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石文坛]梅贤玉的散文《清香飘荡的“古榨坊”》

清香飘荡的“古榨坊”

梅贤玉

那座徽派建筑风格的“榨油坊”,始建于明末清初,建筑面积大约六百余平方米,其内部结构主要是由杉木、榉木、楠木、紫檀木、樟木组成,门框和地板都是青石块,盖的是青灰色布瓦,洋溢着中国山村古朴的文化气息。这个古宅院坐落在鄂南幕阜山脉中部的一个叫“成家龙”村(通山县洪港镇境内)的高山脚下。在“榨油坊”后面的山坡上,生长着直径一米左右、高达二、三十米的八棵“南方红豆杉”,宛若几个巨形绿伞,遮天蔽日!一条昼夜奔腾不息的大瀑布,从悬崖绝壁上飞泻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将安装在瀑布底部的一台大型木质水车冲击得翻转不停,用以驱动榨油坊里的环型碾轮,碾碎油茶籽,代替电能……  
据史志记载:自她诞生以来,这座老榨油坊就供斗门、下湾、成家龙三个村数百户村民使用,连续演绎了三、四百年的人间烟火。在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八十年代,每逢深秋油茶果成熟飘香的季节,他们三个村(生产大队)的干部们,就组织千家万户的男女老少到高山上采摘油茶果。那墨绿泛红的油茶果,比土鸡蛋小一些,圆润光泽,泛着野果的自然清香,可谓是秀色可餐,很是可人。人们采摘的油茶果,以生产大队(村委会)为单位,过称斤两(计工分),统一放在大队仓库里,由专人保管、晒裂晒干后,去掉油茶果坚硬的外壳,再送到榨油坊里炒干、碾压成粉沫后,用老模具压缩成油茶饼子(直径大约五十公分左右),然后将油饼放入榨油的木格架中,插上木楔,由四个大汉子,攥紧悬吊着硬木桩的绳索,反复撞击榨油架上木楔,每奋力撞击一下,就喊着“嘿哟,嘿哟!”。伴着汉子们的加油声和大汗淋漓,清亮溢香的山茶油汁,就断断续续的被挤压出来,流入榨油架下的接油大缸里。茶油榨好后,除按照政策上交国家外,余下部分,按人口和劳动力分,供应给各家各户……  

人工榨油工作量比较大,每榨一次油,前后要经历五、六套工序,技术含量很高,例如:如果油籽没炒熟透,会降低出油率;如果将油籽炒糊(炒过头)了,出油率减少会更厉害!  
到了新世纪,随着高新科技的日新月异,省时、省力、出油率更高的现代化榨油厂如雨后彩虹喷薄而出,老榨坊由于工艺落后、经济效益较低,就日益萎缩了,有的老榨坊甚至被淘汰出局,消失在岁月的尘埃之中。尽管有的老榨坊由政府部门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仍然是杯水车薪。根据权威机构检测,用传统工艺生产的茶油,不存在有污染、质量纯正、营养丰富,只是老榨坊加工成本太大、价格相对较高,产量小、受众少。  
为了重温童年看人工榨油的旧梦,近日我驱车九十多公里,到了阳新县钟山村参观了老榨坊,在为传统榨油工艺深感荣耀的同时,也期待着有识之士,去考察投资,给老榨坊输血壮体,焕发青春活力,接力传承、发扬光大……  

梅贤玉,湖北阳新人,1958年出生,本科文化程度,湖北省作协会员,曾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青年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60余万字,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品集两部。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油坊
青松随笔08.木榨茶油(下)
湘西永顺土家族祭油神习俗研究
一座老油坊里,一段浓得化不开的岁月
福建大田:榨油坊里觅乡愁
生态茶油广告登陆纽约时代广场,洞口刘成将湖南茶油带出国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