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第三届“孔子文学奖”参评入围作品展:邺匀

邺匀 

《边塞一梦遇故城》

我到过一些地方,也做过一些梦。此行再去新疆前,我的梦境鲜有的清晰。湛蓝的天空与逝去的繁华在同一个时空里相互依偎着,那些生命在烈日下扭着涌动着,可是怎么也冲不开时空之门,于是再也不能重生。梦回故城。

十年前,我随着人群走进过高昌,在高昌故城极蓝的天空与断墙赭红的夯土中,风尾捋过我的眉睫触摸着那些商贾往来,那些繁荣与毁灭,那些无与伦比的孤独,荒凉与壮美。天地之大,人生转瞬。在故城中心处的一座讲经台天圆地方的建筑里,我们席地而坐。据说当年玄奘西游路过高昌时,被高昌王麴文泰挽留一月在此讲经。只是,那些坚如磐石硬比金刚的也早都在时间里腐朽,化为黄沙一抔。即便是人来人往也只是喧闹,再也繁华不起它昔日的辉煌,更是因了人群中一声声没啥好看的,黄土与破败怎也滋养不出现世枝繁叶茂的发展,可是又有几人能真得其中色相有无呢?

坐着毛驴儿车,踏着滚滚尘,颠簸在路道上,记忆里出高昌临上车前,一个维族小古丽跑到我跟前,手里晃了晃金色的铜铃让我买她的铜铃,我躲闪着说不要,她竟一直追着我,末了,她把铜铃塞在我的手里,说送我。我一时间不知所措。这一去,已是十年。

那年的丝绸之路西域行,由东行往西北,上了火车换汽车,下了汽车换飞机,还有毛驴儿,骆驼路段相伴。上边关,望大漠,走西安,行兰州,赏敦煌,再进吐鲁番,风起胡杨林犹似羌笛声声。当踏上那方土地时,我深知我会一去再去。

这些年,我常念及丝路之行,也不知我竟会有机会做一群新疆孩子的老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带了一年的内高毕业班。内高班是国家对新疆地区的一项民生德政阳光工程,这群孩子正是循着丝路而来,我还记得来自喀什的古丽吉米拉,古丝路的南北中三道在喀什交会,喀什以枢纽重镇之位闻名一时。我也还记得来自阿克苏的麦合木提,阿克苏地区曾是连接中西亚和中原经济文化的重要站点,是古丝路上的重要驿站。当然,我也不曾忘记来自莎车的麦吾丽丹木,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的莎车曾是古丝路南道要冲,东西方陆路交通枢纽。这些深邃眼神的生动异域面孔里珍藏着他们那古老的过去时,那一个个由信仰、传奇和诗篇构成的精神图谱,也承载着渴望与梦想,捎来了朝气的新希望。

于是,趁护送孩子们暑期返疆的机会,我再一次由东往西北横穿整个中国,踏上新疆的土地。抬臂俯首看一眼手表,时间刚好过去整十年。这十年间,迎新辞旧,耳边依然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依然是似乎在转身之间,很多曾经谋情谋事过的人们都已渐行渐远渐无书。人生须臾,这十年里功未成名未就,也未找到童话里的宫殿,唯独有一份情,不像流星一闪,不似浪花一翻,在阳光下或者梦境里点滴成海。世界依然有时动荡有时平静,我也依然有时喜乐有时哀,好好坏坏都没得后悔,就像在长长的历史里,过去的过去,当下的当下,将来的将来。

边塞一梦遇故城,伴着这千年风沙,携身立于故城之中的人事早已是渺小的无从分辨,唯有故城之色刻于心间。在时间里,一切都是短暂,一切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那些你争我夺,尔虞我诈,那些指点江山,拥兵天下,那些枕上泪痕,生离死别,那些求而不得,得而复失,那些光辉和荣耀,那些失落与绝望,那些的那些在广袤故城的天地间都混沌的似乎连剪影都是短促的,在故城那斑驳的土堆里埋着过往与远方,唯有时间开着轻描淡写的美丽的花儿。

就这样,十年后,我带着从未泯灭过的对高昌的记忆走进了吐鲁番双城遗迹的另一城——交河故城。与高昌城周的辽阔,维吾尔车夫扬鞭驱着驴车载我们进入故城深处不同是交河虽同样辽阔,但它座落在亚尔克孜河畔三十多米高的一块黄土高地上,城的四周为河谷天险,只有成斜坡状的南门可供出入,当然也无驴车可坐。夏日天气大热,交河城中温度高达五十多度,连眼前的空气都在颤抖,空间也随之轻微扭曲着,更是增添了浓重的似乎可以往来古今的时空穿越感。我久久的站在一堵被我称之为时空之门的残缺土墙前,一个略带拱形的门,确切的说是一个略带拱形的洞。洞的这头是在路道边驻足的我,洞的那头是入目的远处的山,纯澈的天蓝和飘游的云白,这应该就是一扇曾经的门吧。空空的门洞突兀的立在天地烈日下,千年来这般执着着,像是一个时光隧道的出入口。仿佛从洞的那头会走来千百年前的悲欢离合,也仿佛只要我跨过这个门洞我便可以窥见时光那头的合离欢悲。就这样我象失了魂魄似的站在它面前,心头涌上各种奇怪的感觉:门的那头究竟是什么?是金戈铁马的战场?是人来人往的商铺?是朗朗书声的学堂?还是饭香归家的寻常人家?……我在微微扭曲的时空里,试图穿越时空去捕捉到那一些些历史的时光,但始终无法看见到它最初的模样。那一刻,我想起了我的梦境:湛蓝的天空与逝去的繁华在同一个时空里相互依偎着,那些生命在烈日下扭着涌动着,可是怎么也冲不开时空之门,于是再也不能重生。

后头跟上的同行的友人扯了我一把,试图将我快些从这样的铁板烧模式中带离,这一扯一个踉跄向前。友人说笑道:“看看,烤熟了吧,这都脚粘地的站了多久了。我好奇你鞋底是不是已经化了。快点一起去地下躲躲太阳吧。”就这样我被拉扯着离开了时空之门,在走远时,我还回头看了它一眼。那个门洞也看着我,仿佛想要告诉我什么。

与高昌的风化严重相比,交河可以算是现今保存的最完好最古老的也是最大的生土建筑故城遗迹。更令人称奇的或者说很难想象的是交河整座城市的绝大部分建筑基本上都是从地表往下挖出来的,独特的建筑工艺谓之“减地留墙”,地上一眼,地下千年。无论是寺院、官署还是普通的民舍大都是挖地为院,隔梁为墙,掏洞成室。特别是街巷,狭长而幽深,蜿蜒曲折。我在地下躲阳取荫之时,不禁感慨这千年前先人们因地制宜的巨大创造力。正所谓似锦繁华,大漠黄沙。

这千年都易逝,何况我们这些百年之人呢?行走边塞再遇故城,在凝视的一瞬间竟然真的可以忘我,真的可以无我。永恒和瞬间在烈日下摆桌对饮,灿烂与残桓在眼前嬉笑打闹,时间它巍然屹立,长流不息。故事结束也未结束,传奇依然在上演,就像常开不败的太阳的光辉。

边塞一梦遇故城。梦醒时分在高昌,在交河,在宁波。在喜怒哀乐里。

我在这里,在这有你有我的人世间,在时间的分秒里。

作者简介

邺匀,原名顾页页,女,浙江宁波人。老师。中国采访网执行主编中外华语十大实力诗人、东岳文学奖、中国当代爱情诗优秀作品奖。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特约作家、《芙蓉国文汇》签约作家、《中外华语作家》签约作家。作品以不同笔名见于冰洁诗刊、世纪诗典、品诗、东方文韵、天涯、天津诗网刊、中国实力诗人诗选视观界官网焦点网视网、中国发展报道网、在陕西网、人民采编网、西部卓越网、西部赛事网、中国采访网等。作品入选入编《中国实力诗人诗选》中国诗歌2017实力选本网络卷》《中国当代爱情诗典》《中国亲情诗典》《芙蓉国文汇》《当代华语名家文选》《中国当代诗文集萃》《中国当代文化记忆》等书籍,各类文章多获省市奖项。

喜讯:

由明杰主编的《世纪诗典·中国优秀诗歌精品集》《中国当代爱情诗典》顺利出版,在诗坛引起极大轰动。

《中国亲情诗典》也即将于十月份出版发行,团结出版社单独书号,所有入书作者均将获得“中外华语百杰诗人”荣誉称号,奖牌和证书将在书出版后一起快递给作者。

现在应广大作者的强烈建议和要求,编委会决定为入书的作者特别制作一批精美的奖杯

每一座奖杯上将镌刻获奖诗人的名字和“中外华语百杰诗人”烫金字样,以便广大作者在书柜、橱窗陈列,彰显获奖的荣耀。

有意获取奖杯者请与明杰主编微信联系。

中国亲情诗典》主编明杰的微信号:Mingjiedeweixin1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丝路遗产
带着诗歌去旅行,品味大好河山,寻觅丝路之美
转载:丝路之旅(十二)—吐鲁番交河故城(诗配画)
【一个纯爷么该熟记的十首边塞诗!】
高昌故城
唐代封侯诗人——高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