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9,这片子能拍出来,就值得给5星

金银潭,是武汉地铁2号线部分车次的终点站。

在武汉它并不算太知名,因它实在不算是什么繁华的地方。

谁能料到,今年春节过后,它变成了无数中国人都无法忘记的一个名字。

不是因为金银潭这块地方,而是因为立在这块地方上的金银潭医院。

作为武汉市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金银潭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最早、最多、最重。

最近,出了这么一部直击金银潭医院抗议现场的纪录片。

不夸张地说,这部纪录片一出现,所有有关疫情的影视剧,全都黯然失色——

《金银潭实拍80天》

2020.9.16.中国

这是由B站出品,湖北卫视纪录片摄制组拍摄的片子,B站评分9.9。

正如其名字所言,纪录片的内容素材全部来自于在金银潭医院实地80天跟拍。

摄制组深入抗疫最前线,用镜头记录下了ICU的几位病患及其相关人员。

单凭最前线实拍这点,这片子其实已经可以无条件值五星。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更何况是关乎无数人生死的大事。

>>>>记者

敖慕麟,曾任凤凰卫视新闻出镜记者。

因为和父母总是聚少离多,他于2019年辞掉了香港的工作,回到了武汉。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将会是他当记者以来第一次和父母开开心心团聚一整年。

但,也说了,是如果。

2020年1月23日早上,敖慕麟接到同事的电话,同事告诉他:武汉封城了,出大事了。

同时,凤凰卫视需要他这边来帮忙连线,介绍武汉目前的情况。

敖慕麟没有推辞,接下了这份重任。

尽管风险很大,但敖慕麟的父亲并没有反对儿子的外出采访工作。

只不过附加了一个条件——

他要作为司机,陪着敖慕麟一同去各处现场拍摄采访。

那时,人们还不知道年老及抵抗力差的人更易受病毒侵袭。

敖慕麟的身体一直无大碍,但没过多久,年老体弱的父亲便染上了新冠肺炎。

2020年3月29日,因抢救无效,父亲病逝于金银潭医院。

让2019年得以圆满的这个春节,回到故乡武汉的敖慕麟终究没能过上。

>>>>家庭

李超,武汉的一名出租车司机。

他想不起自己是如何感染的新冠病毒。

但自从他出现发热症状后,父亲、母亲、奶奶全都陆续住进了医院。

李超是个性格开朗活泼的人。

尽管在医院里隔离着,他仍然闲不下来。

又是张罗着为同小区的业主们采购生活必需品的事情,

又是主动联系到摄制组,请他们帮忙安排了和父亲的一次视频通话。

李超的病情没多久就从重症转到轻症,痊愈在望。

或许是这段转危为安的经历让他对战胜新冠病毒有了信心,

他在视频中笑着鼓励父亲,语气轻松:好好听医生的话,肺治好了,病就治好了。

不过,这是当着父母的面,大部分做子女的,总是会报喜不报忧的。

而当李超在私底下说起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偷偷抹泪,几度哽咽。

毕竟不管怎么说,父母亲以及奶奶总归是因为他而感染。

片中,他对着镜头祈祷三位亲人都能平安无事。

但此时的他并不知道,收治在火神山医院的母亲和奶奶,都已经相继病逝。

李超的故事,是武汉市家庭聚集性感染的一个缩影。

虽身在同一座城市,但因为各自收治在不同医院,无法取得联系。

心里还在抱有希望,希望家人早日康复后能重新团圆,但其实已经是天人两隔。

>>>>医生

郑霞,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

2020年1月24日,首支国家卫建委专家支援团队成立,星夜驰援武汉。

郑霞便是其中之一,同时她也是浙江省第一位赴鄂支援的医护人员。

起初她并不十分清楚这次事态的严重性,还以为两周左右便可以结束回家了。

不成想,一呆就是几个月。

我们常常讲"尽人事,听天命",对郑霞来说却并非如此。

因为能做的、该做的,她都做了,可是能否治好病人,仍然还是得听天由命。

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她对此没法感到坦然,只觉得一种很深的无力感。

>>>>护士

王枫姣,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科护士。

疫情期间,特别是初期,医护感染人员也不在少数。

王枫姣就是其中之一。

或许是亲眼见过了生命在疫情面前的脆弱,在进病房前,她捏住丈夫的手道:

我好想活下来。

听起来似乎有一种诀别的姿态。

38天后,王枫姣的病症由危转轻。

她事后回忆道,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有点像是做了一场梦。

梦里,她能迷迷糊糊地听到有人叫她坚持下去,但看不见那人的长相。

其实,那是她的主治医师桑岭。他也是一名赴鄂支援的医生。

桑岭喜欢在查房时在病人耳边唠叨,因为他相信病人能听到。

从结果来看,桑岭没相信错。

>>>>病患

彭博,运用ECMO技术进行治疗的病患之一。

治疗期间因为太痛苦或者绝望,偷偷拔掉自己氧气管的病人不在少数。

彭博也拔过。

他说自己就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中梦,像《盗梦空间》一样。

只不过是恐怖千百倍的噩梦。

很多次他都想,既然逃不出梦,那么就让他死在这里算了。

这大概就是他在迷迷糊糊中拔掉氧气管的理由。

一个月后,彭博终于从这噩梦里醒过来了。

但离他真正能够康复出院的路还很长,他还得克服种种ECMO治疗带来的后遗症——

肾功能衰竭,面部神经受损......

除此之外,他还得忍受着对家人的思念。

治疗期间,彭博不到一个月暴瘦了40斤。

他很想看看女儿,又怕自己现在形销骨立的样子吓到女儿。

只好让妻子拍下女儿的视频,发给他。

养胖后再见女儿恐怕是不可能了。

还有不到一个月,彭博的妻子马上就要诞下第二个女儿。

彭博叫她"二宝"。

他现在在医院做恢复锻炼时很努力。

他想在见到女儿时身上至少能有点肉,不至于太吓人。

他想在二宝出生的时候,自己能够陪在旁边。

>>>>逝者

敖慕麟接到父亲病逝通知的那天,尽管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还是一时难以接受。

过了一会儿,瘫坐在一旁的母亲先发话了,用一种小心翼翼地语气建议道:

儿子,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你父亲的遗体捐献?

如果对疫情研究有帮助,是不是该考虑一下?

敖慕麟讶然半晌,点头同意。

另一边,在跟拍遗体运送过程的途中,导演突然瞥见了登记表上有一个熟悉的名字——

李新春。

这是李超的父亲。

继母亲和奶奶相继离世后,他的父亲终于也未能幸免。

无法想象,签下遗体捐赠同意书的李超、敖慕麟及其母亲心情如何。

中国人讲"入土为安",处理好父母的身后事,是作为子女最后应尽的孝道。

然而新冠肺炎病人遗体特殊,需尽快火化,且一直处于隔离状态。

即是说,他们需要在连父母最后一面都见不了的情况下,同意捐献遗体。

而捐献遗体的价值,已不必多说。

对于医生来说,如果没有这些遗体,后面的战役几乎相当于盲打。

正是因为解剖这些遗体带来的最新信息,治疗方案得以调整、防控措施得以完善。

在这场战役里,不仅活着的人在战斗,许多死去的人也参战了。

他们同样值得被铭记。

这部纪录片是残忍的。

开场就是一张表,上面红笔批注着密密麻麻的"亡"。

一个字就是一条命。

尔后也用镜头记录下了病房内诸多病人的煎熬与死亡。

死亡,它并不避讳,其实也无法避讳。

但,也可以说这部纪录片是饱含深情的。

有死,必然也有生,有绝望,必然也有希望,两两交缠,才是真实的金银潭医院。

也是这部纪录片存在的最大价值。

其实早在2020年3月31号的时候,人民日报新媒体就拍过一部金银潭医院的纪录片。

片子只有28分钟,算是对金银潭医院抗疫过程的概览。

而相比于这部短片,《金银潭实拍80天》则因为篇幅更长,有了更多的笔墨去就具体人物具体描绘。

但两部片子的出发点,或者说想表达的意思是相似的。

在《金银潭实拍80天》的结尾,疫情趋于平静,镜头摇向武汉的大街小巷——

看着片中武汉由一座空城恢复到如今的正常模样,总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短短几个月,像过了一生。

冬去冬又来,除了带着口罩,人们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敖慕麟结束了疫情期间的特约报道,来到父亲病逝的床位好好作了告别;

郑霞回到了浙江,常常和曾经的病人视频聊天,询问近况;

李超又跑起了出租车,尽管第一天的生意并不太好;

彭博的精神已好了很多,他的二宝也健康出生......

一场疫情,有的人挺过来了,有的人没有;有的家庭重新团聚了,有的家庭永远散了。

生活依然一如既往。

但,大家不愿再提起,不代表大家会忘记。

最近青岛全城核酸检测,无数人立马给青岛的亲戚朋友发去问候和叮嘱。

好多人甚至还担心青岛会成为今年第二个被封的城市。

说来好笑,却都是真真切切的担忧与关心。

那些疫情期间的种种,早已随着记忆嵌进了所有人的脑海里。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

截至2020年6月30日,金银潭医院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894人,治愈出院2574人,死亡320人。

截至今天,武汉市累积确诊68139人,治愈63627人,死亡4512人。

现有确诊,0人。

数字背后的人和事,怎么能忘,怎么敢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银潭医院院长回应患渐冻症:坦然面对,对待疫情也是一样
武汉疫情他身患渐冻症,却救了2800人,如今决定捐献遗体!
他们都是这些光芒
写下我的遗体捐国家的他最终还是走了,我们已拼尽全力,相信他也是
泪目...当物品成了“遗物”,扔掉?烧掉?遗物整理师:有人捐献了父亲遗体,却舍不得丢掉任何物品
鏖战疫情,这是必须打赢的阻击战,武汉金银潭医院20个人集体出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