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谢她得罪内娱顶流,也要说出真相
userphoto

2022.06.16 山东

关注

这里是不定期上线的她刊「对话」栏目。

每期邀请一位或一组,素人或明星来到这里,聊个人的生活和经历,谈个体的想法和见解。不代表所有人,更不涉及任何拉踩。

希望这些故事汇总在一起,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今天是第14期。

这几年,内娱可谓是伤筋动骨,实打实地经历了几次震动。

从2018年“冰冰9亿事件”开启了所谓影视寒冬的新纪元。

到2020年疫情突袭迫使行业全线进入间歇性停摆。

最终在2021开年爽姐的一顿疯批操作中,正式弹响了内娱清朗运动的前奏。

从此,网友吃瓜吃到见怪不怪,业内品出了“不是违法犯罪总还有救”的公关法则。

就当下内娱这牌面,上到操盘的资本,下至底层的娱乐民工,谁都忍不住叫苦连天,太难了。

内娱的黄金十年早已是昨日盛宴。

但即便如此,娱乐圈自带的光芒,依旧能够跨越千里,穿透屏幕,投射进年轻人的幻想中。

最近总是能刷到一些“娱乐圈从业”博主,他们分享所谓圈内经验、入行建议,供一些想进这行的年轻人参考。

图源:抖音视频抖主

这类视频还真有市场,点赞收藏数据不错,评论区也颇为热闹。

想进娱乐圈打工无妨,甚至想成为明星也无可厚非。

理想和梦想面前,各种选择平等。

她姐虽然写过不少痛批娱乐圈乱象的文章,但并不会刻板地劝退。

不过在此之前,我只想问一句,你真的了解过这个圈子吗?

她姐也是个外行人,所以找到几个娱乐圈从业者聊了聊各自的所见所闻,真实体会。

(本文所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普通人入行

理论上粉丝是不能进艺人团队的,这一点著名经纪人杨天真女士就曾明确说过。

所以,这并不是一份为爱发电型的工作,做娱乐反而要理智,要有野心。

不知不觉,叶子已经从事娱乐行业8年。

从查无此名的江湖小作坊,到如今的一线艺人团队,个中得失利弊,她也算有所体会。

叶子来自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县城,十几岁时便想着,有一天一定要到大城市去赚钱。

2013年的一个清晨,当时刚刚大学毕业的叶子,坐了一夜大巴,拉着巨大的行李箱一头扎进北京。

北京好大,一个三里屯就把叶子走迷糊了。

导航找不到路,问人也无果,她不好意思再打电话给要去面试的那家公司,因为那样看上去很蠢。

当她拎着箱子气喘吁吁地站在那家娱乐公司门口,乌泱泱地一群人,都是等着面试的。

叶子心里暗喜,这么大的公司,捞到大鱼了,所以即便没有一毛钱底薪,叶子也接下了这份工作。

面试结束后,在距三里屯十公里的宋家庄,叶子找到一处房子,一套5个房间,一个房间3个下上下铺,6人一屋。

叶子花550租下了其中一个床位,她成了群租房里的一员。

此时叶子手里只剩450块,是她未来一个月的交通费和伙食费。

若放到现在,叶子一定一眼识破那公司的骗局。

可那时的叶子乐观地以为,自己离梦想更近了一点。

那个公司里的所谓艺人,都是大街上拉进来的素人,声称要把他们包装成明星,并许诺一年多少戏约,推多少杂志。

所谓员工,如同叶子一般,都是广撒网招进来的蠢萌廉价劳动力。

全司上下都是徒手画大饼,认真织大网。

招叶子进去的那个领导,在外接了剧组找群演的私活,就让叶子去忙活。

图源:《我是路人甲》

找群演这活不好干,群演鱼龙混杂,各式各样的江湖老油条,尤其是找外国人群演,十个有八个都很凶,难配合还骂人,叶子经常被吼到不敢说话。

心力交瘁地忙活了好多天,好不容易交了差,叶子最终分到了120块。

就因为这120块,仿佛看到希望的叶子,又多坚持了三个月。

我们总说现如今娱乐圈的风向变了,以前都是替父还债,卖艺养家的娱乐圈奋斗史,如今出道讲究一个“含着金汤匙”的贵族身份。

但何止是艺人。

现如今放到工作人员这里,一样也有看出身的时候。

图源:《我是路人甲》

不是说没钱没背景,就不能进娱乐圈打工。

只是所谓普通人入行,就如叶子这样一般的,吃苦的韧劲儿要有,业务能力也得强,对个人的性格、双商等各种软实力的要求更是深不可测。

娱乐圈的镜像

有一点可以确定,娱乐行业几乎所有的工种都长期处在一个高强度的工作状态里。

这行的公司大多都是制度上有双休日,但实际执行上没有。

甚至面试都不问能不能接受加班,既然选这行,就默认你可以。

就拿叶子来说,作为艺人团队的宣传,这几年恐怕没有12点前睡过觉,也没真正休过一个完整的假。

跨年得干活,春节得干活,周末就更不用说。

以至于,第一次和叶子吃饭,我见证了她全程两个小时眼睛没离开过电脑和手机的状态。

但凡多吃两口,微信的未读就可以新增上百条,毫不夸张。

片方、平台、媒体、供应商、品牌……

各方业务线和消息纵横交错,赶上宣传期,几十个群同时对线,眼睛一定要看准了,发错一条可能都是致命的错误。

打字再快,手也不能快过脑子,删删改改,谨慎措辞也是一种能力。

有过13年经纪+宣传经验的杨帆说,她几乎不删聊天记录,甚至有的可以保留到好几份工作之后,确定不会“东窗事发”才会删除。

杨帆虽然是经纪+宣传岗,但她做的工作可不止文字意义上的那些。

事实上,很多经纪公司内部制度和配置并不十分完善,有时宣传、执行经纪要充当助理的角色。

不仅要熟悉所有工作流程和细节,艺人的各种生活习惯,比如饮食等等都要心中有数。

杨帆回忆,做执行经纪时,她甚至要随身带针线包,防止艺人的服装出问题。

而她包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一次次意外堆积出来的经验教训。

高压、高强度的工作状态,是娱乐行业的工作人员逃脱不掉的宿命。

而有些附加的代价,不身在其中是想不到的。

杨帆带过一段时间男爱豆,会跟艺人同时出入各个工作现场。

因而,公司甚至有了“成文规定”——艺人身边的女性工作者必须戴口罩,短裤不能太短,衣领不能太大。

接机、接车的时候,遭到粉丝的推搡都是小事。

“工作人员也没有隐私可言”,粉丝还能够买到艺人身边所有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航班信息。

最可怕的是,她的个人微博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被粉丝视奸之下。

“这种安排明明就非常不合理,但我们哪有拒绝的权利”,杨帆表示无奈。

有些不合理的东西,很多人一开始就觉得忍忍就好了、再坚持坚持就行了,但心里的那根弦,悄无声息就断了。

杨帆回忆,在做经纪人期间曾一度陷入抑郁状态,已经到了吃药的程度。

那段时间,她每天一睁眼就会不自觉地流眼泪,看到不断弹出来的消息就害怕,一想到要去公司就浑身发麻。

有这种问题的,不止杨帆一个。

事实上,这行的很多基层打工者普遍都有过被PUA的经历。

你完不成是你能力有问题,你完成了做出的东西也是一堆狗屎,你以为你策划了一个创意是自己牛逼,不,那是公司资源好,艺人或项目有红的命。

娱乐行业,若讨论明星的光鲜,至少还有聚光灯下的渲染。

而基层打工人的光鲜,就只活在想进娱乐圈人的幻想中。

规则都是以身试法试出来的

在这圈里干久了,再实诚也能多长800个心眼,缝500次嘴,深夜再自抽200个嘴巴。

关于这行的生存法则,真的找不出一套可以直接借鉴的经验。

杨帆吃过的亏不少。

跌得最惨的那次,差点丢了这行的饭碗。

那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广告拍摄,杨帆带着自家艺人早早赶到现场。

品牌方、平台方等各个业务线也都派了人过去。

没想到的是,拍摄间隙,杨帆的艺人便遭到了其中一方负责人的语言性骚扰。

艺人瞬间黑脸表现出抗拒,但结果就是后边的拍摄遭到各种为难。

那时,杨帆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艺人已经将近一天一夜没有睡过觉了,年纪这么小,太可怜了。

她觉得自己作为艺人方,应该出面维护,便直接找到对方负责人当场对峙。

当下,拍摄确实回到了正常节奏,很快就结束了。

但也就恰恰是这次反击,让对方抓住了把柄,几方联合起来投诉到杨帆的公司,指责艺人公司不专业。

一旦上升到投诉,这就不是杨帆自己的问题了。

经纪公司、平台、品牌,甚至有时包括大媒体在内,很多时候,艺人方才是食物链底端的那个。

几方争斗之下,杨帆成了那个牺牲品。

扣工资、公司内部处分,甚至丢工作这些都还不是最重要的。

而是,这行数得上来的平台、影视、经纪公司就那么多,工作人员和艺人一样,也讲一个口碑。

这件事不仅一定程度影响了杨帆在这行的职业规划,也几乎改变了杨帆整个娱乐从业的观念。

“解艺人的一时之困没什么了不起,也不是衡量负不负责的标准,当时明明有更好的方法处理,为何选择了一个最笨的方法?”

在娱乐行业打工,真情实感是最致命的,影响判断,失策失算。

可以尊重,但别太想做拯救弱者的菩萨。

可以热情,但也别太掏心掏肺,想着和艺人交朋友,共患难。

平台、艺人、片方、品牌之间有鄙视链,职务和岗位之间也有。

很多人想入行做经纪人,总觉得经纪人离艺人最近,权力“最大”。

确实如此,但是规则之外,先看的是潜在的关系和利益捆绑。

就比如那次,叶子跟着艺人进组,同去的还有助理。

艺人让叶子去拿外卖,但因为手上刚好有急活,叶子就随口说了一句,让助理姐姐去吧。

可她不知道的是,助理跟了艺人很多年,被视为心腹,就连大经纪人也要给助理几分面子。

叶子这才明白,这食物链的排列,并非是业务和岗位的评判标准。

那些都是真的?

当下,整个圈子迎来了共性危机,营销号有时说的也不完全是假的。

就比如最近网上一直说的,横店只有八个组在拍摄,就确有此事。与以往的200个组同时拍摄相比,不要太萧条。

疫情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恐怕是热钱的流失。

资本没钱了,平台项目就要大幅度缩减,自然能开机的就少了。

综艺节目这块,很明显的一个表现是,电视台的节目冠名商以前很多都是手机,教育机构这些热门行业,现在几乎看不到这些品牌的影子了。

僧多粥少,接不到活的艺人越来越多,所以眼看明星直播带货那边倒是越来越热闹。

上游泄洪,下游遭难。

艺人的没钱,是“陈奕迅的卡里只有一千万”的那种凡尔赛。

娱乐民工的没钱,是信用卡差一千怎么都还不上的窘迫。

从去年开始,互联网、金融、教培、房地产四大行业进入全面而汹涌的裁员潮。

但事实上,早在2018年-2019年,娱乐圈就已经有过几波小浮动的裁员。

“9亿事件”爆发后,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大批娱乐公司担心被查,纷纷注销了在霍尔果斯注册的公司。

而娱乐圈那波自保动作之后,是很长一段时间的行业观望,项目开不了机,艺人推不出去。

不能开源,那就节流。

底层打工人成了动荡中,最容易被碾杀的牺牲品。

和其他任何行业相比,娱乐圈被冠以的光环是最失真和夸张的。

比如,与艺人同住星级酒店,结识所谓的行业大佬,手握高额的薪资芸芸。

在鼎沸的欢呼中,在虚假的簇拥里,认清自己的角色和目的,管理自己的欲望和感情,是作为一个普通从业者的课题。

无论是叶子,还是杨帆,都算是这行里的老民工了。

她们的中学时代,正处于内娱觉醒,韩娱鼎盛的时期。

杨帆中学时期到北京旅游,路过光线传媒的大厦,心里暗暗想着,长大后能在这里工作就好了。

叶子大学时候粉韩国男团,也曾幻想过,走到他们身边。

而如今呢?

梦想并没有幻灭,喜爱也没有删减,只是她们亲身体会过这行的工作,多了些清醒。

至于那个外行人眼里,那个娱乐圈遍地是黄金的神话......

杨帆回忆,一次她和许久不见的一个朋友吃饭,期间连连道歉,解释说因为工作太忙,好几次没约上。

朋友在听完杨帆的形容以后,问出口的却是:

那你们肯定特别赚钱吧,你一个月得三四万。

杨帆笑了笑,只轻轻回了句,真没有。

那样的神话,不属于“普通人”。她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星经纪人行业调查报告——给想从事演艺相关职业的你一个不为人知的经纪人行业!!
韩娱5大"明规则" 整容陪睡很普遍
艺人如何配合明星经纪人来完成工作?
王京花
成都大学校花刁扬谈退出娱乐圈:有的前辈挺惨
明星人设、经纪焦虑、职场关系,《我和我的经纪人》真的能还原“娱乐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