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镇西】他的数学课让人热泪盈眶——华应龙课堂的八个细节

2020年春天疫情宅家期间,我收拾书房。偶然在保存多年的信件中意外地发现了华应龙2000年1月18日的来信。

说实话,当时我并不认识“华应龙”这个名字。他是读了我的《爱心与教育》之后给我来信“请教”的。信的开头,他做了自我介绍,特别谈到自己对课堂的不舍,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依恋:“从22岁起开始当教育上的小官,不管多忙,总舍不得离开学生。尊重、沟通、欣赏、宽容,我与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外出讲课多了,学生不肯让我出行,泪流满面……”他说他还自撰了一句“名言”:“吸引孩子向我学习,真诚地向孩子学习。”三页信的最后,他写道:“今天汇去50元钱,请邮寄《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设》三本书,可以吗?请在扉页上送几个字给我,行吧?谢谢!”

其实,应龙当时虽然年仅34岁,却已经评上特级教师两年。用“少年得志”来形容绝不为过。但他却没有丝毫虚骄之气,字里行间充满谦卑之情。

就这样我们成了好朋友。好像是第二年,他到成都来看我,我第一次见了华应龙,完全就是一个高大帅气而阳光的小伙子。记得当时我请他吃火锅,席间我俩相谈甚欢,因为共同的话题实在太多太多。

一晃20年过去了,今天的华应龙可谓名满天下。他现在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更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但当2019年春天,我邀请他为我工作站的老师上一堂数学课时,电话那头他非常爽快:“行!听您的,大哥。”

当我听完应龙的课,我才真正理解了20年前他给我的信中所说的话:“尊重、沟通、欣赏、宽容……”“吸引孩子向我学习,真诚地向孩子学习。”

记得那堂课结束时,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老师热泪盈眶,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这堂数学课是怎样的走进了“人”(学生和所有听课老师)的心灵!

那堂数学课可圈可点之处太多——岂止是“可圈可点”?简直就是值得大书特书!

然而,我今天并不打算“大书特书“这堂数学的具体教学过程,我想“大书特书”的是课堂上几个“非数学”的细节——

细节一:

课前聊天时,华老师拿出一本书,说是准备送给校长的。“但我不想直接送给刘校长,”他说,“我想等这堂课上完后,请今天表现最棒的同学来做书的使者,代表我把这本书送给你们的刘校长。”

然后他问孩子们:“你觉得怎样的表现算是最棒的?”

孩子们纷纷回答:“积极发言回答老师问题!”“认真听老师讲课,不在下面说与课堂无关的话。”“不能在别人发言时在下面说小话。”“善于从错误中汲取经验。”……

华应龙肯定孩子们的说法都很好,然后说:“如果我们订一条规则,进步最大的同学表现最棒,那么每一个人都有机会!”

这里,华老师把“进步最大”作为“最棒”的标准,就给了每一个孩子以“最棒”的希望。

不过,当时我在心里赞赏应龙这个细节的同时,也有一个小小的疑惑:谁来判定哪个孩子这堂课进步最大呢?如果由老师说了算显然不够“民主”,而由孩子说,那他们多半会自信地说“我”“我”“我”……

 细节二:

上课开始时,华老师请每一个孩子拿出一张白纸,在纸的最上面以一厘米见方的大小写下自己的姓名,他特别强调:“如果是不太常见的字,请注上拼音。”

孩子们开始写了,华老师走到每一个孩子面前看,并非常自然地、似乎是自言自语地念出他的名字,一个都没有少,一直到站在最后一个孩子的旁边念出他的名字。

这是对每一个孩子的尊重。

而且,后来课堂上,当华老师和孩子们交流时,他一般都能直接说出孩子的姓名。

这种亲切感,是一般公开课上老师说“请这位同学……”“请那位同学……”所远远达不到的。

细节三:

这堂课,华应龙其实就是和学生一起解决一道难题——

徒弟:师父多大了?师父:我在你这年纪时,你才5岁;但你到我这年纪时,我就71岁了!请问:徒弟几岁?师父几岁?

他先让学生们思考,听课的老师也一起思考,尽量想出答案。几分钟后,他请有答案的同学举手,举手的不多。然后华老师请后面听课的老师中有答案的挥挥手,结果老师还不如学生。

华老师请孩子们转头看老师们举手的情况,说:“看到了吗?孩子们,老师们还不如你们呢!所以现在还没有做出答案的孩子们,心里不要有压力了,老师也做不出来嘛!”

看似调侃老师,却给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可能自卑的孩子以信心。

细节四:

华老师接着问:“没有做出答案的同学,你是想听同学说,还是想自己再想一想?”

孩子们说:“我们自己再想一想。”

华老师当即表扬:“自己想一想,真好!”

这里,让孩子选择,其实就是把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然后华老师又问一位有答案的同学:“你能否憋住不说?”

那个孩子说:“能!”

华老师说:“太好了!孩子们,有科学研究表明能憋住不说的孩子,将来将更有成就。为什么呢?因为他心中有他人。他们知道学习不是一两个优秀的人表演的机会,是大家一起去思考,一起去进步。”

在这里,无论是让没答案的孩子“自己再想一想”,还是让有答案的孩子“憋住不说”,都是对每一个孩子思考权利的尊重。

在一些老师的眼里,一堂公开课成功的标志,就是学生“发言踊跃”。而一个班,怎么都会有几个聪明孩子担任“发言积极分子”,他们的“热闹”撑起了一堂课的成功。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思维权利却被剥夺了。相比之下,华应龙提倡孩子们“想一想”同时要求个别反应敏捷的孩子“憋一憋”,就显出了他不同于一般老师的高明之处,智慧之处,其实,这与其说是课堂技巧,不如说是他发自内心对每一个孩子的尊重。

细节五:

讲到这道题,华老师很得意地说:“我有八种解题方法可以告诉你们,但是我不说,我只给你们我的'祖传秘方’。”

面对孩子们疑惑而渴求的眼神,华老师把他所谓的“祖传秘方”写在了黑板上——

“投石问路”

然后通过和孩子们讨论这个成语的含义,教给孩子们方法:试探。

事实上,整个一堂课,华老师没有给学生们说如何解开这道题,而是从这个细节出发,他开始带着孩子们试探。

包括,孩子们“投石”(试探)后的互相交流,也不说做题,而是交流“投石”。

试探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被唤醒,思想被点燃,智慧被激发……

细节六:

华老师循循善诱开导孩子们——

“投石问路”,“投石”的目的是为了“问路”,关键是“问”,即“发现”,发现规律。

华老师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呢?”

马上有好些同学举手。

华老师说:“这样,发现了的同学不要举手,你们把大拇指放在胸前我就知道了。没发现的同学,继续抓紧时间发现。”

这个细节让我怦然心动。

维护每一个孩子的尊严比教给每一个学生知识更重要。

细节七:

一个发言的孩子滔滔不绝地说他的思考结果:“这说明这三个年龄差都是一样的,那就可以求出……”孩子的精彩发言即将把课堂推向高潮,可华老师突然拍拍他的肩,手指竖在嘴唇间:“不说了,不说了!”

然后问全班同学:“大家发现了吗?”

同学们点头,说:“发现了。”

“快做,快做!”华老师说。

“不说了”,是为了把思考的机会给每一个学生。

在这里,再一次显示出华老师让孩子“憋一憋”的智慧。

细节八:

课上完了,华老师提起了课前那个问题:“这堂课你们认为谁表现最棒?”

好几个学生居然说:“老师您表现最棒!”

华老师幽默地说:“我觉得说我表现棒的同学是在批评我,因为我对我校老师说过,上课如果老师表现好,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应该看到同学们表现棒才行。”

这里,看似诙谐的一句话,却揭示了课堂教学的真谛: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于是,好些孩子都说出一个名字:“杨一博。”

如此不约而同地说出一个学生名字,让当时听课的我有些惊讶。

同时很感动:其实,凭着华应龙在课堂上与孩子们的互动,他完全可以直接推出某位表现突出的孩子,其他孩子也不会有什么异议。但第一,他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自己独裁;第二,已经公开的“最棒”唯一标准,是“进步最大”,而这是一个比较的维度,孤立地看这堂课的表现是无法判断谁“进步最大”的,所以,只能由长期一起生活学习的孩子们来决定;第三,更关键的是,华老师让孩子们推出这个最棒的同学,就是想让这个孩子感到,荣誉不是老师个人的表扬,而是来自全班同学的集体称赞。

这些“非数学”因素才是这堂课的精髓。

果然,华老师没有满足于同学们一致说出的名字“杨一博”,而是问大家:“杨一博为什么表现最棒?”

一个男孩说:“他进步最大,因为平时他是学不懂的,今天的课堂上他的思维越来越清晰了。”

几乎全班孩子都为这个同学的发言鼓掌,当然也是为杨一博鼓掌!

华老师走到杨一博的面前,问:“一博,你的感觉呢?”

杨一博站起来,说:“我今天感觉很兴奋!”

华老师拍着他的肩:“孩子,真棒!”

可华老师继续问:“有不同意见吗?还有其他表现最棒的同学吗?”

一个女孩举手了:“我觉得还是杨一博最棒!他平时不怎么爱听课,就搞小动作,比如转笔啊,可他今天听课特别特别地认真!”

掌声又响起来了。

华老师问:“大家都觉得杨一博有进步吗?觉得杨一博有进步的同学,请都把手举起来!”

全班每一个同学,都把手举起了。

华老师动情地对杨一博说:“一博,大家都为你举手了!”

全场的掌声再次响起。

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

在这里,华应龙表现出高超的教育艺术。如林的手臂给杨一博一种视觉冲击,而热烈的掌声又冲撞着他的耳膜,更冲撞着他的心灵——这不仅仅是来自老师一个人的鼓励,而是来自整个集体的褒奖!

这样的荣耀,这样的尊严,今后将给这位平时并不出众的孩子注入怎样的成长的力量?

“来,一博!”讲台上的华老师双手郑重地把赠书交到杨一博手里,杨一博双手接过华老师的书,以同样庄重的仪态一步一步走到后面,双手送给刘校长。刘校长起立迎接,接过书后,用手亲切地摸摸杨一博的头。

整个过程只有十来秒钟,却充满仪式感,但这种仪式感绝无事前排练。一切都是真情流露,水到渠成。

课后,我工作站的好几位老师告诉我:“当孩子走向校长把书送给校长时,我们的眼泪一下流出来了。”

我曾经说过,即使是教育中最理性的学科教学,也绝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教育活动。尽管学科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技能,但这无法抹煞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人格引领、心灵感染、智慧启迪等人文色彩。教育承载着“价值”,凝聚着“精神”,体现着“人性”……岂能只是冷冰冰的知识?

华应龙老师这堂数学课之所以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引导得法,启发有方,更因为他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人的温度。他让数学课充满了人的气息。

就师生双方的关系而言,教育呈现出与其他职业不同的特点,这就是教育者情感投入的“主观性”。一位医生在面对病人时,在态度上当然应该真诚热情,但对病情进入专业思考与判断时,特别需要冷静,需要客观,不然会妨碍他对病情的诊断;一位科学家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同样需要自己和实验对象保持距离,以严肃理性的态度对待实验对象,从事科学实验。但教育则不然,教育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育者必须带着思想也带着感情尽可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换句话说,只有当师生彼此相融、彼此能够听到对方的心跳、能够感受到对方的脉搏时,教育才能真正发生。

华应龙老师从上课的第一秒钟起,就把自己的心融入了学生的心。因为在他那里,教育,更多的关注不是因果,不是规律,不是物性,而是价值,是精神,是人性。

华应龙老师这堂数学课再次证明,真正的教学过程,从来就不是师生之间单向的“我讲你听”“我说你练”的工程式的“机械操作”,无论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双方都不是冷冰冰的“程序载体”,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准确的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必须——或者说已经融为一个整体。

我想到,20年前应龙给我来信中的话:“尊重、沟通、欣赏、宽容,我与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

这堂课就是这句话最真实的写照。

若干年后,这堂课的孩子们也许会忘记了那道题目中“师父”多少岁、“徒弟”多少岁,可他们会记住如何“投石问路”如何“憋住不说”如何“错着错着就对了”;杨一博还会记住同学们为自己举起的手臂,记住大家为自己喝彩的掌声,记住老师温情的鼓励,记住校长那摸自己脑袋的温暖的手掌……

      2021年4月13日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堂数学课让我热泪盈眶
“数学王子”张齐华的四次教学超越
李镇西的《对吴正宪老师一堂数学课的赏析》和大家一起分享
【李镇西】“我想去北京听您的数学课!”——品评吴正宪老师的一节数学课
四有好老师实证:庆幸有位好搭档
新一周,精彩不容错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