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苑祝标(签约作家)丨一次关于回归“真我”写作的访谈

一次关于回归“真我”写作的访谈

作者:苑祝标(签约作家)

这两天,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和王明老师交谈的关于写作的问题——回归“真我”的写作,从中探讨“文贵情真”的道理,颇有感悟,受益匪浅。

王明老师是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袁集镇中心学校语文高级教师、政教处主任兼党支部书记,系市“学习之星”、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颍州好人”,区级语文课题主持人,镇“中考突出贡献教师”。他在语文教学、写作方法、书法诵读等方面的成就堪称“大师”,多年来是我学习的楷模。下面是我和他关于写作方面的一些访谈和交流,现予以整理出来,或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吧。

王明(语文高级教师):老苑,一段时间以来,拜读了你的许多大作,领会高情远致,受教了。记得几年前曾经与朋友谈论到你的才学,当时我就说你应该走创作这条路,好像比我想象的晚了几年,但文笔更成熟了。

苑祝标(金秋文学签约作者):非常感谢王书记的谬赞和鼓励,不敢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学是我立德树人的本职任务,文学爱好只是一种业余兴趣,不能真抓实干搞工作,或许只是一个旁门左道。追求教师职称的提高,也许就是想增加点收入,亦或是证明自己的专业成长。只有不断向老教师学习取经,才能不断进步!谢谢您!

王明:老苑,刚才上自习了。其实我早就想说谢谢你,你对我的影响很大的,你的教育随笔、诗意课堂以及对生活对生命的断想,我很受启发。

这两年我一直在想一个话题,如何改变学生的“伪写作”现象,就是学生作文说假话,胡编乱造,虚情假意。你也看到了,这种情况想起来就很可怕,我们的老师为了所谓的升学率,让学生产生了写作就是为了考试考高分的错觉,甚至有的老师为了迎合阅卷老师的口味儿而逼学生进行“伪写作”,而且愈演愈烈。我认为这就需要我们有思想的语文人,引导学生回归本真的生活,让他们实现有“真我”的写作。

其实,写作就是作者与客观世界的一种交流,也是作者的心灵对话,借以表达对自我对生活的认识、情感及审美。我们的写作恰恰是给学生创设了种种情境,引领学生走进自然和社会。以我们的文字激活学生的真我智慧,解决他们作文的梗阻,提高他们的写作欲望。这样学生才会凝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展现他们的才情才智,实现真实的成长。

所以,在你的影响下,我有时也写一点文字,放到朋友圈,就是想引起年轻同事的关注,一起改变“伪写作”。那时,我们才无愧是一群文思敏捷、德教双馨的语文人!但是,这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即便如此,我们却依然冥顽不灵,抱愚守迷。

苑祝标:是呀!大家一起努力吧。文贵情真,文章戒失实,王主任说得太好了,受益匪浅。历来高明的作者都很重视材料的真实性,他们笃信“文贵真实”这一至理。清刘熙载在作文“六戒”中指出:“是非戒失实。”就是说,在文章里所反映的事物,必须合乎客观实际,是就是,非就非;如若不合实际,就是“失实”。

咱们都读过朱自清《荷塘月色》,文中有一段关于夏夜“蝉声”的记述。这里所写的“蝉声”是否真实呢?这个问题曾引起人们不少争论。后来,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终于证实在有月光的夜晚,蝉儿是要鸣叫几声的。由此足见作家观察之仔细,写作之真实。

记得我曾经批阅过一篇《十五的晚上》的学生习作,开头这样写道:“十五日的晚上,蔚蓝色的天幕上繁星点缀,银盘似的月亮向大地演着她那皎洁的光辉,把整个大地染成了银白色。”乍一看,开头点题,文字优美,但细细品味一下,则给人一种“失实”的感觉。

的确,十五的月儿很美丽,但是,有如此“皎洁的月亮”悬在天空,哪会有“繁星”再去点缀天幕呢?很显然,“月明星稀”嘛!像这样华而不实的文章,又怎能让人感动呢?可以说,“不真实”是当下学生作文的通病之一。产生“失实”的原因有很多,根据我平时了解,大致有三点:一是凭主观随想随写,不做细致观察,草草了事;二是流于形式,不讲内容,堆砌辞藻,以此来点缀自己的“文采”;三是有的学生主观上想求实,但由于平日经验不足,材料贫乏,也不能收到真实的效果。那么王老师,你平时是怎样引导学生作文的呢?

王明:要克服这种不真实、“伪写作”的现象,倡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课文就是最好的作文范例。比如,写人物就必须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来写,这样才能真实可信、真切感人。

就拿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来说吧:“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的面前,两手搭在髀骨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是九年级课文描写杨二嫂的一段文字。单从脸部看,这里主要写杨二嫂的颧骨和嘴唇,即使描绘20年前作为“豆腐西施”靓丽时代的外貌,也只不过作了一个比较:“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回想起来,杨二嫂的这副模样,早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刻在头脑里,算算时间,已过去30多年了。可见,只要抓住人物特点,不写眼睛,而写颧骨、嘴唇之类,恰到好处,也同样会给人留下鲜明、生动、真实的印象。

作文犹如作画,一旦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往往只需几笔便可以勾勒出一个人的轮廓。这样的描绘,要比不管事物之间的差异,依着固有模式从头到脚的描写,给人的印象要鲜明突出得多。当然,要塑造一个更加完整的艺术形象,还可以通过写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等。让外貌的勾画与人物的神情、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结合起来,更好地展现人物的习惯风貌、思想品格、个性特征。杨二嫂那凸起的颧骨、薄薄的嘴唇,伴随着刺耳的声调、尖刻的言辞、放肆的行为,才令人历久不忘。

所以,学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要努力揣摩、领略作者力求逼真的神笔,在习作时务必抓准人物的特征,做到真实可信。不写则已,一写必像,不用通名报姓,熟识的人一眼便可看出你写的是某某人。

苑祝标: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还是王老师作文教学知识积累多、经验丰富,佩服!佩服!

怎样才能做到下笔有据、切合实际,告别“伪写作”,实现“真我”的作文呢?我想再和王老师沟通交流一下:首先,作文时要多观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留心生活,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景,才能扩大生活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其次,要多读书勤积累。把读书、观察得到的东西,经过认真思考反复体会后积累起来,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第三,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透过现象看本质,认真练笔。非常感谢和王主任的交流!

是呀!作文如做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话至今仍发人深省。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要讲真话、写真文,真实践、出真知,干实事、做真人。作为语文人,只有在教学中使语文的思想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达到既教书又育人,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苑祝标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苑祝标,名“溪水顽石”、“教书匠老苑”,上世纪90年代中师生,语文高级教师,大皖阜阳人也。躬耕教园廿八载,无问西东两袖风,担首席教师之使命,当乡村麦田守望者。用心感悟,用爱抒情,时舞文弄墨,偶发拙作千余篇。自编有《溪水·顽石》诗集。现供职于安徽阜阳颍州区袁集镇中心学校,曾荣获安徽省优秀乡村教师、省首席乡村教师,阜阳市信息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市优秀德育课教师,颍州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现为《金秋文学》签约作家。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份“3步写作法”,化腐朽为“神奇”,让孩子篇篇都是范文!
【名师点评】北京中考语文试题紧密联系生活
选手一览 | “新作文杯”第三届作文教学“创课”现场说课比赛创客风采展示
写好高考作文:两耳要闻窗外事
教师作家风采 | 内蒙古自治区锦山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宋明磊《名师教作文》
特级语文老师:巧编“21条写作口诀”,打印掌握,写作篇篇范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