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石文坛]钱红琳的随笔《游故乡果城里散记》

游故乡果城里散记  

钱红琳

虽说已是阳春三月了,但处处林立的钢筋水泥建筑并没有因为春的到来而改变其原有的色彩。高楼与高楼的狭缝里那少得可怜的草坪似乎对春的气息也是那样的感觉迟缓。风起时,竟然还有各色的的塑料垃圾袋在空中飞舞。看着脸上写满城市疲倦的我,夫决定要带我去他的故乡踏青。  
夫的故乡在鄂东南大冶市境内的果城里。一大早,夫就带我出发了。汽车在公路上飞驰着,渐渐地、渐渐地把城市的喧哗远远地甩在后面。路也慢慢地变窄了,不时有树枝从车窗边滑过。远处的山景恰似一幅水墨画,山与山对峙而立,奇峰突兀。浓浓的云雾在山腰间层层环绕。田野里沉睡了一个冬天的麦子已被春唤醒,泛着诱人的绿,微风浮过,碧波荡漾。水牛在田边悠闲地吃着草儿,偶尔抬起头来哞哞地叫几声。绿野深处,不时会看到缕缕炊烟。村庄的楼阁瓦房,错落有致。远处不时传来阵阵狗吠鸡鸣,好一派田园风光。  
夫的家就要到了,车在路边缓缓地停了下来。下得车来,眼前是一片苍翠的竹林,一棵棵粗壮笔直的翠竹在春天明媚的阳光下是那样的耀眼。走进竹林,脚下是一片松软的竹叶,竹林中到处可见高矮不等破土而出的竹笋,笋衣嫩芽上还挂着晶莹透亮的露珠,笋柱上毛茸茸的,我禁不住想伸手扶摸这新的生命。  
穿过竹林,便是曲折的山路。走在这群山环绕,苍松翠柏的山路上,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路旁各种叫不出名的树木高大挺拔,路边的溪水缓缓地流淌着,不时还会听到远处传来的叮咚声。明媚的阳光倒映在这潺潺流动的溪水里,好似给山镶上一根长长的金腰带。雪白的云在头顶悠悠地飘,刚才还浓浓的雾这会儿也慢慢地变薄了,正徐徐地向上升腾,幽幽树林深处,鸟在鸣叫,纵横杂错的草丛中,虫儿在啾啾。我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城市的疲倦在这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转过山角,眼前突现一片一片的黄。山上山下,垅上垅下,明晃晃的,黄得扎眼。此时正是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我禁不住飞奔而去,将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蜜蜂在花蕊上盘旋,我陶醉了。微微眯上了双眸,用心倾听这油菜花开的声音,感觉着春天的脚步。  
突然远处铳炮齐鸣,锣鼓喧天,举目望去,人头攒动,各色各样的旗帜在人群上迎风飘扬。人潮向我这边涌动。夫脸上顿时像盛开的菊花,说到:“这回可赶上了土主会,热闹非凡啊!”我一脸茫然:“什么土主会?”夫兴奋地说道:“土主会又名菩萨会,接土主老爷,该庙会主要流传在我们果城里二百多个村庄,是一个重要的娱神娱人盛典,主要活动就是游神祝福。”我又问道:“什么是土主呢?”夫于是给我讲起了土主的传说。  
相传唐代有个叫王明玉的文人,他做知县时为官清正,惩恶扬善,深得百姓爱戴。晚年因为一盲女伸张正义,触犯了富豪,得罪了上司,被削职为民。他含愤来到果城里的尖山殿出家。为了给一个贫苦农家小孩治病,他到山上采草药不幸从悬崖上摔下,当时全身都被鲜血染红。百姓为了纪念他给他垒坟建庙,称之为“土主坟”,“土主庙”并给他雕制了红色木质塑像,身披红袍,供奉于土主庙。  
另一尊土主也姓王名文蔚,江西人氏,是南唐时代的一个光禄大夫,他在朝中做官时得知果城里闹旱灾,颗粒无收,民不聊生,便上奏皇上,皇上便派他前去视察。王文蔚刚正不阿,同情百姓疾苦,开仓济民,从而得罪了地方官吏。这些官吏联名向上诬告,皇上偏听谗言,以“私动国库欺君之罪”处王文蔚极刑。将王文蔚倒悬着,身躯被锯成两片,横流的鲜血将全身染红。果城里的百姓为了纪念他,也为他制作了红色木质雕像。也身着红袍,供于土主庙。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八至三月初三,果城里的百姓将土主庙里的这两尊红脸红袍的土主菩萨抬下山,绕果城里所有村庄游一周,由此村到彼村走的均为“之”字路,每到一村一般停留一个多小时,最长停留一天,历时半个月。  
说话间,远处的人流已到面前的乡间小路上。在涌动的人群中,我果然看到有两尊木制的红色雕像,身着红袍。分别被安置在两张有点古色古香的木质太师椅上,由八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抬着。人们高声地唱着,叫着,喊着。笑容写满了每一张脸。人群中忽然有人喊夫的乳名,夫忙也高声用他那不改的乡音回应着。人群中闪出一老者,但看这老者,有一张布满皱纹红红的脸膛,目光却如同孩子般清澈,几缕花白的胡须迎风飘逸,全身透析出一种农家人才有的质朴。夫高兴地与他攀谈起来。原来土主菩萨正好游到了夫的村庄,我与夫也就汇入了这人海。  
夫所在的村子在果城里还算不上大村子,方园不过三、四里。在群山环绕之中,远远望去,它就像一颗璀璨的宝石。进了夫家的门,婆婆看到我们回来异常高兴。但她并没有停下手上的活计。婆婆正在堆粑山。粑山是用来供奉土主的。婆婆说粑山得趁热堆,不然就堆不成了。不一会儿,婆婆就堆成了几座晶莹透亮,造型精致的粑山。用来堆粑山的粑可不是一般的粑,是当地有名的“印子粑”。“印子粑”制作十分讲究,要一清、二白、三酥。以稻米为主,兑进适量的糯米,然后用碓舂成粉,加入清甜的山泉水揉合后,用“粑模”印成粑,蒸熟方可。粑面有花、草、鸟、鸡、鸭、龙、凤、猪、牛、羊等等。形象十分逼真,是一种集小吃与民间美术工艺于一身的当地民间传统食品。堆完自家的粑山,婆婆又在蒸印子粑。原来是用来堆公粑山的,公粑山就是由各家各户出粑堆积,摆在村子的宗堂大厅中央。然后各家各户的粑山堆在公粑山的四周,焚香供奉。婆婆带我来到宗堂时,公粑山已堆得差不多有一米多高了,婆婆说这还不算高,当地历史记载最高的公粑山曾达三米多高。供在土主菩萨面前的除了粑山外,还有一些鸡、鱼、肉等等。人们一脸虔诚地跪拜在土主菩萨面前,默默的祈求。祭祀结束,人们便把印子粑作为礼品馈赠给了亲友。我这才知道,原来每年在城里吃到的印子粑经过了这些程序。印子粑里包含了亲人美好的祝愿,怪不得这种食品流传了几千年,经久不衰。  
天渐渐地黑下来了,土主菩萨要在村里过夜了,人们兴奋异常。因为晚上就可以观看到“架菩萨”了。吃罢晚饭,早早来到宗堂,没想到人早就挤满了,我和夫不得不站在高高的农家所特有的那种长条凳上观看。只见宗堂中央点起了几堆柴火,火熊熊地燃烧着,把人们兴奋的脸庞映衬的更加红。都分不清是人们的脸在烧还是堂屋里的柴在烧。土主菩萨也是红红的,正被两根长长的杠子夹绑着,杠子的两端系上了粗粗的绳索,绳子中间各绑一短杠子,四个身强体壮的汉子,分前后两人面对面地抬着菩萨,向左、向右各横走两步半,两手同时扳动两根大杠子翻动着菩萨,旁边还站着一个人,手提着大铜锣,使劲地敲打,节奏愈打愈快,菩萨也就翻得愈来愈快。人们禁不住大声齐呼“哦火、哦火”。夜深了,人们还不愿散去。“哦火哦火”声传送在夫故乡的上空。  
啊,美丽的果城里,难忘的故乡行。  
               2022.02.18

钱红琳,湖北中医学院毕业,主治中医师。一直从事康复医疗工作,曾在多家医疗机构担任综合科主任,康复医学科主任。现任广东省梅州市大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自幼爱好文学写作,曾任大冶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在湖北旅游杂志发表过文稿。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蒋晓琳:望天接菩萨
纪实 ▏印子粑 土主会 铜绿矿
【专栏特刊】秦立才 |四个女人一台戏(湖北)
土乡散记
刘晓林:遇疫情居故乡散记
跟他一起练习卷杠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