄傲,鼓励他更上一层楼。

2006年振宁获中国金融业杰出贡献专家,2010年获中国阳光私募行业贡献金樽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固然是自身努力,但也离不开优良的家风。

六、乡情·尾声

驼背树菊花庄是舅爷爷魂牵梦绕的心灵之家,特别是失意时,游子无不念家。他每一次印诗集,送人书法作品落款都是“涟源李飞”。故乡的草木虫蛙风雷雨电都多次出现在诗中:菊花庄上,几度夕阳斜。和合树,竹千芽。看文家寨上,阴云笼日,龙神冲里,细雾成霞。山涧水清,池塘萍满,一缕炊烟点暮鸦。晨读离骚倚古树,晚吟雅颂透窗纱。《春风袅娜》这首诗舅爷爷写在1948年国民党监狱中,1949年被共产党战友营救出狱。

湖南人读湖南诗,但觉湖南人太痴。独有湘潭杨皙子,解为年少谱新词。留别湘中旧雨前,洋洋八律语奇鲜。绂丞老去任公死,尚待何人作郑笺。(1991年《续读诗杂咏》)他多次说涟源有出老黄牛的传统,为革命为生产需要老黄牛,他多次在诗中强调湖湘子弟湖湘精神。

千里潇湘,衡岳崔岿,岳麓玲珑。忆蓝田玉内,少年英俊,杨家滩上,头角峥嵘。屈子离忧,贾生去国,不悔青春磨琢工。情何限,鼓湘灵瑶瑟,却失焦桐。(《沁园春》)青少年时期涟源杨家滩求学生涯,同学情,思乡情尽在笔端。

舅爷爷笔下的长沙是什么样的呢?请看《星沙即事》(七律)四十四年岁月赊,家乡秋色美如花。步虚楼枕湘江水,爱晚亭暄落日霞。书院庄严同白鹿,麓山秀丽似琅邪。一觞一咏兰亭事,旧友兴怀合契佳。这些诗词用李唐初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新鲜可口,如食雪梨。”

几十年间对于家乡点滴变化,他都关注,他关注家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事业。

本世纪初振宁捐资建设的李飞教学大楼,在金石灌湄中学矗立,在马路边隔几百米就能看到大楼雄姿。虽然很少回乡,舅爷爷他们父与子从来没有忘记涟源家乡建设,包括灌湄乡公路水泥硬化,和合村路灯建设,村容靓化捐资,及菊花庄槽门,正厅旧址的修复,附近设置健身器材,村民休闲广场,李氏宗祠的扩建等等。村民为了感谢,立了永久性的功德碑。

2016年舅爷爷生日,他戴着喜气的头冠与舅外婆都穿了红绸缎生日礼服,但舅爷爷很衰老,头都没力气抬了。微信群里看到二老照片时,爸爸就急了,说“你舅爷爷不久了……”

关于死亡的问题每个人都避不开,革命年代,作为地下党员他九死一生,和平年代舅爷爷写过很多悼亡诗包括《敬悼朱总司令》《敬悼毛主席》《哭周总理》《敬悼耀邦同志》《悼顾毓琇师》等等。舅爷爷是诗人,他对死亡是怎么看的?还是在他诗中找线索吧!

1993年他梦见自己突然生病感觉马上要走了,醒来后写了《初尝死味志趣》:突然心痛阵难当,百感纷纭念远方。咏竹文存尚未辑,甲醇总结不成章(他是化工专家,晚年搞论文)。回归香港未亲睹,一统台湾还渺茫。忽觉醒来惊仍在,枕边笑告老婆娘。

如果说这诗有调侃的味道,那下面这首就沉郁多了。

1996年他读了余秋雨的《家住龙华》后写《家住北仓》;

八宝龙华与北仓,英雄竖子共槐乡。化炉何必先屈贾,天道还容后老庄。塞外西风骐足逸,巴山夜雨烛光凉。那堪回首当年事,不敢同门哭楚狂。

2017年6月1日是一个悲伤的日子。上海来电舅爷爷驾鹤西归。最先是爸爸在电话里告诉我的,多年不哭的我一下就哽咽了,我深知奶奶这一辈人坐的那一排凳子全空了。听见我哭,电话那头爸爸鼻音一沉也哭了。当时父母和我都在湘潭。我马上骑车到父母家。父亲正在收拾简单行李,要赶往火车站,与伯伯汇合。伯伯已经从娄底出发经湘潭去上海。我送父亲去湘潭火车站,上伯伯那辆火车。十六个小时后,父亲伯父到上海,改乘地铁,出站后谋锋已派人在等候。这时已是6月2日下午,他们走进了龙东大道一号舅爷爷舅外婆在上海的家。巨大的电视屏幕上是舅爷爷的像。舅外婆和佩珠姑姑谋锋舅舅等人一一和父亲伯父握手。治丧委员会负责人是从南京飞过来的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工作人员安排摄像机录像,并说明我爸是侄子,伯父是外甥。

 因为伯父每年都来探望舅爷爷,所以大家都熟。爸爸却很陌生。坐下讲话时父亲口里的龙姨的儿子昇平说“如果不去医院由我招呼,或许还能多活一段时间。医院里不如我招呼得好。去医院后病情加重”,去世前晚舅爷爷示意回龙东大道一号,最后是在这里走的。

当晚伯父父亲住在三楼,这是舅爷爷生前看电视电影,锻炼身体的地方,配有按摩椅。一楼是舅爷爷书房。

6月3日在殡仪馆,父亲看到了玻璃棺中的舅爷爷。父亲这个76岁的老人突然放声大哭,与叔父1981年一别就是36年,结果再见已是阴阳两隔。父亲想舅爷爷弥留之际肯定有话对他这个侄子说的,我爷爷奶奶都不在了,他心中早已把这位远在上海的叔父当至亲了,没有会到生面,这是无法弥补的遗憾。在涟源老人故去前,都要所有亲人守着直到落气,叫做“会最后一次生面”。而在城里一定要到了殡仪馆玻璃棺木里才通知亲朋过来。

每人手里一枝白花,父亲站在舅奶奶谋锋等至亲团队中。仪式是南京化工学院领导主持,谋锋代表孝家答谢。约五百人参加仪式,鲜花花圈上挂飘带沉默,舅爷爷的名字在每个花圈上,称呼却不同。花圈摆满了两条弄子。

笫二天火化,墓地离火葬场近,大家走路过去。墓前立有舅爷爷半身铜像。

6月5日父亲和伯父向舅外婆告别,舅外婆在轮椅上指挥昇平打开舅爷爷一个箱子找出两袋衣服,一人一袋给父亲伯父。袋子里舅爷爷写了条子九宝八宝(伯父父刘姓兄弟中排行八、九)。这些衣服舅爷爷都穿过,留个念想。舅爷爷把身后事安排十分清楚。老人家最喜“三曹”的诗敦厚,莫非身后事也学他们的方式处理?

《李氏族谱》(2001年)里关于舅爷爷是这样记载的:贻长民国十年(1921年)辛酉十一月初五日吉时生,字思皇,别号李飞,南京中央大学毕业,学生运动著名领袖,曾担任京苏沪杭豫五区学联秘书处秘书长被捕入狱,后获救。建共和国后任工厂特派员总支书记副总工程师。一九五八年调吉林化工设计研究院任科研副院长代院长,文革后任化工部第一设计院院长。一九八三年中央组织部仼命为南京化工学院书记,退下后任教授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化工部老专家荣誉证书和奖杯。曾经主持我国第一座大型化肥厂开工生产。平生爱好吟诗出版诗集多册。十四岁时娶双峰大石朱初元为妻一九五0年朱氏离异另醮。女二若薇佩珠。配薛氏新化薛氏女民国十九年庚午六月日闺字薛文,大学毕业后在新华社工作,后参加金陵支队随刘邓大军攻克南京,任南京市秘书长先后调任党政办秘书劳资人事科长主任纪委等工作。子二谋锋谋杰女一谋海。

如果真有另一个世界,舅爷爷遇到了他的三哥,清姐会说些什么呢?也许他们兄弟姐妹在击鼓传花,引曲流觞,吟诗赋曲:柳絮风吹上嫩枝,桃花风送落清池。升降好似春风意,及问春风风不知。(《春意》1935年时年诗人14岁于菊花庄。)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离合,亦复如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舅爷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文/刘楚强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刘楚强,男,1982年出生于湖南涟源杨家滩。2003年从宜昌武警部队退伍后到湘潭一企业工作至今,兼职送外卖养家,业余时间喜欢阅读写作。从杨家滩的孙水到湘江边的湘潭,初心不改的是对文字质感的爱,先后有散文、小说数篇发表在纸媒《涟源日报》《湘电集团报》和湖南多个公众号上。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传统对一大家人长辈晚辈的正确称呼
舅爸一路走好!
挽幛
面对各路亲戚还不知道怎么称呼?《亲戚称呼攻略》了解一下
弟之二
无法偿还的父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