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第七届(2022年)“清明祭”海内外华语作品大展:李荣福

读懂父亲,人生又过几十秋
李荣福

 

父亲是一个标准的老农民。何谓标准?只对种地有兴趣,只与黄土打交道,只会耕田种庄稼。除了标准,父亲还本分,信守“吃亏吃不死人”的祖训,遵纪守法,自食其力,不拿公家和别人一针一线。全村公认父亲最勤劳最能干,犁耧耙盖全把式,特别能吃苦,干活不惜力气。全家七口人就他一个整劳力,从未欠过集体的账,一年下来还能分几十块钱,已是很不简单。
    父亲性格暴躁,脾气大,对自己的孩子不是训斥就是打骂,很少温和交流,我们都怕他。我就没少挨过父亲的巴掌,落在背上生疼。我才十来岁,就得挑上一担粪肥,攀着崎岖的山路,往地里送。总有五、六里地吧,一路上歇好几回,心里数着数,数完一百再数一百,咬着牙坚持走到的。所以,我对一百以内的数字记忆特深,也感情特殊。我要是叫声苦,或嫌担子重,只会招致父亲一通训斥。星期天铁定要去地里干活,回来也路不空行,不是捎青草,就是捎烧土,赤日炎炎,又饥又渴,空手走都嫌累。但这就是农民儿子的必由之路,必须习惯独自攀爬崎岖山路,必须汗落地上摔出声响摔成八瓣,必须把柔嫩的肩压肿压痛再压出肉垫,对疼痛失去感觉。
我心里委屈,只能把泪水咽下,因为,或前或后,父亲挑着一担特大号的筐子,盛载着三倍不止的重物,汗水淌下来手一抹,铿锵有力,昂首阔步,那是一种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气概啊。我还有什么说的,我还能说什么!
    父亲虽然脾气大,但对母亲很好,从未动过一个手指头。父亲大母亲8岁,母亲16岁嫁过来的,按现在讲,刚“初中毕业”。没谁告诉过父亲,但父亲知道疼母亲。每天早上,天不过蒙蒙亮,父亲就要起床,早早出工。父亲到厨房,把灶火捅开,架上锅,舀上水,这样,母亲能迟起二三十分钟。家里的吃水、用水,都是从水井里挑,母亲胆子小,天生怕水井,空手都不敢靠近,父亲便不让母亲挑水,自己挑了一辈子水。早上有空早上挑,傍晚收工回来,见水缸空了,挑上水桶直奔井台,再累也毫无怨言。从未见父亲嫌过饭迟饭早菜咸汤淡,玉米面窝窝就上白开水,照样吃得有滋有味。家里的事情一概由母亲做主,父亲只顾风里来雨里去,扛起养活全家的重任。
农民的生活特征,就是自给自足,而这必须建立在,粗活细活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在我印象中,父亲手里没有愁的。庄稼地里的十八般武艺就别说了,养过牛和驴,喂过猪和兔,石磨、杵臼等都有,会扎条帚会编筐,还会磨刀钉鞋掌,垒得了砖石,抹得了墙皮,筑得了房顶,煤窑下头还懂行。自己种菜,栽旱烟,打木柜钉板凳,洗脸盆漏个孔都能铆住。生产队垒河坝,两人抬石头,父亲肯定在后面的位置,因为父亲会用铁链捆石头。拉土垫地运粮食,父亲是车把式,因为他既能吆喝了牲口,又能驾得了车把。都夸父亲是个能人,其实不是能,父亲除了身格健壮,就是手脚勤快,肯卖力。父亲的一双手,老茧比别人厚,裂伤比别人深,扎过的刺比别人多。父亲的一双脚,至今想起来让人泪目,大冬天,冻裂的条口又宽又深,渗着血水,热水经久还泡不过来,不知是跟谁讨来的何方神医的秘方,父亲把黑黑的沥青块,在煤油灯的火苗上烤化,滴进裂口里,我们都不忍心看……第二天一大早,等我们醒来,父亲早起身走了。
    吃的是粗粮粗菜,流的是骨头里渗出的汗水,任父亲是铁打的筯骨,也经不住一年四季的损耗、几十年的超常付出。父亲50来岁时,得过一场几乎致命的大病——肝炎,幸遇一名老中医,几十付中药吃下去才痊愈。恢复以后的父亲,便忘了老中医的叮嘱,又忘我地干起活来。别人劝不听,一家人劝不听,其实,那时我们的生活状况已向好转变,并不需要父亲再这样奋斗了。但父亲做不到,有人说是勤劳惯了闲不下来,要我说,父亲是肩上的责任卸不下来,只要还有一分力,就要为这个家奉献一分,父亲接受不了自己坐起来让别人养活的现实。超支体力的代价,是把本已虚弱、还没有恢复元气的身体,推向不可预测的困境,结果又病倒了。稍好一点后,村里选片长(分片管事人),觉得父亲合适,父亲也愿意,60多岁了“从了政”。但父亲的性格和能力,注定他吃不了这碗饭,一次小变故,几乎击垮了他。村里以片集中分化肥,按每户的在册地亩数计算,精确到斤。秤是那种老式的磅秤,多三两少二两看不出来。除了整袋搬走,零的需零称,村民们自己带着编织袋。问题就出在“零称”上。化肥快分完时,发现不够发放了,村里卸下的化肥是数了数的,没问题,也没有丢损。一家一户都签字领过,都是两人看秤,不存在漏记、多领。人家别的片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再三找不到漏洞,父亲着急了,用他的话来讲:一辈子没办过这塌底的事,让村领导村民们怎么看?不是疑心自己做了手脚,就是笑话自己连这也干不了,没办法,自己包赔吧。急火攻心之下,又病倒了。其实父亲心太小太急了,村领导具体了解后,认为这是经验不足导致的,不算多大的错误,由集体补齐就是。后来,有经验的人告诉父亲:一秤进,百秤出,照你这样的称法,绝对亏,谁也分不够。再好的包装,一路倒腾好几次,都有失损啊,何况不少的袋子,压根就短缺半斤四两。分化肥只能采用“倒扒皮”的方式,好比给老王家称二十斤,把整袋化肥(一百斤)放在秤上,往老王的袋子里舀,化肥剩下八十斤了,好,老王的二十斤化肥够了,轮下一个。斤称不足,只能转移在农户家的袋子里。再加上,你给谁家称也想让秤喜欢点(指秤高点),好几十家下来,能不亏?一番话点醒了父亲。但这次打击不小,父亲认了,不久,辞去了片长的职务。后来,赶上了猪瘟流传,辛辛苦苦养得快出槽的几头猪接连死去,让父亲彻底垮了。他不去客观分析,理性认识,统统认为是自己的无能,钻了牛角尖。人的身体病了未足怕,若思想病了,就真成病了。自此,父亲病倒在床,一丁点麻烦事、不顺心事也不能听不能见的。而平民百姓家,柴米油盐吃喝拉撒,谁家安省无忧呢?可怜的父亲,最终带着这种自怨自艾的心情,离开了我们。
勤劳、能干、肯吃苦、有担当、无愧于家庭,同时性格暴急、胸襟不开阔、遇事想不开,倘若只是这些,也就能给父亲的一生划上句号了。然而,一件事情让我对父亲有了新的认识。
    有个老汉,告诉了我他心中一直珍藏的秘密。那是五十年代末吧,三年自然灾害,人人吃不饱,他家特别困难,已有几天没吃的,他走在街上时,饿得晕倒在地,幸遇父亲。父亲当时是小队队长,库房里还有一点粮食,是不是“备战粮”说不来,反正当时有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出库的铁规。父亲对会计和粮食保管说,这孩子再吃不上饭,非活活饿死,咱给了他几十斤救命粮吧,上头怪罪下来,我一人承担!你俩当个见证人,知道不是我拿到自己家就行。那个老汉当时不是我们生产小队的社员,本可以不管,但父亲管了,偷偷地管了,连人带粮食,悄悄送回家。老汉告我时,眼里还有泪花,说,要不是那袋粮食,我们家早饿死了,你父亲,好人哪!怕连累他,多少年了我不敢告别人,今天,我就告诉给你……
父亲去世二十多年了,虽然常有忆起,也总是拘于已定型定性的那种,即使写一些文字,多半平平淡淡,凡人常事,已成窠臼,无所突破。自听了老汉的叙述,忽然,父亲的形象在我脑海里高大起来,父亲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从未告诉过家人,也许他认为很平常,不值一提,也许年长日久早已忘怀,但这正凸显出父亲的可贵,在他一生朴实忠厚默默无闻的性格中,同样诞生过伟大的光焰!我为父亲感叹!我为父亲骄傲!我要用自己的笔,不,用自己的心和情,为父亲添上这么一笔,一来弥补自己对父亲认识上的浅薄,二来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刷爆朋友圈的十大“医护网红”故事,第7个真的太……
【父亲节特刊 7】诗歌 · 李鹏飞 ——《​​称》
故事:老汉去女儿家养老,却被黄鼠狼拦路,黄鼠狼:她死三年了
父母的小院子
田野里的希望 20
散文||承包后走出来的幸福往事【征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