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改变世界?90后朋克青年:去养猪



“我们是个与众不同的团队,我们走的是别人没走过的路,看的是别人没看过的风景。我们跳过了世界发展的未来5年,直接看向未来10年的科技发展,甚至更远。”

文 | 水镜白龙

时隔近20年,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代表作《千与千寻》终于被搬上了中国银幕。

影片中,女主角千寻的一场噩梦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她想要从一群猪中找到自己被魔法变身的父母,却因区分不出它们千篇一律的面孔而束手无策,令无数影迷为其捏一把汗。




其实这个时候,如果她能有比魔法更加神奇的AI“猪脸识别”技术,只扫一眼,便能像电子ID一样准确读取出每一头猪的姓名、年龄、身体状况等各项信息……剧情定会呈现出另一番气象。



AI“猪脸识别”技术


等一下,这样的畅想并非凭空捏造——借助京东数科最新研制的AI养猪技术,“AI大脑”不仅能瞬间识别每一头猪,而且还能经由“目测”迅速计算出每头猪的体重,得知它们分别还需进食多少。



京东数科养殖巡检机器人“扫一眼”就能知道猪的重量

如此一来,每头猪都能获得均衡营养,千寻再也不用担心猪爸猪妈吃的太多。




“AI养猪”这项黑科技改变的绝不止是猪的“猪生”,也改变了人类几千年来畜牧和养殖习惯。实现这次人与动物“大和谐”的,是一支90后的研发团队。团队的主心骨之一叫李佳隆,他有一句很朋克的人生格言:

养猪也能改变世界。



李佳隆,1990年出生在河北廊坊。和当下许多新青年一样,他爱听朋克、爱唱rap、爱谈理想和抱负。

2012年,北京交大毕业的李佳隆怀揣着一颗追梦赤子心,和几位伙伴一起成立了创业公司,扎进了自主创业的浪潮。

在竞争的巨浪中沉浮两年,李佳隆逐渐感受到自主创业的致命弊端:过小的舞台限制了他的眼界,也使他的个人发展受到了极大局限;即便是在公司拿到了A轮融资以后,他也常常因投资人的需求与他的创业理想相矛盾而感到困惑、迷茫。


大学时期的李佳隆


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痛苦地游走了数月,李佳隆终于下定决心激流勇退:2015年的一天,他辞别奋斗数年的公司,成为了京东数科(当时的京东金融)的一名普通算法工程师。

“当时就是想,大企业里平台较大,应该可以得到更多机会,发挥出自己的更多优势。”

虽然抱着这样的想法,但李佳隆最初也在心底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是否太过冲动,尤其是在次年得知了自己原先的公司B轮融资之后。

正当此时,京东数科的保险团队找到了负责内部技术支持的他:

“我们在做动物险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很多养猪户会给一头死猪拍左右两张脸冒充两头猪来申领保险,可我们又分辨不出哪只动物上过保险、哪只没上过,你们有没有方案可以实现动物的个体识别?”

李佳隆和直线领导罗扬一商量,很快便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是不是可以仿照人脸识别的技术,在猪脸上也做一种特征识别?毕竟农户不可能给猪整容吧?

——AI“猪脸识别”的雏形于是就此诞生。


刚来到京东数科时候的李佳隆


“这件事情是国内很少有人做过的,就像是发现了一条你从来没有行驶过的崭新赛道,谁都不知道能不能到达终点。”

在此之前,世界各国在如何辨别猪的问题上,几千年如一日地找不到突破口。

国内外绝大多数养殖场都采用“打耳标”的形式标记动物身份,有些高端先进的商家,会将芯片植入动物体内。但这样不仅成本高昂,对动物的身心也会造成影响。

猪猪那么可爱,为什么不配拥有姓名?怀揣着即将改变世界的兴奋与不安,李佳隆和罗扬对视一眼,开始在养殖场夜以继日地研究测试。


李佳隆在养殖场



测试期间,李佳隆和罗扬逐渐发现,养猪的辛苦,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仅仅是猪的喂食,就需要工作人员每天用油漆桶亲手拌料,然后扛着麻袋一头头猪去喂,每天喂食两到三次;更不必说更为耗时耗力的赶猪、铲粪、测发情等工作了。

这种原始的工作方式让两人大为触动。经过一番简要的资料调查,他们很快便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中国每年有7亿头生猪出栏,占世界生猪养殖总量的56.6%,但是中国生产每公斤猪肉的资源与人力成本却是美国的5倍;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与自动化水平更是远远落后,相较发达国家有着25年以上的差距。


李佳隆向一位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请教了此事,对方亦深感沮丧:

“农业是自人类社会发展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古老行业,然而现在90%的农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不会选择加入生产,这与当前的农业生产环境较为艰苦、落后息息相关。”

李佳隆二人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潜在的机会:如果有自动化的设备,只要稍加改造,应当能够帮助农民们大大减轻工作负担、提升工作效率。

“AI养猪”,是一场关于猪的技术变革,也是一次关于人的全新征途。

然而,京东数科提出的这项“AI养猪”研究并不被外界市场所看好,而李佳隆二人也深知这其中还有许多业务难点,以团队尚浅的资历,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于是,他们主动向公司领导坦白:

“我们无法向公司承诺这项研究能够获得良好的收益,公司对于此项研究的投入,付出与回报可能不成正比。”

但出乎意料的是,向来注重数字科技与实际产业相结合的公司领导们非常理解此项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不仅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创新肯定,还毅然决然地将团队成员从2人扩充至十几人,正式成立AI养猪团队,投入了丰富的资源支持。

这对于李佳隆和罗扬来说意义非凡,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多么广阔的舞台。

“在项目开展的最初3年里,每年都是亏损状态。但公司依然持续为团队投入,支持我们用超前、彻底的方式去解决业务难点。每当遇到研究瓶颈,公司领导这样的坚定理念都给了我们最大的推进动力。”

随着研究慢慢深入,AI养猪团队还发现了一个更加急迫的问题:食品安全。为了让更多人能吃上没有残留、重金属和抗生素的健康猪肉,他们意识到团队的研究进度刻不容缓。


改变世界的征程并没有预想中那般顺利。

进入猪厂前,每名工作人员都要经过风林、灭菌、隔离等一系列消毒流程,还需要在指定的生活空间里停留至少72个小时——为了使AI技术更好地与实际生产状况相结合,AI养猪团队成员在猪厂里一住就是两个月,每天追在厂内的各名饲养员、兽医和技术员身边细细请教。


经过无数次的彻夜编程,AI养猪团队基本攻克了从饲喂、环控到疾病监测的核心技术,成功制造出了生产样板。只是由于欠缺完善的产品与生产线,他们在寻找客户环节一直屡屡受挫。

背水一战的李佳隆,鼓励同事们以平常心来面对挑战:既然选择了没有人开辟过的道路,就要做好比别人穿越更多荆棘的准备。

一个周四的下午,李佳隆与一家养猪场的客户进行了2小时的会面交流,次日晚上,他便直接飞到了荒无人烟的长白山里,对客户位于当地的养殖厂进行了详细调研;等到周日与客户再次见面时,他和团队已经交出了一份写有详细改造方案的考察建议:

“这次改造,我们不收取您任何费用。如果我们的改造方案真的为您的养殖场节省了开支,我们只要从省出的部分抽取一些提成就可以了。”


此情此境,客户终于被他们的坚持与专业精神所打动,当即与他们签下了合同。而AI养猪团队的产品也果然没有令客户失望:经过了数字化养殖的改造之后,客户每头猪的养殖成本实现了大幅下降,猪肉质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俗语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愚者总是等待机会,而智者造就机会。

经此一役,AI养猪团队一战成名,客户渠道越来越宽。随着事业版图的不断开拓,李佳隆的日程表也迅速被出差排满,一年下来,他在家住的时间还不足150天,更没有休假和周末的概念。


虽然休息时间被不断压缩,可对李佳隆来说,内心的成就感足以支撑着自己一往无前。他相信,在未来,自己团队的发明和突破,能推动中国农牧领域实现数字化升级,猪猪们将进入全方位数字化生存的新纪元,过得比人还“精致”——

在AI、IoT和SAAS系统的联合之下,饲喂机器人不仅可以轻易完成数猪只、记录运动量、调节空气温湿度等简易操作,还能够配合智能伸缩猪栏,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进行精准饲喂:


只要通过猪脸扫描,AI系统便能够根据每头猪的年龄、运动量、当日已经进食份额等个体状况量身定制其饲料里所含的维生素、蛋白质以及淀粉数量,精确把控每头猪的营养配比。


京东数科饲喂机器人

更具开创性的是,通过“声纹识别”技术,AI系统还能够识别并分析猪的叫声和咳嗽声,结合猪的运动量、采食量以及体温等数据,迅速识别出猪的健康异常,从而能够于第一时间通知猪场兽医或饲养员介入,这对于瘟疫与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京东数科养殖巡检机器人可监测猪的运动量

通过将生猪们长期维持在健康生长的最佳状态,数字化养殖不仅能将更加健康、安全的猪肉送到人们的餐桌,还能缩短生猪出栏时间,为国家节约大量的人力与饲料成本。

通过改变“猪生”来改变人生,进而改变世界。这故事听上去像喜剧,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了他们身上。



“AI养猪”业务为公司创造了巨大收益,有关AI养猪的报道也不断见诸报端,李佳隆也从一名初级工程师迅速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管理者。

“公司的认可给了我很大的激励,可一开始时也让我充满着像暴发户一样的迷茫,不知该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身份改变,尤其是在面对比自己年长的员工时。”

带领团队的重任推动着李佳隆不断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他书架上摆放的书籍开始从工具书向管理书日渐过渡。



李佳隆参加京东数科年会节目排练


作为一名技术出身的90后,李佳隆深知现在的年轻人在工作中最需要的是什么:

由于刚走出校门不久、还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他们工作起来不怕累、不怕苦,甚至不怕工资低,他们更关心自己能否得到成长历练的机会;是否有广阔的舞台空间来施展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以及在为公司创造了价值后,是否可以得到充分的认可与鼓励,进而得到与自己付出所相应的物质回报……


京东数科AI养猪团队


作为一名新晋管理者,李佳隆尤其注意激发同事们的主人翁精神,他相信每一位员工都是成熟的成年人,不需要太多的规章约束,而是要通过恰当的心理建设来让大家从心底和整个团队绑在一起,让每名员工都跟着公司一起进化,从而令他们获得更强的成就感。

即使是在接受采访时,他也会对记者说:“希望你们能少采访一下我,多给我团队里的其他年轻人一些机会。”


如今AI养猪技术日趋成熟,李佳隆和他的团队终于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还将推行AI养牛、养羊、养鸡……他们坚信,中国农业的科技爆炸时代即将到来。

“我们是个与众不同的团队,我们走的是别人没走过的路,看的是别人没看过的风景。我们跳过了世界发展的未来5年,直接看向未来10年的科技发展,甚至更远。”

在2019年初的全员年会上,京东数字科技CEO陈生强特别肯定了京东农牧团队为公司创新做出的贡献。

为了尽可能给员工提供创新的土壤和环境,京东数字科技人力资源部门特别设立了创新中心对高潜项目进行评审立项,还推行Big Boss机制——由小团队的负责人实行完全闭环的管理,从预算到目标,对成本和收益全权负责。



2019年年会,京东数字科技CEO陈生强亲自表彰了AI养猪团队

时至今日,李佳隆依然记得几年前在农场里干活的时候,他曾在卫生间的广告牌上看到的一句话:

世界上所有的改变,最初都是由一小部分人的偏执造成的。

“所以不要怕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影响太小、人数太少,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他这么说着,面朝远方坚定地点了点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云、刘强东、丁磊,竟都盯上了养猪生意
互联网大佬云集 “智能养猪”战场,创业公司如何抢滩?
揭秘京东的“数字科技”复刻术
AI智能养猪—京东智能巡检车
供不应求的亿万养猪大市场,未来走向何方?
丁磊、马云和刘强东相继养猪:未来,猪可能活得比人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