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一种成熟,叫做“不解释”

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文/碧读·月月

作家李敖曾说:“有时候解释是不必要的,敌人不信你的解释,朋友无须你的解释。”

深以为然。

真正懂你的人,会清楚你的为人,了解你的处世,即使你一言不发,他也心照不宣。

而不懂你的人,即使你喋喋不休地为自己解释,在对方看来,你的解释,不过只是掩饰罢了。

01

层次不同,不必解释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某日,孔子的学生正在门前扫落叶。

突然,门外来了一个人,问他说:“你是不是孔子的弟子?”

孔子的学生点头。

那人又说:“你既是孔子的弟子,自然也很博学。我问你一个问题,一年有几个季节?”

孔子的学生回答:“四季。”

那人摇头说:“不,一年只有三季。”

孔子的学生正要开始解释时,孔子走来了。他肯定地回答道:“你说得没错,一年只有三季。”

那人听了这话,满意地离去。

学生很不解,明明一年就是四季啊?

孔子笑着说:“你没见那人通体都是绿色吗?他是蚱蜢变的人。蚱蜢春天生,秋天死,他的认知里就没有四季这个概念,又怎么会相信你的解释呢?”

生活中,也有很多的“三季人”。他们的认知不如你,思维不如你,层次不如你,你和他解释再多,也是白费口舌。不仅说服不了他,还消耗了自己。

著名电影学家克拉考尔在《电影的本性》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电影导演拍了一部城市风光片,记录了灯红酒绿的城市景象。

导演把片子拿给一些没有开化的非洲人看,结果非洲人看完后,却兴高采烈地在讨论一只鸡。

导演觉得奇怪,他的片子里没有拍过鸡啊?回去之后,导演一帧一帧地拉片子,最终才在角落里发现了这只鸡。

在土著人的眼中,那些高楼大厦、灯红酒绿都入不了眼,因为他们都不认识。

他们的眼睛里,只有那只熟悉的鸡。

你看,层次不同的人,看问题的方式也完全不同。你去和非洲土著解释城市风光,去和“蚱蜢人”解释一年四季,都只是在对牛弹琴。

与其白费力气,不如不做解释,顺着他说,反倒省时省力。

02

不值得的人,不必解释

有一条重要的人生哲理,叫做“不值得定律”。

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会将生活中一切不值得的人和事都排除在外。

的确,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所遇到的人和事太多太多。在这些人里,有人会误解我们,有人会诋毁我们。尤其是当我们站得越高,越受到众人关注时,指指点点的人也就越多。

如果我们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向他人解释自己,那么我们就无暇提升自己,于是渐渐被这些不值得的人与事拖进了泥潭。

就比如,最近火遍全网的“凡尔赛少女”谷爱凌,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夺得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金牌。

对于这些,谷爱凌始终不屑一顾。

她只是淡然地回应了一句:“有人不喜欢我,是他们的损失。”

除此之外,谷爱凌没有做任何多余的解释。

你看,聪明的人总会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而不在不值得的事情上多费口舌。而这,或许也是谷爱凌能够成为“六边形战士”的重要原因。

有人说,人生中最重要的8个字,是“关你啥事”和“关我啥事”。

这八个字,就能解决80%的烦恼。

是的,学会跳出别人的眼光,生活会轻松很多。

03

经历不同,不必解释

庄子曾说:“子非鱼,安知鱼非乐。”

大千世界,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悲欢自然也无法相通,更多的,只是冷暖自知。

还记得“何不食肉糜”的故事吗?

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听说地方上闹饥荒,没粮食,很多百姓活活饿死,便脱口而出道:“百姓没米可吃,为什么不吃肉糜呢?”

初听这故事,只觉得荒唐可笑。可后来才知道,生活中“何不食肉糜”的例子比比皆是。

就是在不久之前,经济学家管清友就在节目中提出建议:年轻人不要在通勤上花太多时间。与其花2个小时上班,不如在公司附近租住,把时间用来投资自己、充实自己。

节目播出后,网友们义愤填膺:

“你以为我不想住在公司附近吗?”

“因为租不起!这么简单的问题竟然发问。”

而这样的“砖家”,居然不是个例。

有教育专家建议:农村父母至少有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给老人。

有大学教授建议:为了提高生育率,可以让养老金的领取额度与生育情况挂钩。比如,不生育的人,退休后只能领取最基本的养老金。

有城市管理的专家建议:“禁摩”会导致百姓出行困难,那就买台汽车好了呗!

提出这些荒唐建议的“专家”,一个个学历超高,履历不凡,可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样荒唐的建议?

原因就在于,这些专家里,有很多都是衔着金钥匙出生,又站在了金字塔的顶端。他们没有过为三餐奔波的经历,又如何能理解那些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百姓,生活得有多么不易?

正如村上春树所说:“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解。”

是啊,经历不同,不必解释。即使解释再多,对方也无法理解。

04

有人说,这个世上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

深以为然。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认知层次不同、所处位置不同,人和人之间很难达到真正的互相理解。

也正因如此,解释才会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

虽然理解不易,解释多余,但我们依然可以做到:不理解对方的行为,但尊重对方的选择;不认同对方的做法,但体谅对方的无奈。

而这,恰恰是人活于世,最难做到的顶级善良。

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记住:不必感同身受,但一定要互相尊重。不必做多余的解释,只活出精彩的自己。

共勉之。▼ 碧读矩阵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键时刻,保持适当的沉默: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
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深度)
遇到不讲理的人该怎么办?孔夫子早就教过我们
《三季人》的故事
谈 “修己以敬”(
三季人与不争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