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字不识的倪萍姥姥,却被白岩松评为拥有我们最需要的精神:人生就是要上山顶!

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

原创美文、好书好课、新书资讯等,伴你成长

图/《姥姥语录》插画
文 | 入春了

“谁缺喜欢,就喜欢谁。”
——《姥姥语录》
 
倪萍的姥姥,除了自己的名字,几乎不认识别的字。

然而,这个大字不识的老太太,却被白岩松评价说:“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我们需要姥姥的精神!”

姥姥的精神,就是这位乡下老太太说过的“废话”。凭着这些废话,这个古灵精怪,坚信人生就是要上山顶的老太太,让她养出的孩子一家三代都上了山,无一例外。


 01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让孩子认错容易。改,很难。

近代无人不知的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中国第一位女校长、一代才女李蕙仙,即使是他们的儿子梁思成,小时候也是难改马马虎虎的毛病,知道错了,下次还犯。气得李蕙仙把儿子一顿暴打。

和辅导小学生写作业,被气到脑淤血、心梗住院的普通父母,有什么差别?

没差别。

能教出一门个个都是人杰的父母,在让孩子“知错更改”这件事上,一样挠头。
 
姥姥不用孩子认错,但是孩子会铭记在心,一辈子不再犯。

倪萍小时候,赶上农忙,麦子收完了,小孩子这等闲人就可以上山,去捡剩在田里的麦穗。那是少粮寡食的年代,家家都怕饿肚子,收麦子恨不得地皮都翻起来搜,怎么可能还剩下什么麦穗?小倪萍总是空手而归。

姥姥依旧是笑呵呵:明天还去捡,捡着一个,姥姥也不嫌少。捡多了,姥姥就用那给你蒸大馒头!

那个年代的大馒头,诱惑和金斧子、银斧子差不多,小倪萍没能抵挡住这诱惑。

第二天,小倪萍又拎着篮子捡麦穗去了。路过生产队场院,看场院的邻家舅舅喊她:“地里早就连个麦子毛都没有了!上哪捡去?快,从麦垛上抽一把吧。”

小倪萍懵懵懂懂,似乎明白生产队的东西不能拿,转念又觉得拿了也没人知道,而这一大把的麦穗,能蒸出好多个大馒头呢。

回到家,姥姥就把那一把麦穗晒上了。可是,好几天过去了,还是不见大馒头出锅。

小倪萍急了问姥姥。姥姥也挺纳闷,从碗柜里拿出一团生面,问小倪萍:“这麦子也不知道咋了?怎么也发不起来,蒸不熟,你这是在哪儿捡的?”

小倪萍张嘴了嘴,到底是没说出来。

又过了几天,大馒头是彻底吃不上了。碗柜里,那团白面已经发霉变黑,长出一层灰蒙蒙的毛绒线。

小倪萍终于委屈地哭了:“姥姥,这麦穗是我从生产队的场院里拿回来的……”


姥姥说:“哦,怪不得发不起来,蒸不熟。公家的东西拿回来那叫偷,以后可不敢了,偷来的东西蒸不熟。”

当天晚上,前所未有的,姥姥蒸了一大锅的馒头,每一个馒头上都点上了红点。整整一辈子,倪萍脑子里都记着那些馒头上的红点,记住了公家的东西不能偷。
 
那个饥饿印在人脑门上的年代,用那么大的一团面,教育一个5岁的孩子,那是多少人家都舍不出来的!

人生有舍,才有得。

恰如孟母仉氏,一个丧夫的寡妇。不顾生活的贫困与艰辛,为了让儿子明白“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的道理,不惜一手剪断织机上的布。那布,是过日子活命的钱。但是,却有了日后勤学苦读的亚圣孟子。
 
正如樊登所说:孩子做错了事,家长教育要用直接因果,而不能用间接因果。

对。但不仅如此。

姥姥和孟母成功的教育之中,都离不开一点:形象化,画面感。

倪萍一辈子都记着那馒头上的红点,孟子一生都难忘那剪断的布。这幅画面,会在孩子将要犯错的一瞬间,突然出现在脑子里,比任何大道理记得都更长久,更有效。

 02 

姥姥,你是佛啊!


小时候,哥哥在姥姥家吃饭。包子馅吃完了,哥哥把包子皮塞进院子的墙缝里。一群蚂蚁聚了上去。

第二天,姥姥做了同样的包子,不同的是,全家人都吃包子,只有哥哥一个人的碗里是包子馅,没有包子皮。


小学生的哥哥觉得不对劲,伸手也要去拿包子。

姥姥又把那碗包子馅推给他,说:“蚂蚁说了,你只爱吃馅,不爱吃皮。怪姥姥不知道你有这个习惯。从今儿起,咱再吃包子饺子,给你单吃馅。”

哥哥红了脸,低下了头:“姥姥,我昨天吃不下了,把包子皮塞墙缝里了。”

姥姥点点头:“哦,蚂蚁没撒谎,你也没撒谎。”

倪萍说:几十年过去了,哥哥现在是挺大的干部了,却再不敢浪费粮食。还时常记起姥姥的话:“粮食养活你的命,不爱惜粮食就是不爱惜你的命。”
 
姥姥从来不问“你错在哪了?”她点一点,孩子们自己悟。

难怪倪萍说:姥姥,你是佛啊!

世上道理千千万,你能让孩子落实在行动上几个?姥姥的教育方式难得,孩子自己悟出来的道理,比你念他千百遍,有效的多。
 

 03 

假戏真做


倪萍说:我的欢喜来自姥姥的假戏真做,每天都有赞美,这样的孩子能不自信吗?

姥姥是怎么赞美孩子的?

姥姥曾说,她年轻的时候不一样,也是两个又粗又黑的大辫子。只是后来嫁给了姥爷,头上的纂再也没变过。

小小的倪萍听了,整天拿着树枝在院子里,画姥姥的大辫子。小倪萍把辫子画的长长的,像一条大河。姥姥有很多事要忙,每天出来进去许多次,每次都小心翼翼,踮起小脚,绕着“大河”走,嘴里还乐呵呵地:“可别湿了俺的鞋!”

鸡鸭在院子里闲晃,快踩到“辫子”上,姥姥每一次都把它们轰跑,喊:“哎!别踩着我辫子,生疼的!”
 
姥姥虽然是假戏真做,却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姥姥打心眼里珍爱小倪萍的画作。所以,每当姥姥说“小萍干啥都行,都是好样的!”小倪萍都信。

倪萍曾在《姥姥语录》书中写道:我如今真的什么都行,姥姥,你说对了。


姥姥在小倪萍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坚韧的芽,日后稍有水分、营养,只要这芽一有察觉,马上吸收、成长、奔着天上。

这芽,叫做自信。

长在孩子心里的自信,强于别人夸奖的千万句。

即使,遇上途中的风雨飘摇、大漠黄沙,没有赞赏,只有责怪,只要这自信的芽扎根在孩子心里,就耐得住风雨、干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04 

人生就是要上山顶


倪萍说,姥姥一辈子不唠叨,说话掷地有声,讲理。

倪萍喜欢跟表妹讲:“别期望大富大贵,做个普通人,平平淡淡才是真。”

姥姥最反对这一句:“别上你姐的当。谁生下来不普通?你问问那些能人,山顶上有什么?咱一辈子也想不到!人都是一辈子,可山顶上的人活了山底下人的好几辈子!”

这位捧着书时,多少会说一句:“哎,睁眼瞎,长个眼有啥用?”的老太太,虽然大字不识,但却常说:山有大有小,人的一生,一定要拼着命,登上你自己的山顶。后来,姥姥抱大的孩子都上了山。

倪萍说,姥姥就是妈。姥姥年轻时的那些“废话”,“拾到篮子里都是菜”,有的甚至不用择,下了锅就养命。虽然萝卜、白菜不值钱,却最顺口、最对胃。于是,有了《姥姥语录》。

姥姥活了九十九,名字叫做刘鸿卿。

本文为“碧读好书”原创,好书像碧玉般珍贵!原创美文、好书好课、新书资讯等,伴你成长!

读一流书,做一流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一本书带给我的感受
倪萍的《姥姥语录》
提升自己,静待花开
倪萍:姥姥语录
《姥姥语录》:那个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却是明亮通透的大智者
各种包子!各种馒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