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点|深圳楼市又“回暖”?须严防弹簧效应

虽然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往往是楼市的“先行者”,但是,此次楼市的反弹并不能作为全国楼市出现回温的标志。

——盘和林

近日,广东深圳楼市出现回暖迹象,部分楼盘开始大量推售。

截至11月30日,深圳全市共计20个楼盘取得预售证,预计17个项目于12月入市,累计推售房源套数达12277套。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近半个月内共推出5个新盘,共有约5500套房入市,单价从4万元到10万元不等,其中4天成交近200亿元。个别楼盘更是遭到抢购,例如11月28日,万科某楼盘半小时卖出1900套,销售金额突破70亿元,打破深圳有史以来的单盘销售纪录。

事实上不仅是深圳,北京11月份的住宅成交额也创下2018年新高,据北京中原地产统计,11月单月北京新建住宅成交额为251.34亿元,环比增长26%。

类似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由于前10个月处于政策集中收紧期,房地产需求方实际上一直在持币观望、压抑需求,因此,在政策调控没有进一步收紧的态势下,这部分被压抑的需求会形成“反噬”,房地产市场从而出现回暖迹象。

但之所以会出现需求的反噬,其背后的经济逻辑是一线城市的房价富有弹性,在短期内能够托住部分市场供给增量。对比北京、深圳等地的房地产市场后不难发现,伴随房地产市场火热的都是房价的微幅下跌。北京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北京11月的成交均价为46457元/平方米,环比下跌4000元/平方米。据乐有家统计,深圳11月新手住宅网签均价为54066元/㎡,环比下跌0.01%。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往往是楼市的“先行者”,但是,此次楼市的反弹并不能作为全国楼市出现回温的标志。

首先,各级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尽相同,一线城市相比二三四线城市的价格更富有弹性,房价的下跌所释放的需求量规模也远远大于二三四线城市。

其次,即使是在北京和深圳,此次楼市“回弹”也并没有形成覆盖整个市场的规模化态势,这也就意味着此次“回弹”并不具有一般性说明意义。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统计,深圳11月倒数第二周共有4个项目开盘,入市一手住宅去化率约为46.8%,其中某项目的去化率更是低至10%,远远称不上“热盘”。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是:去化周期。数据显示,虽然深圳地区部分“网红热盘”的去化周期夸张到不足一个小时,但事实上,11月整个深圳一手房的去化周期还是高达13.8个月。一般而言,住宅去化周期为4-6个月才能称为达到良好状态的“热市场”,因此,这也足以说明市场的回弹事实上只是个例。

不过,虽然需求的回弹不具有普遍意义,但此次出现的销售“热盘”是需求方在此轮博弈中给予供给方的回应:市场需求仍旧是具有充分活力的。

虽然目前在政策收紧的状况下需求处于收紧状态,但随着此轮调控接近尾声,如何做到逐步释放房地产市场需求,以防止“弹簧效应”导致的“理性预期泡沫”是相关政策接下来需要关注的重点。

此外,相对于增量市场,房地产的存量市场仍旧不乐观,尤其是二手房市场表现依旧冷清,尤其在一手房房价增长乏力甚至出现下滑的背景下,二手房市场的降价空间又进一步增大。房价下降空间增大导致的房产价值的缩水更是让二手房主措手不及,陷入两难的境地。

因此,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即使增量市场表现良好,存量市场的空置仍旧是各地政府和房地产企业需要考量的问题。窃以为,各地政府以及各大房企接下来需要不仅仅要做好增量去化,适当的消化存量也是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难题。

(作者盘和林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为地产深度报道专栏作家,以上仅为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意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策观察】2021“铁腕治楼”仍高温不下,存量时代仍惯用增量调控的思路
深圳房价不允许下调超15%?专家:一线城市不可能出现15%的下跌!
楼市抄底大讨论
深圳连环打击炒房见效?业主主动降房价,倒找中介10万辛苦费卖房
买房要注意!全国70城房价数据出炉,深圳跌了,北京、重庆需警惕
#房地产 #上热门 #你怎么看 #房产 #楼市 #买房 #房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