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黎改梅丨初七小语

初七小语

作者:甘肃合水黎改梅

正月初七,吃拉魂面的日子。虽然国务院延长了假期,却没有接到相关通知,以为是特殊时期,应该正常上班,便早早起来给家人准备好早餐,出门上班。

小区和街道,除了清洁工和停在路边的车,偶尔遇见几个戴着口罩的老人,行色匆匆,擦身而过。看看表,已过八点半,早赶慢赶还是迟了。

天很蓝,太阳特别圆特别红。

单位所在的巷子,静无一人。一辆车从身旁驶过,开进了单位院子。办事人员进出的大门紧闭着,工作人员通行的门也紧闭着。测量体温的提示牌,静静的立在门房边。

楼道静悄悄的,如黑夜般寂静。也许是心理作用,感觉格外的空荡和冷清,有点胆怯。

推开办公室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脸一阵潮红。窗外的太阳在对面的房顶上徘徊,将一缕缕阳光撒向大地。打开窗户,清凉的空气迎面而来,凉爽了许多。楼下的停车位,孤零零的停着一辆车。七天未浇水,花儿草儿早已耷拉着脑袋,长长的枝丫软哒哒地昏睡在花盆里。

本来迟钝的听觉瞬间变得灵敏起来,只听见沙发发出“嚓嚓嚓”的声音,以为是老鼠,搬开沙发,不见老鼠的踪迹,仔细听听,原来虫子钻在沙发里,啃食着木头发出的声音,敲打了几下,无济于事,仍然啃的“嚓嚓嚓”响。

听着虫子的啃噬声,看着微信圈里对我提前上班的调侃话,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这个新年,人们在惊慌失措中度过,疫情像笼罩在天空的阴霾,不仅不散去,反而一天比一天严重。每天进入眼帘和钻进耳朵的不是新年的炮竹和烟花声,却几乎是疫情报道,让人无所适从。唯一能做的就是闭门不出,静观其变。

那些坚守在疫情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他们用生命在捍卫我们的安全。社区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登记宣传防疫措施,以防疫情蔓延。团委一边呼吁大家做好自我保护,一边征集志愿者,与乡镇干部做好各村的疫情防控。

这段时间,每天早上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各地的疫情通报。随着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的逐渐增多,心情格外沉重,心有余而力不足。

突然让我想起了2003年的“非典”,那时我还在基层的乡政府工作,分管疫情上报工作。当时通讯设备没有现在发达,没有手机,通讯仅靠乡政府的一部电话。只能通过人民日报、甘肃日报、电视和上级部门的文件才能了解疫情。每天随时统计和上报返乡人员情况,并强制要求他们按时做体温测量,以防疫病传播。连续一个月守在电话旁,深怕遗漏了返乡人员。

这次疫情比“非典”更是严峻,赶上过新年,返乡人员特别多特别密集,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更是便捷,让人防不胜防。听说门市和药店口罩卖脱销了,网上更是买不到了。

看到大家尽自己微薄之力抵抗疫情,我只能像老鼠一样,窝在家里,吃了睡睡了吃,实在无聊就做鞋垫,看看窗外,浇浇花,逗逗猫,偶尔写写画画。待在家,不串门,不逛街,不聚餐,不胡说,不添乱。

冬天就要过去了,愿春的脚步快点来到,扫去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给大家一个绚烂而温馨的春天。

文/黎改梅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黎改梅,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人,喜欢用文字记录所见所闻。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7078)群园学诗抒情怀(1198)(7079)
共同战“疫” 静待春至 黎阳in巷在行动
【广东】廖嘉怡《惊喜,就在下一刻》
出现了几名“巨婴”,并不等于归国华人就是“投毒者”!
朽木|舞钢战疫日记
赚了一场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