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苑祝标丨天马行空说“马”事

天马行空说“马”事

作者:苑祝标

谈起与“马”的投缘和经历,在我的印象里,有三段零零碎碎的生活琐记……

记得小时候,我家饲养了一匹枣红色的马。它个子一般般,头部不大,面部比较长,耳朵竖立着,脖颈部有一绺绺很长的鬃毛,齐刷刷地分散开来,煞是讨人喜欢。马的四肢强健有力,一条长尾巴甩来甩去,使得蚊蝇不敢贴身。

平日里,这匹马主要用来耕种农活,偶尔大人们也骑上它“兜兜风”。那时我十来岁,有时学着大人的样子摸一摸马脖子,捋一捋它油光水滑的马鬃毛,感觉到马特温顺的。有一次,我趁大人不在家,解开马缰绳,心想也模仿大人骑马的样子,来个“潇洒走一回”。可谁知,我刚迈上马背,还没等我攥紧马鬃毛,马就突然使起性子,飞也似的跑起来,一下子把我从马背上撂了下来。当时,我摔得屁股生疼,可它一见我从上面掉了下来,便立刻停在我身边不乱跑了。这时光,离现在已有三十多年了,但我依然记忆犹新。

2009年7月5日到6日,我有幸来到了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虽然在阜阳老家还是酷暑难当,但那里除中午稍热以外,早晚天气清爽怡人。那时候,辽阔的草原上绿绿的草、蓝蓝的天,让人心旷神怡。大家一起赛马、飚车,烤全羊、学满语,使我亲身领略了美丽的草原风光,感受到了当地的风俗人情,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在丰宁草原,骑马赛跑真是过足了瘾。在马主人的叮嘱下,我挑选了一匹赤红色的马,这匹马圆溜溜的屁股,显得膘肥体壮。起初,我攥紧马缰绳,左腿登上马鞍子,右腿一迈便骑上了骏马。刚开始时,我还真有点担惊受怕。骑上一程后,我和马就慢慢熟悉了。于是乎,我快马加鞭,在无边的草原上飞驰起来,真有点驰骋疆场的快乐。遂模仿诗人白居易《忆江南》写下一诗:“草原好,风光绿无边。赛马飚车两不厌,满汉情深心相连。怎不忆草原?”

时值2014年,恰逢午马年。当时我闲着没事,翻开手机查看信息,不由得想起一些关于马的成语、词语和故事来,遂草作一篇小文《马说》。什么“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策马扬鞭”、“马到成功”,“龙马精神”、“马年吉祥”……这些说的都是关于“马”的誉美之词,使人不禁精神振奋,对马年充满了许多期待和希望。

其实,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不光能遇上这些关于“马”的词儿,而且还能碰上几类属“马”的人物呢。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让人作为谈资、众说纷纭,其中也不乏给人一种为人处事的教育和启迪吧。

咱先看看“马大哈”兄弟。这类人,他们工作中马马虎虎、嘻嘻哈哈无所谓,办什么事都大大咧咧、丢三落四,而且懒于认真检讨自己,常常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一副“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明日是何年”的样子,迷迷糊糊中度过一生。

有段名叫《买猴子》的相声,五十年代曾风靡全国,说的是一位干部叫“马大哈”,不负责任马虎出名。他写了个公告,本来要通知“到天津东北角,买猴牌肥皂五十箱”,可是他一时马虎草率,却错写成“到东北买猴子五十只”了。结果“马大哈”的领导们也是官僚主义,看也不看内容便挥笔批准,马大哈的同事照章执行任务,闹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再看看一些单位里的“马屁精”。这类人往往很“精明”,善于溜须拍马、见风使舵,甜言蜜语、阿谀奉承,把领导拍得洋洋得意、飘飘欲仙。但有时也会拍到“马腿上”,惹不好给你一脚,活该去吧!

据说“拍马屁”一词源自西北,那里人喜欢养马,有钱人大都养了膘肥体壮的高头大马。有人为了讨好马主人,往往拍拍马屁股对马赞不绝口,于是“拍马屁”就成了讨好人的代名词。但也有一个故事说,很久以前有个专拍马屁的人,上自皇帝老爷、宰相大人,下至州官小吏,都被他忽悠过。阎王老爷得知后,大骂马屁精是人间小人、败类分子。于是,命“牛头”、“马面”二小鬼将马屁精捉来准备下狱。马屁精一见阎王爷,吓得磕头求饶:“请阎王爷息怒,原来在人世上我并非愿意拍马屁,而是世人多爱听阿谀奉承之言,喜欢拍马之人。如今遇上象您这样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好官,我也就啥都不拍了。”阎王爷听后转怒为喜,于是把马屁精放回人间。由此,马屁精得以生存、长生不老,并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的小马屁精……

在单位,还有一种人叫“马后炮 ”。他们往往遇事袖手旁观、故作镇静,事前不提什么积极建议和意见,但当工作出现失误或损失时,却装着一副很聪明的样子,扮演着事后“诸葛亮”,叽叽歪歪、说三道四,让人好生厌烦。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称:“马后炮是一种象棋术语,借来比喻不及时的举动。”《辞海》说:“譬喻失时无效的动作。”其实,“马后炮”在象棋中是一招非常厉害的“杀手锏”。但为啥会用来比喻“不及时的举动”呢?原来,说不及时的“马后炮”并非指象棋,而是指旧时戏剧界的一个隐语。“马”谐音“码”,“马后”意思是把演出时间延长一些。与它配套的说法是“马前”,此“马”谐音“抹”,“抹前”即把演出内容去掉一些,提前结束。

生活中还有一类人不简单,人称“马前卒 ”。他们在领导身边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搞好服务,鞍前马后、尽职尽责,可谓忠诚不二、心无旁骛,与“马后炮”恰恰相反。但此类人如果工作关系处理不好,有时也会成为领导的“炮灰”和“喽罗”。据了解,“马前卒”也是来自象棋的一个术语,旧时指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多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某局办公室张主任工作中身先士卒、不辞劳苦,可谓是李局长身边的“马前卒”。

当然,现实中还有一类被称为“千里马”的能人。他们具有干事创业的才华和热情,工作真抓实干、马上就办,但这种人如果遇上伯乐,往往会干事、干成事、干大事。

传说中天宫里有个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一次,他受楚王委托,欲购买一匹能日行干里的骏马。伯乐跑了好几个城池仔细寻访,结果空手而回。一天,就在他从齐国返回的路上遇到一匹拉盐车的马,累得气喘吁吁,艰难地在陡坡上行进。伯乐不由得走到马跟前,但这匹马却突然昂头瞪眼大声嘶鸣,好像有什么话要说。伯乐从声音中判断,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就想要买下来。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傻瓜,就卖给了他。伯乐牵走“千里马”后直奔楚国,楚王一见这匹马瘦骨嶙峋,就愠怒地说:“我相信你会看马,可谁相信这匹马是能够打仗的骏马呢?”可伯乐回答道:“只要好好喂养,这匹马一定会焕发活力的。”楚王听后将信将疑,便命马夫精心饲养。果不其然,这匹马日后变得膘肥体壮。楚王策马扬鞭,只觉两耳生风,转瞬间已驰骋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在沙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楚王对伯乐便刮目相看、敬重如宾了。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思 | 五句人生歪理,其实句句在理
​伯乐相马续编
有关马的成语、俗语和典故
历史成语故事:伯乐一顾
你有没有想过,伯乐识千里马,其实是一场阴谋?
典故诗词之三十四《伯乐相马》【漳河文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