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代理人的战争,隐藏在车企身后的激光雷达供应商正在西装革履的搏斗



导读:Velodyne的16降价打破了激光雷达市场的平衡,对此,国内激光雷达供应商也心照不宣的纷纷降价,而对公众,激光雷达供应商都在淡化价格战这一问题,但从暗流涌动的市场来看,竞争在持续加码,但大家默契的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L3自动驾驶开始逐步落地量产,多个车企也相继公布了其量产时间表,但对于激光雷达供应商而言,战争正在白热化。价格战、技术战,各个供应商谁也不捅破最后一张窗户纸,仅仅通过车企见招拆招,坐在后台的供应商们看似西装革履仪态翩翩,但内心的焦灼是写在脸上的。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简单的提及了激光雷达的应用落地情况,而在本章,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激光雷达的发展路线以及供应商之间的桌底竞争,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仅能粗略的为大家进行简要的介绍。

激光雷达的落地量产

激光雷达的落地应用不仅仅是价格的问题,其探测距离以及探测精度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以Velodyne的16线产品为例,VLS-16探测距离为100米左右,精度为3厘米左右,看似已经足够车辆的采用,但其限制还是比较大的。以车速120Km/h为例,车辆每秒行驶33米,如果前方有障碍物,留给车辆反应时间仅为70米。而64线产品探测距离虽然高达150米,但其50万元的售价,在当前市场下,显然是不具备量产的条件。

另外一个就是精度问题,以16线激光雷达为例,其具备2°角分辨率,如果在50米开外的行人,其身上所受到的激光脉冲线仅为1条,仅靠1条线显然是不具备辨别行人的轮廓的。而在白天,还可由摄像头协同辨别,如若在夜间,仅靠激光雷达辨别显然就强人所难了,而毫米波雷达仅能识别障碍物,对于行人辨别更是无能为力。

而性能与价格的综合因素才是导致激光雷达落地问题,即使落地量产之后,对于L3自动驾驶的场景限制也非常之多。由此来看,性能的突破与成本的下降是激光雷达走向大规模量产的主要途径。

以当前唯一走向量产的奥迪A8为例,虽然奥迪尚未透露其激光雷达的供应商,但业界都猜测是法雷奥(Valeo)提供的产品,该产品很有可能是法雷奥与德国IBEO公司一同研发的4线激光雷达ScaLa。由于其采用的线程较少,因此对于其自动驾驶性能会有所限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奥迪A8之所以采用4线程激光雷达,是与美国激光安全法规限制有关,对于激光探测距离的限制(30~40米),是导致奥迪A8巡航速度不超过60Km/h的原因。

不过,不少激光雷达供应商正在调整激光脉动的频率,但现阶段发展仍没有形成产业化。从奥迪A8性能可以看出,激光雷达价格已经严重影响了量产落地的问题,即使百万级豪华车也不得不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性能还是价格,激光雷达面临的十字路口

为了降低激光雷达的价格,不少激光雷达供应商开始转向了固态激光雷达,以降低其成本,与机械扫描雷达不同,固态雷达采用的是相控阵的扫描方式。其原理就在通过控制各光源发射的时间差,形成合成的角度与精密性高,并且可控的主光束。与机械扫描雷达相比,固态激光雷达非常小巧,性价比较高、测量精度相对低一些,可以集成在汽车内部。而机械扫描雷达激光雷达体积比较大,测量精度与角度都非常高,但只能放置在车顶等位置。

固态激光雷达优势非常明显,最为主要的就是价格低廉,以固态雷达的代表Quanergy公司,其单面相控阵最大角度为120度,旗下S3激光雷达大规模量产后,其价格可能低于100美元。但由于其角度限制,固态雷达不能对整车进行360度的扫描,不过胜在便宜,想要得到360度的视野,多配置几个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就可以了。

并且在当下的L3自动驾驶环境中,固态激光雷达已经足以应付需求,虽然其测量精度相对稍差一些,但从激光雷达工作原理来看,激光雷达获取的的数据可以进行障碍物识别、动态物体检测及定位,但精度太差就无法有效辨别物体,但精度太高也会有大问题,高精度对于AI计算机硬件要求更高,在L3自动驾驶中,还有空出部分运算冗余,其成本压力急剧上升。也就是说,固态激光雷达以其性价比和精度问题,已经达到了L3自动驾驶市场的使用需求。

桌底下的暗战

随着L3自动驾驶时间表的到来,激光雷达开始迎来了机遇期,据悉,到2020年,激光雷达产业可以达到上亿美元,面对这么一块大蛋糕,越来越多的公司以及研究所扎堆涌入。除了业界霸主Velodyne,如美国的Quanergy、TriLumina,德国的IBEO,以色列的 Innoviz,荷兰的 Innoluce,以及加拿大的 Leddartech都已经进入了市场。而百度、苹果、英特尔、三星等知名企业也开始介入,榜单越来越长,玩家越来越跨界。

而在国内,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北科天绘、思岚科技、镭神智能等公司也异军突起,这些企业之前的产品多用于地形测绘、扫地机器人等领域,但受限于核心技术等方面,其发展仍稍显落后。

当前国产品牌最强的还只是禾赛科技的混合固态40线激光雷达,该雷达重量1.05kg,150米有效距离,最小角分辨率达到了0.33度。在之前的百度Apollo开发的一款自动驾驶套件Pandora,就应用了禾赛科技的40线激光雷达。但在技术上,与国外品牌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随着L3级以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时间节点的到来,激光雷达供应商争夺战开始显现。业内激光雷达巨头Velodyne在16年接受了福特就和百度的1.5亿美元投资,但也一度买断了Velodyne的64线激光雷达产品,使整个行业都陷入了雷达荒的境地,而在当时,由于制造工艺以及精度的问题,Velodyne一周也仅能生产两台64线激光雷达成品。

陷入雷达荒的市场,为国内新兴激光雷达公司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期,而随着Velodyne生产工艺以及新工厂的建立,年产能10000个激光传感器的“巨型工厂”完全可以满足当下市场的需求,并且Velodyne宣称,如果市场需求过大,每年可以制造出一百万激光雷达。

而腾出手来的Velodyne开始了一波降价操作,首先是2018年1月1日,Velodyne旗下16线激光雷达VLP-16的价格从7999美元变更为3999美元,显然这种腰斩式的降价,对于国内新兴的激光雷达企业而言,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对此,国内激光雷达供应商也心照不宣的纷纷降价。

Velodyne亚太区总监翁炜曾表示,整个亚太区只有9个人,与国内的一些公司相比,规模确实非常小,并且有些公司按照Velodyne价格的50%进行价格战。而国内的一些初创公司则表示,价格战在商业世界非常正常,但恶意的针对Velodyne则不存在。

不管恶意价格战存在与否,激光雷达行业的竞争白热化是切实存在的,但面对公众,激光雷达供应商都在淡化价格战这一问题,但从暗流涌动的市场来看,竞争在持续加码,但大家都默契的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

把持高端市场,白菜化低端市场,Velodyne的这一波降价将掀开激光雷达行业的激烈大战,对于国内市场而言,对于低端市场的高度需求将使这张商业暗战更加的激烈,从各家车企的表现来看,显然还为捅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但西装革履、优雅谈吐的表象下,桌底的搏斗更为激烈,这张桌子何时掀翻,就要看L3自动驾驶规模化的时间表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黑科技 | 5分钟看懂无人驾驶汽车和激光雷达
Velodyne牵手尼康背后:车企激光雷达的尴与尬丨深度
“行业爆点可期,成本过高仍然是难题”年终盘点之激光雷达
夹缝中的猪——说说激光雷达
车用激光雷达技术趋势及发展现状
激光雷达与毫米波雷达,谁才是未来自动驾驶的大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