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苏联拍喜剧片,导演太会玩

对于前苏联,我们很多时候的印象是刻板的,比如说国内的一些观众们对于前苏联时期的印象可能多来源于那个时候的一些影视作品中,比如说《解放》等一些战争片,而这些影视作品的印象不是全面的,仅仅来源于苏联战争时期的形象。而后,还没有来得及等待国内观众对于苏联有更多的了解,苏联就已经成为了前苏联。而后的影视作品非但没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反倒是变成了彻底的黑,这样去了解苏联就更难了。

客观的影视作品应当对于前苏联时期的人们的精神风貌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当然,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就属于其中一部,看完了本片,或许你会对于苏联时期的刻板偏见有所改观,或许还会让很多人找到有所共鸣的童年。

《办公室的故事》是一部轻松诙谐的喜剧作品,这种类型的作品在当今涉及到前苏联时期的影视作品中是不多见的,飞弹不多见,而且是少有。一方面我们会将苏联时期的影视作品与严肃相挂钩,另一方面,对于苏联时期的影视作品在当代的创作者演绎中,或者是在苏联解体后的创作者的演绎中式普遍叫衰的。因此,作为一部戏剧作品,本片难得可贵。

《办公室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刻板的女局长找到真爱的故事,女局长是一个女强人,她不苟言笑且面对工作有着疯狂的迷恋,每天上班很早下班很晚,且并不与其他员工交流,局里的职员们背地里叫女局长冷血动物。

职员中有一个中年离异男子,他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且在同事周围是一个老好人的存在,然而某一天,自己爹一个老友出现在了局里,且是一个空降的副局长,此后,老好人便开始了自己的一段奇幻旅程,而这之后,女局长也与他有了关联。

这样一部戏剧作品,显然是跟前苏联的形象不相符合的,但是这里说的不相符合仅仅指的是在很多当代的影视作品中前苏联的形象,而不是说前苏联真正的形象。在当代的很多创作者的创作过程中,他们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前苏联,而是本着一个创作目的先入为主的代入进去某一个观点,然后通过观点寻找证据的。

这样以来,即使是创作出来作品也免不了带有很强烈的意识形态,关键是这种意识形态还是不可知的。他们自认为自己是秉持着客观公正且自由的创作理念却评论或者看待某一个历史时期的产物,然而当他们这样去想的时候,实际上甚至连基本的客观都做不到。因为苏联已经没有了,所以前苏联时期的故事就可以成为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论是谁都可以走上前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实际上是按照美欧等西方国家给定的定义)去形容这个曾经的国度,因此,我们看到的卡苏联时期的影视作品中无一例外,人们的目光是呆滞的,人们的行动时没有活力的,整个社会死气沉沉且趋于腐朽。

然而《办公室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这些刻板偏见,看完了本片我们才会发现,原来前苏联也是有幽默诙谐的一面,原来他们的小欢喜也跟我们在八九十年代的故事有着似曾相识的一面。

本片的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性格刚毅的女局长,另一个则是唯唯诺诺的小职员。喜剧的冲突使得两个人的性格都是很特殊的,但是温馨的结局却在一次的告诉了我们这种特殊的性格是如何弥合在一起的。这就是本片作为一个轻喜剧存在的意义。

原本属于女强人的局长,在小职员的恋爱攻势之下缴械投降,最终找到了自己属于女人的一面,而原本唯唯诺诺的连一句整话都说不利索的小职员却最终在与女局长的争锋之下展现出来了自己浪漫的且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的一面,且收获了自己期待的爱情,这样的结局确实深得人心。

而这个统计局的其他人就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职场一样,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小世界,每一个小世界都有着不一样性格的人,但这些人都很生动,比如说一个办公室里肯定有喜欢穿名牌的人,他们把自己浑身上下打扮的与众不同,以此来彰显个性,同样的还有喜欢八卦绯闻的人,他们如同无处不在的小报记者,总是能第一时间捕获到办公室里的流言蜚语,当然还有花痴,还有萎缩的油腻中年,这些形象的活灵活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与当代影视剧不一样的前苏联,这一点很重要。

将苏联与喜剧结合起来,但本质却不是讽刺,这样的结合使得我们能更加全面的了解一段历史,了解一段时间的人们的精神风貌,这或许才是影视作品的本真,只可惜,本片上映在1977年。看来活着确实有话语权。

……

你好,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潘先生在难中》的讽刺艺术
你们算什么玩意儿!
我眼中的俄罗斯电影
苏联时期油画作品中的妇女
短视频追剧就这么“凉凉”了?
影视剪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