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子攒钱给妈妈买手机反被骂」,真相反转,我们都被骗了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最近,一则「送礼」视频,看得网友们血压飙升,直呼窒息。

江苏南通,一男孩看妈妈的手机已经过于老旧,就打算用攒下的压岁钱,给妈妈换一部新手机。

他预算不太够,经过一番沟通,店家同意将原价1799元的展示机,以1400元的价格卖给他。

男孩激动万分,立马付款拿下。回家前,还特意把手机藏进怀里,想给妈妈一个惊喜。

谁知,妈妈见儿子送出手机,非但没有一丝高兴和感动,反而对他劈头盖脸一顿痛骂,指责他不懂事,浪费钱。

男孩拼命解释不贵,妈妈却恶狠狠地瞪着他:“什么叫不贵,你带我去退了,我让你退了!”

用心准备的惊喜,变成了惊吓。

视频发出后,这位妈妈瞬间被骂上热搜。

眼看声讨愈发激烈,男孩赶紧出来「解围」,说妈妈其实很爱自己,只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才会责怪他乱花钱。

孩子的懂事,太让人心疼。

网友们也在评论区分享了类似的经历。

不难发现,无论孩子是否经济独立,不少家长总会在收到礼物时,先嗔怪一番。

孩子也常常委屈:怎么对爸妈好还错了?

然而,谁不希望被好好对待呢?

事实上,父母并非感受不到好意,而是对消费存在负罪感。他们会下意识觉得,自己不配花钱买开心。

就像视频中的妈妈那样,儿子送手机,反而让她不安。这种拧巴心理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不配得感」。

这些因为不配得感,而将孩子推得越来越远的父母,让人无奈,也令人心疼。

父母为什么接不住孩子的爱?

去年过年,我送给妈妈一件羊绒大衣。

她收到礼物,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面露难色:“唉,买这么好的衣服干嘛,浪费钱。”

从小到大,类似的场景,一直在重复上演。

曾经,我也很疑惑——父母为啥不能大大方方接受我的好,非得先埋怨我一下?

后来,我渐渐读懂了他们口中的潜台词:

所谓“浪费钱”,表面上看是舍不得,实则背后隐藏的是深深的「不配得感」。

与其对应的,是「配得感」。

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应该得到什么,能够获得什么,值得拥有什么的信念。

配得感的强弱,会在方方面面影响我们的心理感受以及行为方式。

如果一个人配得感太弱,不配得感过强,就会经常产生莫名的失落感,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事物,也不值得别人善待自己。总是会在自己想要的事物面前,畏首畏尾,不敢争取。

配得感低的父母,往往活得很“拧巴”——

他们一方面期待孩子对自己好,一方面又觉得自己“不配”。

但后者的威力,要远远胜过前者。

于是,在面对孩子的付出时,潜意识里的不配得感会驱使他们逃避。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甚至会无意识向孩子释放攻击性,比如埋怨、责怪、甚至打骂。

这就是父母无法接住孩子「爱」的根本原因。

不配得感过强的人,在早年成长过程中,往往有过长时间被忽视、被拒绝的原生经历。

也就是说,他们也未曾被自己的父母认真对待过。

比如,童年时经常被大人批评或惩罚,或是经常被灌输“我们为了你多不容易”、“我们因为你付出了多少”、“你不懂事就是对不起我们”等观念。

这些糟糕的经历会让他们觉得,“因为我不好,所以我不该得到好的”,那些自我牺牲的言辞也会不断加重孩子内心的自责与内疚。

当一个人习惯了“我不配”,他就会在潜意识里一遍遍地验证“我不配”的信念。

武志红老师曾说,人总会走上那条自己最熟悉的路,对变化的恐惧会使人甘愿待在人生的“默认”模式里。

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被爱无能”的人格特征。

想起知乎网友提问:“我妈不愿意对自己好,也很难坦然接受别人的好怎么办?”

她说家里条件不错,可妈妈总是舍不得吃好的,用好的。

因为妈妈小时候总被要求把好吃的留给弟弟妹妹,渐渐地,她已经习惯了自己干活最多,吃得最差。

现在她自己赚钱了,给妈妈买好吃的,妈妈还是会下意识留给她,有时放到过期都不吃。

有时她帮妈妈夹菜,妈妈甚至会气到脸红。

一个被爱无能的人,面对别人的付出,反而会感到不安。

当然,父母不配得感的形成,和当时的大环境分不开。

就拿我妈来说,他们那一辈的人的确是苦过来的,这也是他们最熟悉的生活模式。

于是,他们会下意识把自己放在一个受苦受难的位置上。

在自己的人生剧本里,不断演绎着一个受害者角色。

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吃苦是福”的思维惯性。

而带来的弊端就是,永远无法心安理得的享受生活,不敢接受别人的好,甚至会排斥令自己快乐或满足的事。

悲哀的是,内心贫瘠的父母,往往没有滋养孩子的能力。

还记得那个“吃鱼”的故事吗?

妈妈一直把鱼肚留给儿子,自己只吃鱼尾巴,直到临终前,她才告诉儿子,其实自己也喜欢吃鱼肚,只是想把最好的留给他。

她完全忽略自己,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

这种裹挟着“不配得感”的付出,不是在传递爱,而是在给孩子的人生制造深深的亏欠感。

不会爱自己的父母,往往无法教出自爱的孩子。

并且,在家庭关系中,有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是:

父母不快乐,就容易反对孩子快乐。

父母觉得自己不配幸福,也会下意识觉得自己的孩子不配幸福。

有句话说,在关系中,一个人的开心就是对另一个人的背叛。

尤其对于不配得感和控制欲都相对较强的父母来说。

当他看见孩子开心,就会不自觉产生嫉妒的情绪冲动:我不开心,你也不行。

这就是不少家庭存在的一个共通现象——

孩子之所以被指责,不是因为真的犯了什么错,而是因为开心的时候,被父母看见了。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习惯于压抑、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也就更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甚至被父母“同化”,陷入被爱无能的循环当中。

正如心理咨询师赖佩霞所说:

“如果你的母亲一辈子都活在哀伤痛苦当中,你敢快乐吗?

我的答案是,很难。

因为这时候的快乐,形同一种背叛,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忍受这样的罪恶感。所以我们宁愿赔尽自己的幸福,也不敢快乐,不敢背叛他们。”

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可能有很多人曾经被父母的「不配得感」所影响。

当我们的好心被父母指责,到底该如何面对?

又该又如何摆脱「不配得感」的代际传递,让下一代拥有「配得感」?

这些是我们需要习得的能力。

虽然很难,也要学着再见

心理学有句话:谁痛苦,谁改变。

什么意思呢?

就拿我和父母的关系来说。

之前,他们的不配得感,常常会给我造成困扰。

因为,无论我说多少遍,不喜欢他们面对好意时的埋怨,但都无济于事。

在我感觉问题无解的时候,突然想明白了:

其实,我的痛苦,来源于期待。

在关系中,不光父母对孩子有期待,孩子对父母也会有期待。

我期待父母发生改变,我期待他们能够重拾“配得感”。

可这么多年,他们早已习惯了旧有的思维模式,这对他们来说,或许就是安全的、自然的。

而我的期待,只是在给我自己徒增烦恼。

因此,摆脱痛苦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关系中彼此的界限——

对父母不期待不强求,也要拒绝他们利用“不配得感”进行道德绑架。

一句话,我做我的,她说她的。

某位博主分享,有一次,她说要和朋友出去聚餐,结果妈妈就说和爸爸随便吃点剩饭。

她一下嗅出了不对的味道,接着反问妈妈:为什么只有自己在家的时候,他们才能好好吃饭?

妈妈坦言:从她上大学以后,就懒得好好做饭了。

她反驳了妈妈这种看似「道德绑架」的逻辑并直言:让我来决定你们能不能吃上饭,并不是爱我的表现,会让我压力很大。

从那之后,她不时会收到爸妈在外面吃大餐的视频。

不过,他们会在后面加一句,“看看,我们出来吃独食了”。

虽然父母的不配得感仍在作祟,但至少,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正视和满足自己的需求了。

这就是一个好现象,新开始。

那,如果我们继承了父母的不配得感,应该如何摆脱这种痛苦?

其实,秘诀就在于两个字,转念

就像电影《风雨哈佛路》中的女主莉丝。

她出生于贫民窟,在毒品、艾滋、饥饿充斥的环境中度过童年。

她一度认为,自己不配生活在光鲜明亮的世界。

可母亲的离世,让她突然意识到,生命无常。它的意义,只能由自己定义,原生家庭,更不该成为自己的宿命。

于是,她鼓起勇气返回高中,努力用两年时间学完四年课程。

她不再自暴自弃,而是重建起“我值得”的信念。

最后,她如愿以偿考上了哈佛大学,还积极申请了《纽约时报》助学金,实现了人生大逆袭。

东野圭吾说:“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是父母无法选择,发给你什么样的牌,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要知道,即使没有别人,我们仍然可以好好爱自己。

钱花了可以再挣,心凉了却很难再焐热了。对孩子如此,对我们自己也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让我湿了眼眶的微小说
如何帮妈妈走出“受害者”情结?
元宵节,儿子第一次与我对打,我这个当妈的害怕了……
豆瓣8.3!有一种羞耻,是被父母夸出来的
生日快乐
致儿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