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祭”海内外华语作品展(4)杨铭昱、姚凤阁、叶桂勇、一锦年华、于建宏

姥姥走了

杨铭昱

姥姥走了,

她喂大的那条腊肠小狗,

前不久也走了。

也是前不久,

老房子起了大火,

烧掉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卖出去了。

而那张总是浮现在我脑海中的,

摆在老房子里的旧照片,

此时此刻,也不知道被谁放在了哪里。

姥姥走了,

留下了她贵重的嫁妆,

留下了她攒下的房子,

留下了她的儿女,

也留下了我。

就这样走了。

姥姥走了,

姥姥入我梦里了,

穿着旧衣裳,

和洗得掉色的围裙,

拿着擀面杖笑着说,

孩儿,我给你包饺子吃,好不好呀。

我泪流面满,我点头说好。

姥姥走了,

走时的样子我已经记不得了,

不敢记得,因为就是这模糊的场景

已经惹哭了我许多次。

姥姥走了,

走的时候没有跟我说一句话,

她要说的话早早便告诉了我。

那天傍晚,我探望她,

她抱着我,眼眶红红的,

她说我是苦命的孩儿,

她说我以后会幸福的。

我忍着泪告诉她,

姥姥啊,我不苦,我很好。

姥姥走了,

大姨和二舅也走了,

剩下的人都老了。

在为了生计、为了生活而奔波。

家里新添了几双碗筷——

哥哥姐姐都有了孩子喽。

姥姥走了,

走的时候是四世同堂,

走的时候说了很多话,

她说对不起妈妈,

她说把钱留给舅舅,

她说照顾好我的舅舅们,

我的舅舅是哑巴。

妈妈让她放心,

放心的走吧,一切交给她。

姥姥走了,

在她面前我没有哭,

只是不断说着再见,

可回到家里的时候,

毫无征兆的大哭起来。

我深刻体会到妈妈说的那句话,

妈妈说,我再也没有妈妈了。

而我,我再也没有姥姥了。

而今年,我离家在外,

不能给最爱我的人上一炷香,

也不能给我最爱的人说一声安好。

只能流着泪写下,

姥姥走了,我还活着。

活人永远在怀念死去的人,

活人永远遗憾他们不在我们身边,

活人永远会时不时哭一哭、痛一痛,

说一句,他们要是还在,该多好。

可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姥姥走了,她是真的走了。

作者简介:

杨铭昱,南边文艺第三届扶持作家,1997年生人,现就读于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偶有诗歌创作,散文小说亦有涉猎。

父亲的留念

姚凤阁                             

每当看到父亲这儿张照片,就像吹耒一股渗入骨髓的风,心冷得打颤。那是父亲身体不好的最后几年照的像,是他老人家告别劳动岗位的标志,也是他老人家与生命和亲人长辞的最后的留念。

父亲啊,没有这张照片,我那里还能想起你就看看你的容颜——你生的容颜!

那时,刚刚走入社会的我,已决心以男子汉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不让父亲再参加劳动了。

父亲一生劳作,到了晚年,他和北方的一些老农民一样,巳累得伤力了,瘦得骨头棱子老高,动一动就喘,就心跳。我劝他,爹,别出工了。他说,家里这么多张嘴,你一个,不行,我能动就干点。那会儿,我已在大队担任点职务,生产队长心里想着我的面子,也看我老爹年岁大了,就安排他到老年队积肥。老年队实质就是今天城里人退休前的退养,一台老牛车,几个老人,干多少是多少。多数老人都把锨把拄在下巴上唠嗑。而父亲却天天晚上哼哼着入睡,又哼哼着醒来。我做了一次侦察,发现他一锨接一锨地撮粪。问他,他说:″干活干死手了。"我说他,不会藏点奸。他搖摇头,说,先也是记着你的话,可一干起来,忘了。父亲干了一辈子活,实实在在地干了一辈子,想藏奸也不会!

回想这些已让我泪水盈眶。父亲一生以能干活出名。旧社会给地主家扛活,新社会给生产队当打头的。干活从不服人。我记忆中一件事,最能说明父亲对劳动的留恋。我在农村时盖了一座房子,那会儿父亲身体已不行了,只能看着我干。他看我抹墙笨手笨脚,就着急地说,要是倒退几年,还用你,我能把这墙抹成镜子面。父亲总以劳动为荣。

劳作一生的父亲只照过一次像,背景是一片大地。那会父亲已经不能干活,动则气喘,但他仍然坚持要干点儿,谁也劝不了。队长给他安排个看地头儿的活。离家近,带个小凳,坐着也可以。记忆中每次去都是妹妹们扶着到地的。这是父亲在这片黑土地上站得最后一班岗。

父亲能留下这张照片也纯属偶然。我有个三姐夫,是四大伯家的姑爷,在哈铁路局工作。他来串门,带个照像机。听说父亲没照过像,就到地里给父亲照了一张

每当打开我的一落落像集,看到我每到一个地方留下的美景,还有我开心的笑容,如一股阳光倏得钻入我的心里,血液顺着脉管那么激动地跳了一下。

可是父亲只有这一张啊,一生只这一张啊! 那会穷得连饭都吃不上,那有闲钱闲情花钱去照像啊!而今他坐在田头上,镜头的延伸处,便是肥沃的黑土地和碧绿的白菜……父亲坐得很端正,他瘦弱的脸上筯脉突起,双目向着远方。他身后就是他为之劳作一生的土地,他的形象永远雕在黑土地上了。

黑土地,这片肥沃的土地,辽阔的土地,生长着希望的土地!一代代,一辈辈北方人在这块土地上耕作——脸朝黑土,背朝蓝天。父亲一生就是在这块土地上抪撒汗水,把一生融入这块土地的!他最后也用自己的身躯滋润着这块土地。

我在照片后面写了这么几句:“父亲总是搓他那宽阔的胸脯,泥却总也搓不尽……我想,父亲的胸脯,就是那片黑土地吧!” 

作者简介

姚凤阁,黑龙江省作协会员。黑龙江省优秀新闻记者、全国优秀副刊编辑。在《北方文学》、《小说林》、《芒种》,<微型小说选刊>《传奇文学选刊》、《天池》等报刊上发表中篇小说、小小说等上百万字。著有散文集《寻觅青青果》、黑龙江出版社出版小说集《龟首村人》百花州出版社出版1十1微阅读小说集<响鞭>。中篇小说《奇异的复仇》获《章回小说》全国通俗小说大赛三等奖;小小说《阳光是那么美好》获全球华人法制微小说大赛一等奖;报告文学《乌金的光泽》获黑龙江省作协报告文学大赛二等奖。

缅怀我的外公(外一首)
叶桂勇

窗外风凄凄雨淅沥
雨打湿今夜的心情
风翻乱我生命的日记

外公您可听到外孙女的哽咽
我缅怀的心 心泪如雨
不知道风 能不能传递我的呼喊
不知道雨能不能告诉我您的消息
因为我不知道啊 外公
您到底去了那里

我多想借云的雨脚
我多想借风的推力
找到您去的路赶上您
为您送去一件挡风的棉衣

今夜我好想骑着儿时的木马
把外公追逐
让我重温往日的幸福快乐
嘻戏您的膝前
玩耍在您
微笑和宠爱的目光里

为什么人生总有这么多的悲伤
为什么生命里
总会有这么多的不尽人意
心随风阵阵的悲痛
泪随雨一阵阵的淅沥

也许夜深了我的泪才会哭干
也许雨住了我的悲泣才会停止
那样我会不会看见您外公
你去的路上并不冷花也一样芬芳艳丽

我也知道外公在我们心里
您永远都不会离去
哪怕今生我没有力量把您拉回
来世我们还要在一起
您还做我的老外公
我还是您那个不听话的外孙女

今夜我已无法入睡安眠
眼前浮现的都是您的点点滴滴
我想今夜我可以躲过风的寒冷
却走不出这场怀念的雨淅淅沥沥


★二月

这个二月和别的二月
也没有什么不一样
风一样地和煦
阳光一样地明亮
车流一样地不息
行人一样地匆忙

这个二月和别的二月
又大不一样
风吹在脸上特别地冷
太阳无力沉沉昏黄
车流的喇叭都在呜咽
行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泪光

这个二月
天空损落一颗陨石
大地举行葬礼
群山肃穆百川悲伤
云彩洒下哽咽的泪
鲜花褪色遍着素装

这个二月外公
您成了我亘古的思念
梦里的慈祥
二月我将无限缅怀
您是我一生的悲痛
是我二月永别的诗行

作者简介:

叶桂勇,黑龙江省绥化人,热爱诗歌山水花草树木。文见,中外文艺,潇湘诗苑,星月文园等平台。

清明  痛殇心灵
一锦年华

春风把三月送走
回首摇曳四月的风铃
唤起心头
那一道道伤痛
  
几千年的风潮云涌
淹没了刀光剑影中的一腔赤诚
今日的纷纷细雨
还在淅沥着亘古永恒
伫立历史长河
让我忆起铁血丹心的隽永
  
噬雪吞毡
摇曳在北海上空的不朽使节
山河破碎
回旋在风波亭的满江红
一声声响彻云霄的呐喊
垂泪着心头那一阵阵殇痛
  
徘徊在这人间清明四月天
听千百年的风声雨声
演绎着救亡图存的心声
卢沟桥的枪声
划破了盛世安宁
民族复兴的觉醒
喷涌着华夏儿女的血脉
  
血染赤水河
泪洒金沙江
一路悲壮一路血
一路故事一路歌
在这四月清明
任红旗飘扬红星照耀


个人简介
王锦 ,笔名:一锦年华,陕西人,中医学专业,临渭区作家协会会员,90后诗歌和散文写作爱好者,愿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山川的绚丽,用自己的视角洞察乾坤阴阳的玄妙。《捻一枚茶叶潋滟馨香人生》在中国首席茶商征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恩师,许我呼您一声娘亲》发表于三贤文苑,作品散见各大文学网站并有多篇被百度收录头条推荐,热爱写作,希望用满腔热血描绘自然的神奇和心灵的感悟。

又到清明(外一首)

于建宏

纷纷的雨丝

从天边一直落到心头

匆匆的行人

眼睛朝着一个神圣的方向

墓碑,抑或路边的土坟

都被用泪水清洗

那个名叫友好的地方

葬着我岳父的亡魂

这里不是他的故乡

是谁让他在那个陌生的地方寂寞

妻子的眼泪

早已在戊寅年初夏流干

清明,清明

我只能用纸钱表达无尽哀思

★烈士陵园

青石板铺就的路面

从这里一直铺到硝烟弥漫的战场

无言的浮雕

诉说着泣鬼神的故事

盛开的桃花

也已是热泪盈眶

多少双眼睛注视着我们

就有多少个家庭弥漫悲伤

永垂不朽

心底念叨着这个神圣的字眼

默哀,每年的这一天

我们都用朝觐的方式祭奠英灵

作者简介:

于建宏,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教研室主任兼小学语文教研员,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滨海县诗词协会理事,喜欢写诗,曾在《七彩语文 教师论坛》《教育文摘周报》《江苏教工》《长江诗歌》《故道》等报刊发表过诗歌,有诗作入选《2016江苏新诗年选》《世纪诗典》。2005年10月,个人成长事迹被收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一书;2014年,其个人专著《一个乡村教师的拾贝梦》由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桂勇:寂寞地想你
【少年说】一滴“血缘”泪
残花泪,花开花落
叹年华
那一次,我流泪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