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讲“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啥意思?为何古代同姓不能结对?

泱泱华夏千载,古人用经验、实践构筑智慧宝塔,遗泽后世子孙,传承万代。

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近亲结婚”的危害,于是留下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说法。

“男女同姓”,当今时代并不少见。“同姓”不代表“同亲”,只要不同亲,自然是可以结婚生子的。那么,这句老话是否放在现代就有失偏颇了呢?

解读古人言语,我们需要回归情景之中,细细剖析,方能解其真意、晓其内涵;这句古话显然并不单纯指一个意思,暗含“礼法”,需要明知。

男女同姓

在很久之前,“姓”、“氏”是两个概念。姓,在汉字文化圈中,常用来表示所归属的血缘集团;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姓,也随之变动。

氏,则是姓的分支。在遥远的母系社会,姓特指女人所生的子女,所以将“姓”分开来读,便是“女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有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资因生以为姓。”

上古时期的帝王姓氏都多为女字旁,比如神农氏姓、黄帝姓、舜姓

女子,在人类繁衍中贡献最大,在很多部落都被崇拜,哪怕到现代,在世界上的一些较为原始的地区,女性的地位依然极高。

远古时,人口极少,一个部落要想强大,就要有更多的孩童。可是随着人口增多,母系氏族却渐渐开始没落,人们掌握的知识越来越丰厚,女性地位一落千丈,姓氏也开始五花八门。

一个家族越发庞大,旁系就越来越多,为了区别旁家与主家,这个时候,“氏”诞生了。到了氏族社会时期,“族外婚”的观念也开始被普及。

属于同一个氏族的男女不能结婚,也就是“同姓不婚”。如《通志·氏族略》云:“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

氏,作为父系社会的产物,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地位。《左传·隐公八年》记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由此可见,姓为氏之本,氏由姓而出。

姓氏的合体,大约在秦汉时期。彼时,姓和氏的界限已经模糊。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

在这之后,“男女同姓”同样可以结婚,只要没有血缘关系便可。

其生不蕃

《易经·坤·文言》有云:“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意思是:天地交感,变生万物,则草木茂盛(贤人亦出);天地隔绝,阴阳不通,(则草木不蕃)贤人隐遁。

蕃,茂也,意指繁盛。随着后世发展,又有了更多的意思;其中较为主流的意思是:滋生,繁殖。故而,此处“其生不蕃”,就是指生育的后代不能繁衍。

近亲结婚的危害是巨大的。需要明确一点,“近亲”是指三代,或三代以内有共同血缘关系的亲属。

近亲结婚,会导致孩子早夭率提高、患病率高,比如常见的白化病、血友病等等,最容易照顾近亲结婚诞下的子嗣。再有,便是常见的畸形痴呆。

在我国法律中,明确是不允许近亲结婚的。在婚姻进行登记时,需要当事人出具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若是近亲,则不予登记。这么做也是为了避免悲剧发生。

“同姓不婚”,除了生理上的因素外,在宗法制度上同样是不被允许的。周代时,姓氏已成为宗法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时,“礼不娶同姓”,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公羊传·闵公元年》载:“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姓氏越来越为人们所看重,同时表明了血统的纯正性。

从宗法伦理上来说,“同姓不婚”是为了保护嫡长子继承制,维护嫡庶、长幼、亲疏、尊卑的秩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旦乱了套,小到家族生死,大到国家存亡。因此,“姓、氏”自周代起便为统治者所看重。

结语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短短八字,内涵却极为丰富,涵盖了古人的智慧、经验,同时也是血泪的总结。

不管是为了维护人伦秩序,还是礼法观念,古人早早将“同姓不能结对”纳入法律,确实贡献极大,拯救了不少家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为何古代同姓不能结婚?与姓氏有关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这句古语是什么意思?
周代姓氏制度的变迁
古人为何“同姓不婚”?
俗话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为啥古代同姓之人不能结婚?
《说文解字》第110课:“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蕃”是何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