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它俩不孝是什么?你做到了吗?

文/时光

农村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它俩不孝是什么?你做到了吗?

俗语是与我们生活最紧密的一种文化之一,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积累了一些俗语。大多数俗语都来自农村,并没有什么具体出处,就是靠口口相传至今。而我们下面要介绍的这个俗语,大家都有听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关于这个俗语现在有很多改良的意思,但是今天我们要介绍它最原始的意思。

这个俗语其实是一个有历史足迹可寻的俗语。第一个说这个话的人是我们的孟子,那为什么孟子要说这句话,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话一开始是一句孟子用来评论舜的。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但是舜娶妻的时候却没有告知父母,所以这在古代是十分不合礼数的。所以这句俗语的原意和后来相差很多。

后来这句话被民间沿用,但是意思却有了很大变化,俗语中的无后一开始的意思是指这是作为孩子不应该做的事情,之后就变成了没有孩子的意思。而在古代,三六九这三个数字都指的不是准确数字,而都表示很多的意思。所以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说:可以称之为不孝的事情有很多,但是没有后代就是最大的不孝。那为什么古人会觉得没有孩子是最不孝的做法呢?在我国古代,孩子多是一种家族不断壮大的标志,而这种思想绵延千年。

其实后来人们又把不孝有三更加具体化了,它不再是泛指,而变成了具体的哪三个不孝的行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三个分别是什么?

第一个不孝就是我们上面讲的,没有后代视为一种不孝。而且是所有不孝的行为里最不能让人容忍的。但是随着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婚姻和生育观念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比如现在的一些人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身边的人都能做到关心和照顾但是他们并不想结婚,或者婚后也不打算要孩子。

第二个不孝指的是没有好好地赡养父母。父母给了我们一切,但是当他们老了,不再能给我们更多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去照顾父母。在古代孝有很多意思,而在现在孝普遍指的是儿女对父母的关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孝顺父母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美德,也是社会文明和谐的一个重要表象。

第三个不孝就是陷害自己的亲朋好友。这个观点出自东汉时期的一个有名的学士。他认为无情无义也是一种不孝的做法,对朋友和亲人都不真诚,背后插一刀的人是极其可怕的。当然第三种不孝还有很多说法,根据每个人心中对德行的要求的侧重点不同而不同。

看完今天的俗语分享,你们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呢?快给小编留言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俗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孝”分别指啥都该了解
古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很多人都误解了这句话的本意
古人孟子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对现代人有用吗?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贯穿其中?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千百年来,我们一直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两个是什么?原来我们都误解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