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消耗你

马克·舍恩,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临床助理教授。

他在心理灵活性、坚韧性、催眠术等许多方面都有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得到过很广泛的报道。

美国心理学家马克·舍恩用诸多心理案例冲击了人们对生存本能的传统认知。

我们曾经赖以生存的本能,在现代社会节奏中,会因为焦虑而产生生存误判,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杀手”。

本书剖析了这一伤害过程,并给出了解决这类伤害的建议与办法。

当我们遇到消极的事情时,大脑边缘系统会有不适感,形成负面情绪,为了结束不适,大脑要想方设法产生快感。

这是生存本能的运作方式。

但在现代社会催生的焦虑下,生存本能产生了过激反应,并形成恶性循环,伤害我们的健康。

1. 看一下自己周围的人,你会发现人们的恐惧程度远远超过了20年前的程度。

这就是我所说的“舒适悖论”:尽管我们的生活中令人舒适的条件唾手可得,但我们却对不适因素变得过度敏感。

2. 我们背负的压力越大,焦虑水平就越高,出现不适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不适感越强烈,生存本能被唤醒的概率也就越大。随着生存本能被唤醒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对不适应因素的忍耐能力就会降低。

3. 我们感觉到不适的时候就会产生恐惧感,这是人性的体现。

但我们的恐惧往往会触发生存本能,这又会促使我们采取某种行动来获取安全感。

这种行动可能是培养某种能够暂时带来安全感的日常习惯或行为模式,但实际上,这是人们不愿意直面恐惧感的表现。

4. 所谓健康,并不是完全不存在痛苦,而是能够在痛苦和不适面前寻觅到舒适和安全。

5. 如果我们不依赖自己的力量去营造内心的安全感,那么我们就会依赖于借助外力创造安全感。

要缓解恐惧感并实现内心安全,就要学会利用内心的力量,学会运用信心、毅力或应变能力等内在资源。

我们可能都发生过以下状况:

晚上九点钟明明并不太饿,但我们还是找甜点、泡方便面来满足自己,吃完以后我们的内心却充满负罪感。

出门在外若遇到交通拥堵,我们就会怨声载道、焦躁不安,甚至会出现“路怒症”。

排队等候时,若队伍中有人插队,立即会引起我们的言语攻击。

只要有因素给我们带来轻微的不适,我们就会迫不及待地采取行动去满足我们的需求,缓解我们的不适。

在一个物质享受越来越多的世界中,我们的急躁、不适、焦虑和抑郁也越来越严重。

世界为我们提供了联络工具,却导致了一个悖论,即我们在技术上与外界建立了超强的联络,却日益疏远了我们的内心世界。

如果我们不停地处理邮件和信息,如果我们的事情永远做不完,那么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状态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在本书中,舍恩博士揭示了战逃反应对生活的影响,详细阐释了生活方式对我们健康的影响。

幸运的是,舍恩博士还提供了一些非常深刻的见解和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应对21世纪的各种压力因素。

对于那些疲于应对现代生活、想在为时未晚之际找到解决办法的人而言,这本书着实是一本必读之书。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太令人惊奇了!我爱这本书!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的原始生存本能在起作用。

因为在原始社会中,原始人少吃缺穿,还要不时受到野兽的侵袭。

原始人的生存本能就要求“有东西就吃”,储存脂肪,避免饿着;遇到凶猛野兽,或“逃跑”或“攻击”。

原始人的这些本能反应都是受大脑边缘系统控制。

我们的大脑分为三个部分:大脑核区(掌管生理功能的“生理脑”)、大脑边缘系统(控制情绪的“情感脑”)和大脑皮质(用来思考的“思维脑”)。

控制我们本能行动的是大脑边缘系统。

比如当你晚上9点想吃甜点时,你的大脑皮质就告诫说已经很晚了,就不要吃了,但你的大脑边缘系统却一直撺掇着你说:“吃,不吃我受不了,吃一些不会有大碍的。”

最后大部分情况赢的会是大脑边缘系统!

社会进步了,生活条件改善了,但我们的大脑系统发育却没有跟进,我们大脑边缘系统像个任性的孩子时不时地提出各种要求,我们就本能地作出反应,不断地满足我们的需求,降低我们的不适感。

慢慢地,我们身体的舒适区越来越小,舒适度的阈值却越来越高。

稍有不适,就会产生焦虑、不安、紧张、烦躁的情绪。

那么为了缓解我们的不良情绪,我们要做的就是拓展我们身体的舒适区,提高我们不适的阈值。

书中给出了以下15条方法:

1.摆脱对现代技术的依赖。

2.珍惜和忍耐不完美。

3.限制感官通道的刺激,一次只做一件事。

4.睡前让自己放松下来。

5.学会放慢速度。

6.不要拖延。

7.不要强迫自己完成所有工作。

8.接受不确定性。

9.戒掉容易愤怒的习惯。

10.生活要遵循一个有规律的时间表。

11.拓展你的心理舒适区。

12.让自己休息片刻。

13.延迟满足。

14.尝试着放空自己。

15.多做体育锻炼。

不要娇气,不要矫情,延迟满足,拓展舒适区,该忍耐时忍耐,该大气时大气,管理好自己的大脑边缘系统,让大脑皮层多多行使表决权。

我们的生存本能,谓之生谓之死

从原始时代开始,我们古人练就了一套生存本能的习惯深入在我们的基因里传给了我们。

简而言之,这样的生存本能就是有轻微的不适,我们就会迫不及待地采取行动去满足我们的需求。

一,人类的大脑

我们的大脑分大脑核区——生理脑,大脑边缘系统——情感脑,大脑皮质——思维脑。

掌管我们的生理情感和思维。

我们晚上稍微有些饥饿,想吃一块巧克力,这个时候淡的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就会打架,就是我们常说的纠结——是思维和情感在做斗争。

我们的情感来自于大脑边缘系统,它对于我们身体的不适非常敏感。

在现在我们已经逐渐养成了很多这样的坏习惯:我们的身体舒适区越来越小,一点点小事就会让我们产生焦虑不安和烦躁。

二,不良习惯

由于现代科技发达,人类社会物质丰裕,渐渐地我们养成了很多坏习惯,比如药物依赖,身体上有不适马上吃药,着急想要赶快好,想要缩短治愈时间;肥胖,家里和情绪不佳,就会不自主地想要吃甜食增加体内的多巴胺水平。

等等一些不良习惯。这些都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舒适阈值升高了,舒适区越来越小。

比如有人插队,我们就会暴躁,去餐厅吃饭,服务员态度稍有不好就会暴躁,孩子不听话我们就会暴躁。

如此这般我们的我们,渐渐地养成了成瘾的习惯,强迫习惯,保护和逃避习惯,以及放松效应。

很多时候我们想从外部来求得心理平衡,但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佛家说:心外求法即是外道。求不得!

三、管理不适感

书中提了15条关于调整我们不适感的建议。当然并不是每一条都要去试。

我觉得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最适用的是以下几条:

1.摆脱对现代科技的依赖。我能理解的是放下手机。

2.珍惜和忍耐不完美,我们不是人民币,不会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们,对于一些不好的态度忽略不计就是。

3.限制感官通道受到的刺激:吃饭时不看手机认真吃饭,细细品味食物的味道。

4.戒掉容易愤怒的习惯。遇事不冲动,尽量保持心平气和。

5.延迟你对满足感的需求——想要的东西慢慢地得到,戒掉不必要的物欲。

6.尝试着放空自己——不要让自己过于的忙碌,每天跟自己对话十分钟。

作为骄傲的现代人,要学会掌控自己的不适感,才可以走得更加长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
“舒适”还是“不适”,决定了人生碌碌无为还是有所成就?
读书笔记--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为什么你容易焦虑、不安、恐慌和被激怒?
读《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
《你的本能正在杀死你》的阅读笔记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