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岁教授的人生哲学课:如何幸福地过好自己平凡的一生?

小冒坚持原创的733天  日常化的思考人生。

活着活着就100岁了,这是多么凡尔赛的美好期望呀。

然而,面对自己生活中的种种求而不得,无可奈何,一地鸡毛,也会心烦气躁地想:

人生如何能够挺到那么久的未来?

我们能收获想要的幸福吗?

漫长的人生,意义几何?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我最近看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对人生清醒,感恩,正能量的认知,

来自一本平实叙述的散文合集,仅出版一个月就加印3次,成为韩国年度前五名的畅销书——

《活着活着就100岁了》

一位百岁老人,在90岁的高龄之后,仍然坚持写作,演讲,尽可能地为世界留下更多有意义的思考,传递正面积极的能量,

如何过好这一生的永恒话题,这位“活着活着就100岁”的韩国哲学家,散文家金亨锡教授,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这本书,就是他将自己百年经历的故事,所思所感记录下来,给自己的百岁贺礼,也是他想要分享给更多人的人生礼物。

01 吃好,睡好,亲近自然,回归本真

当我们研究那些长寿基因的老人时,其实都会发现,可能只有一条共通特点:

遵循人体自然规律,回归自然健康的简单生活,让身心都慢下来。

金亨锡教授从生活,到思想和态度都是如此。

当代人还会面临营养过剩,食物安全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各种焦虑,面对铺天盖地的饮食营养指导,瘦身减脂建议,不敢吃,不能吃。

经历过困苦时光,做过脱北者的金教授,更加坦然和简单面对这些焦虑:

“或许吃自己想吃的食物,才是回应身体的需求。”

既然在吃上优待了自己,那就可以加强运动来平衡饮食。

在他的点点滴滴的回忆中,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空想,就那么自然得做到了。就像《遗愿清单》《白梦想家》里的实现一个个小目标,一样振奋人心:

他从50岁开始,才参加足球比赛,虽然一开始因为体型瘦小被鄙视,结果是场上最生猛的那一个。

人生60岁开始学游泳,作为场内稀有男性学员,金教授还会被被霸场的奶奶们挤兑,他把这些教学趣事记录下来,又是乐趣又是动力。后来也能居上,他最终靠实力站上C位。

人生经历了很久的70岁——因为金教授93岁的时候,还因为得体的举止,灵活的肢体行动,常常被误认为只有70岁。

即使90岁以后,金教授还拥有一年可以发表165次演讲的体力,却总不习惯久坐,所以99岁乘公交车他给92岁的人让座,还被人家当作了更年轻的人。

100岁的时候,他又一次回顾人生,想要留下更多正面的影响,开始连载“百岁日记”,最大的担心,从不是年龄,反而是怕暴露年纪之后,再也不能和社区的年轻老太太们愉快地玩耍了。

 

他从没有过度标榜自己的青春常驻的优越性,反而更坦然地面对,人生必经的生老病死。

老龄带来的各种焦虑,似乎都不会成为他的困扰。

身体的年龄让人无可奈何,但维持精神的年轻是有可能的。

虽然身体会衰老,但是精神的成长会持续很久。坚持学习和面对新生事物,精神上会得到提升。正是这种提升,人无论何时都会抱着可以重生的信念去生活。

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也不要轻视日复一日的努力金额自律的复利作用。

02 为爱而活的平凡人生也很精彩

金教授的百年人生故事,都是平凡的点滴汇聚而成。

虽然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反而更让同样经历平凡人生的读者们,更容易产生亲切的代入感。

90岁之后的他,回顾自己的人生,虽然有遗憾,但是很满足:

他将自己的人生,按照最主要的中心,分为接受教育的三十年,将教育变为自己的职场工作的三十年,以及将教育变成一种社会贡献,作为社会人获取成功的三十年。

也就是说,其实恰恰是70岁以后的他,开启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高光人生:

他有能为之奉献终生的事业和理想——教育。

寿命虽然可以延长,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可以退休躺平的老年生活里,还想要继续投身事业却不容易。

所以即使受限于很多客观因素,金教授给自己设定了适合那个年龄段的小目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传递理念,践行自己坚持的“教育梦”。

人生不是为了纪念过去而存在,而是为了创造未来,所以需要一直有新的开始。

所以70岁,80岁,90岁,哪又如何?

他不盲目自信,也不轻易放弃,反而更有朝气蓬勃的活力和坚定的信念:

哪怕100岁的时候,他真心感受到,仿佛之前的梦想都消失了,但依然盼望的,这本出版于100岁的书,可以让更多的人通过阅读,变得更加幸福。

只要是能做事,哪怕是对近邻亲人提供小小的帮助也是好的。

“我为自己想做的事情倾注心血,这种努力一直引领着我活到了一百岁。”

他热爱自己的生活,所以关注身边细微之处的真善美,并总能收到鼓舞:

哪怕是坚持散步,坚持爬山,这样的小事,也做到了“与其无所不知,不如无所不思”:

“我虽然受到文明的熏陶,度过了漫长的人生,但却失去了来自自然的祝福,它比文明带给我的惠泽更宝贵。”

虽然感叹往事已矣,但也充满正面力量,当下的每一刻,都可以弥补错过的时光,只要行动起来——大自然会被爱它的人所拥有。

他有自己的知己,亲人,爱人,他不胜感激可以相守相伴的时光,因为他可以常伴自己爱的人左右;

长寿是一种祝福,同时也是一条注定孤独的旅途:

人是社会性动物。最让人难过的不是日益老去,而是无处不在的孤独感,充满心灵的煎熬和考验,所有人都离开了,只留下一个人的空虚。

漫长的岁月他没有被动地哀叹,敞开心扉,表达感激之情,尽可能地无私地分享爱,传递爱。

他时刻想要为周围人和社会付出的爱,装满了他的世界,也温暖了别人的人生。

他定义了幸福人生最简单的样子:

一个为爱操劳的人,才拥有最幸福的人生。

03 做一个好人,其实都在点滴

我们小时候,总会接受这样的教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其实哪怕对成年人来说,这都是抽象的描述。

做一个好人,坚持做好事,不作恶,在追求短平快的焦虑人生里,变得苍白又无力,遥远又空虚。

金教授的人生,将这句话,落在了坚持了一生的行动上。

他拥有着宽广包容的爱人之心,所以才能更坦然面对人生的得失,比如财富观:

即使他进入90岁后,仍然想要努力赚钱,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给自己花得少一些,多用来帮助别人:

“持有财产意义并不是彰显归属权,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它的价值。

真正富有的人,不是拥有很多财产的人,而是给予社会很多财富的人。”

他坚持做人的原则,为了不要培养在良心上有“前科”的人,他也身体力行。

自己的孩子入学,坚持不走优待,希望这种尽可能追求公平的人生观,不会让孩子学会事事走捷径的坏习惯,让他们学会诚实正直地面对生活。

金教授清晰地明白人生不过是空手而来,空手而去。只为自己做的事情,不会给自己留下任何东西。

“拥有”是为了给予,而不是为了享受。

人们一起生活,就会留下幸福。

所以他整本书中,都洋溢着大多数人,求而不得,千金难换的满足感,幸福感,成就感。

给予爱的人比接受爱的人更幸福。


吴军在写给自己女儿的《态度》一书中,就提到了:

人,也许生而平凡,但始终会有一群充满洞见insight,有着大格局的人,除了自己的得失,

更多的都在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正面影响力,如何去改变世界,为世界留下些什么。

比起那些只是提高效率,并没有创造价值的人来说,这样是更有意义的人生,收获也会更大,快乐也会更高级持久。

每个人的人生就像一条河,有着长度,宽度和深度。

当个体把造福人类,影响推动文明的进步,作为目标的时候,去拓宽生命的深度,那些被大多数人趋之若鹜的很多东西,也会随之而来。

只是,对这些人来说,名利这些身外之物,是他们可以借用来扩大影响力,实现更高理想的工具。

人生也不会苛待这样的人。

过了百岁之后的金教授的小目标是:只要不得阿尔茨海默病,他还想再奉献一两年。

真心祝福他可以再一次梦想成真。

作者:小冒,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账号“芸淡风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这一生,活着活着,就老了,老着老着,就没了 回顾自己的一辈子,
人和人别说:配不配「好现实」
一生,何求?(很经典)
一天,一年,一生,一辈子,说的太经典了啊
这就是人生吧
四招多活三十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