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人推它,我来推

今天要说的这部片子,蛮奇葩的。

缘起是很多粉丝推荐我去看一看《宠物医院》(Bilibili自主拍摄的有关宠物医疗,用纪录片形式拍摄的真人秀)。




片子很好。

但在评论里,我看到好几个人提到一部更早的,同种题材的纪录片。

好奇之下,找来看了看。

刷完4集后,我决定把它推荐给你。

不是因为它比《宠物医院》好,两者的创作理念有很本质的差别,不适合拿来作比较。

而是因为,它实在是太惨了——

影片由主创团队自费拍摄,资金吃紧,续集什么时候有从来就是个谜。

豆瓣上,无人评价。

片子的更新,还得由导演跑来豆瓣条目讨论区留下链接地址。





一开始,这片子甚至连豆瓣条目都没有。

后来有倒是有了,豆瓣条目上却连导演信息都给贴错了...

坦白讲,就算是作为一部低成本纪录片来说,它也称不上好:有些混乱,也有些过于煽情。

但它贵在真诚,稀有。

就冲这两点,这片子就绝对值得被看见——

《今生,请多指教》





一开始看到本片的海报,我内心实际上是拒绝的。

这片名,这配图,这导语...

很难不让人以为这又是一部套路满满、故意煽情的宠物鸡汤片。

结果,被啪啪打脸。

一般而言,宠物题材的纪录片和故事片拍的总是宠物和主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结。

多是它们在默默地守护着我们。

不用说,自然是感人的。

那部让无数人哭爆的《忠犬八公的故事》,就是经典的例子。



《忠犬八公的故事》美版


近一点的,也有讲陪流浪歌手度过戒毒岁月的《流浪猫鲍勃》。




但这部纪录片不是。

它选择把镜头对准有关宠物饲养少有人提及的一个方面——

宠物们的生老病死。

生病

多多是一只串串流浪狗。

刚开始被多多爸爸捡回家的时候,多多妈妈是一脸嫌弃的:你干嘛把流浪狗抱回家啊?!

后来,你懂的。

此等真香之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曾经我妈/我爸/老公/老婆/朋友等等等等不爱狗,如今待我不如狗。




说起多多来,多多妈妈眼睛里都洋溢着笑容。

可这只限于狗狗不生病的时候。

片中,多多已经尿不出来近一个星期了。

多多妈妈每天陪着狗吊盐水,导尿,周而复始,心力交瘁。

结果狗的病还治不好。

无奈加心急之下,大概是朋友介绍,她带着狗从上海跑来了杭州看病。

丈夫说:正好,咱们趁这个机会去杭州玩玩。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经过检查,发现原来多多的膀胱和尿道里,堆积了几百颗结石。

医生们需要用钳子伸进去,把结石一颗一颗夹出来。

倘若有一颗没有清理干净,那便是白费功夫,很快就又是几百颗了。




本来,手术预计时间是两个半小时。

结果算上挂号到手术的时间,多多妈妈硬是在医院里呆了9个多小时,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最后,手术顺利完成,多多性命无虞。

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

但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多多妈妈会说出那么一句:

再也不养了。

宠物生病的时候,实在太痛苦了。




离别

晚上,通常是宠物医院的繁忙时期,也是突发事件的高峰时段。

因为在这之前,是人类大规模的遛狗活动。

有人牵着还好,没人牵着,如果还是大型犬,那就太容易出事了。

汉堡就是这么受伤的。

被送来医院的时候,它已经奄奄一息了。

脊椎被咬断,身体被咬穿,伤口还被感染,连医生都惊讶:我搞不懂,它怎么活下来的?





经过紧急抢救,汉堡暂时被保住了命。

但医生们知道,再治下去恐怕也只是徒劳。

能不能渡过濒危期都是个问题,更别说以后还有极大的可能变成瘫痪。




每到这种时候,不论是医生还是宠物主人,都是最纠结的。

一方面,无望的等待总是显得漫长而揪心;

另一方面,他们都明白现在最痛苦的不是他们,而是濒临死亡的宠物。

再加上费用、时间等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

他们不得不开始思考一个沉重的话题——安乐死。

医生很难开口和宠物主人讲,宠物主人更难克服自己心里这道坎。




最终,还没等到家人做好决定,汉堡就先走了。

那一天是平安夜。

晚上9点的时候,汉堡不仅醒了,还吃了点东西,病情似乎稍见好转。

但很快,它又陷入了昏迷。

凌晨3点,汉堡突然叫了一声。

声音不大,但睡在椅子上的一家人全都条件反射般地被惊醒了,汉堡妈妈醒的时候,手还在抖。

起来看时,已经晚了...





老去

闹闹是一只哈士奇,它今年9岁,年纪算是比较大的了。

因为突发性糖尿病导致双目失明,闹闹被从安徽送到杭州来治疗,是这里的住院老干部。



它的主人是一位信佛的阿姨,以前大概是位千金小姐。

十年前她母亲重病至去世的时候,闹闹来到了她的身边,陪她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

如今,换到她陪闹闹了。




闹闹住院半个月,她就在医院过道的椅子上蜷了半个月。

这要放在以前,她是想都不敢想的。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现在让我带着狗去乞讨为生我都无所谓。




阿姨信佛,所以算是看得比较开的。

她知道众生皆苦。

但每次看着闹闹不再清澈的眼睛,她心里还是忍不住难过。

至于其他更多的人,就更别提了。

这是另一种离别。

某种程度上来说,看着宠物老死要比生病受伤更让人难受。

后者是意外,前者却是无可奈何的宿命。



《宠物医院》(有关这一部分,它讲得比较多)


抛弃

上面讲的,都算是正面情况。

但你没办法否认的是,总有人做不到从一而终,且不在少数。

很多流浪动物就是这么来的。

纪录片的第4集,把镜头转向了浙江诸暨的一所流浪狗救助基地。

基地的负责人叫大江(骆振江),他本来在当地的畜牧局工作,机缘巧合之下,干起了救助流浪狗的工作。




本来这算是个兴趣,因为他自己是兽医专业毕业,又特别喜欢狗。

没想到一干就是好几年。

如今,他的基地里收留了上百条流浪狗。




但也只能到这里了,因为他真的负担不起了。

以前的奥迪换了现在的长城,吃穿用度也是能省则省。

这一集的结尾,大江说:下辈子不想再做流浪狗救助站了。

不是因为身体上、经济上的苦,而是因为心累。

每一次有狗狗老死或者病故,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不亚于和亲人诀别的痛苦。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没办法。



狗死后,大江会为它们在后山的树上系一根红丝带祈福


据统计,中国每年的流浪狗数量有4000多万。

那些抛弃狗的人们总是有着五花八门的理由:搬家、没钱、狗生病了,狗变丑了,不喜欢了...

我相信有些人可能是真的没法继续养了。

但这也只是一种借口。

没时间没精力养了,那你难道还没时间没精力替它找下一家吗?

说穿了,无非是四个字:不负责任。




除此四点之外,还有其它很多问题,是我们或许还未考虑过的。

因为不曾经历过。

诸如宠物的医药费用问题,看病难的问题,专项规章制度还未完善的问题...

这里不再赘述,只说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例子。

是在《宠物医院》里,有一个老太太抱着狗去看诊,在听到检查治疗费用高达1700元的时候,迟疑了。



《宠物医院》


而这只是刚开始。

要进一步治疗,得花更多钱。

迫于无奈,奶奶选择了保守的药物治疗,说白了也就是让狗等死。

但你能怪她吗?

没法怪。

奶奶还有个患肺癌的老伴在家,救人都已经不堪重负,哪里还有余力来救狗。



《宠物医院》


相较之下,《宠物医院》已经很温和了。

不管是后期加上的各种可爱风特效,还是立意,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这个题材的残酷性。

所以我更愿意把它分类为,是给有宠物的人看的。

它更像是专题分明的养宠科普片,每集的片中和片尾都会有一些有关养宠的小贴士。

而《今生》则明显保留了更多的真实性(尽管有些剪辑和配乐我个人还是认为过于煽情),也更加残酷。

它更像是给还没有宠物的人看的。

但如果你感兴趣,我建议你把两部都找来看看。




不管是领养还是购买宠物,真的是一件值得慎重考虑的大事。

可能因为好玩,可能因为寂寞,你选择了饲养宠物。

但你要明白,伴随着爱的往往还有一个词:

责任。

宠物是需要人陪的,它们会生病,会老去,也会死亡。

你得准备承受这些。

当你决定把它带回家的时候。

这份相遇,于你可能只是人生的一段;

于它,却是一辈子。

(B站可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豆瓣9.2,无人问津的良心国产片,关键时刻救你狗命!
宠物医生为拯救流浪狗,直接用嘴给狗做呼吸,网友:这才配做医生
女子遇到流浪狗,宠物医院赶到后,感觉不对劲儿
流浪狗受伤后,竟主动跑宠物医院看病,乖乖躺下配合治疗,太乖了
动物版人间世《宠物医院》:这部纪录片 你不哭,算我输
千亿宠物市场,什么样的宠物内容才能直击人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