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这座庄园 一门双进士号称“中原第一官宅” 慈禧光绪下榻于此

河南安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素有“七朝古都”之称。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安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除了殷墟、红旗渠等享誉中外的5A级景区,在城市周边还遗存有大量古迹景点,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位于市区西部20公里西蒋村的马氏庄园。

据记载,马氏庄园兴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清代广东巡抚马丕瑶的府第。整座庄园北倚寿安山,南临珠泉河,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区六路22个院落,厅、堂、楼、廊、房、门等建筑308间,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共历时50余年兴建而成。

庄园大门正上方悬挂的“进士第”匾额,是马丕瑶在清同治元年(1862年)考中进士后,朝廷为他制作的。马丕瑶(1831年—1895年),河南省安阳县西蒋村人,他从代理山西平陆知县做起,先后任知县、知州、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直至最后巡抚两广,而年轻时的“进士及第”,也成为马氏家族飞黄腾达的开端。

大门上方的第二块匾额“太史第”,是马丕瑶次子马吉樟科考的成绩及官职。马吉樟(1859-1931)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考中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值得一提的是,马丕瑶膝下有四男三女,受马氏家风家训影响,均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留下了“一门双进士,三代五英杰”的美誉。

马氏庄园的建筑特点,既有北京四合院宽敞明亮的风格,又有中原民间建筑特色和山西晋商大院的雕刻艺术,无论正房和配房,大多有前廊,形成廊廊环绕,院院相通的布局,非常适合雨雪天气行走,被誉为“中原第一官宅”、“中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大型封建官僚府第”。

马丕瑶在为官的30多年间,品行端正,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和朝廷信赖,被民间称为“马青天”。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也对马家极为恩宠,经常加以高官厚禄封赏,光绪皇帝还御赐其“鞠躬尽瘁”、“百官楷模”两块匾额。1895年,马丕瑶因忧愤中日甲午战争,卒于任上,被朝廷诰授“光禄大夫”、“威武将军”。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仓皇逃往西安避难。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由西安返京途中,曾下榻马氏庄园的第三进院正房(马丕瑶继母杨氏晚年的旧居),慈禧太后还御笔亲书“寿”、“福”二字赏赐给马丕瑶的次子马吉樟。

在马丕瑶的子女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女儿马青霞,她的旧居也称“思无邪斋”。马青霞自幼喜爱读书,才华横溢且为人宽厚,不惜万金捐助公益及慈善事业,被光绪皇帝诰封“一品诰命夫人”,御赐“乐善好施”匾额。后来她东渡日本,追随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历史上素有“南秋瑾,北青霞”之说。

马氏庄园不仅是一座清末民国时期的建筑巨作,更是一部集儒学、建筑、风水、书法、楹联等中国传统文化于一体的百科全书。一百多年来,它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也目睹了马氏家族的起落沉浮,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锦绣中原(十)——探访中原第一官宅
中原第一宅院:马氏庄园
清朝官员私宅,景色堪比平遥古镇
解读中原第一大宅马氏庄园
中原第一宅,景色不输乔家大院,门票60元,值不值?
汪重阳云游记(39):整齐严肃马氏庄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