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色大箕铺]大箕铺红色故事之一:平凡的小院落/万敬平

大箕铺红色故事之一:

平凡的小院落

万敬平

大箕铺曹家堍下角有一个农家院落,它与周边鳞次栉比的现代小洋楼相比,显得那样狭小、低矮、灰暗而又平凡。然而正是这个狭小、低矮、灰暗的院落曾经是鄂东红色文化的发祥地,是鄂东南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诞生地,这里长出了三棵参天大树,酝酿成立了3个群众组织,召开过5次重要会议,作出过一系列重大决策,至少两次被反动派烧毁。从党的初创到土地革命初期,鄂东革命中心在阳新,阳新革命中心在大箕铺,而大箕铺革命中心就在这个小小的农家院落。
这里长出了三棵大树。
老大曹玉树,又名曹玉阶。他是鄂东南地区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1924年参加龙山文化促进会,创办曹家堍驱毒会,开展农民运动,先后担任曹家堍村农会主席、阳新县农会主席、鄂东南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政府委员,他变卖了包括20亩田、两个店铺、1 个榨油铺等全部家产用于革命事业,又被誉为红色大管家,1933年病逝于龙港。大箕铺民间传说阶曹玉阶有四大特异功能。一是声如洪钟,万人大会讲话都不用喇叭。二是翻山越岭如屡平地,可以跑赢一只猎狗,所以他曾经4次被铲共团、清乡团包围,都能够毫发无损地逃脱。三是能说会道,善于从人们的心灵深处点燃希望之光,所以他十几次到大箕铺扩红,每次都能超额完成任务。四是他可以十天半月不睡觉,关于这一点他自己进行了否认: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有时确实几天甚至十几天都无法躺下来睡觉,他将睡觉化整为零,站着、坐着、甚至走路时睡觉。可见他的四大特异功能是革命理想、革命意志和险恶环境共同磨砺出来的特殊品格。
老二曹嘉树,又名曹壮父。他是马克思主义在大箕铺最早的传播者,1921年创办柳林青年读书班,使大箕铺成为最早觉醒的红土地;1922年在南京成立青年组织,开展学生运动,是中国早期青年运动领袖;1924年在大箕铺成立曹家堍驱毒会、青年协进会、妇女天足会,和中国农民运动大王澎湃在海陆丰的时间大致相同;大革命失败后,作为湖北7大暴动区的领导者,发动和指挥了鄂西秋收暴动;他以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身份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中央巡视员的身份首次提出了建立鄂豫皖建议,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徒,更一志兮。绿色素荣,纷其可喜兮……”从容就义,改变了中央对湖北的看法(中央某领导说湖北人不忠实,全党防湖北佬),也为鄂东10县党组织与中央取得联系创造了条件。
老三曹贡树,从小受兄长曹玉阶、曹壮父的影响参加革命,担任过区少先队长、少共书记,阳新县财政部长,被称为阳新人民革命的内当家。当年鄂东南地区流行着一首民谣:小小阳新、万众一心、要粮有粮、要兵有兵。当时阳新县的革命需要用钱,还要支援周边地区的革命,比如每个月要支援通山县100大洋。
这里酝酿成立了三个群团组织。
1924年暑假期间,在这里酝酿成立了曹家堍驱毒会,成为鄂东地区最早的准农会组织,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禁毒活动,驱毒会后来发展成为鄂东南地区最早的农民协会
1925年暑假期间,在这里酝酿成立了龙山妇女天足会,后来发展成为妇女联合会,是湖北省农村最早的妇联组织。其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放脚、剪发、摘环运动,唱响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时代强音。
也是在1925年暑假期间,在这里成立了龙山青年协进会,成为大箕铺地区共青团组织的前身。
这里是鄂东南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诞生地,1926年2月,曹家堍党支部在这里成立,从此,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大箕铺农会组织掌握了农村政权,卷起了一股农民运动巨澜。
这里曾经是阳新县委驻地,1928年底,阳新县委从汪武颈迁驻小院,在这里策划和领导了著名的小箕铺起义。 
这里召开了5次重要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
阳大县委扩大会议。1928年5月,省委特派员吴致民受曹壮父派遣来到大箕铺曹家堍,并在曹家堍曹玉阶家秘密召开了阳大县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对整个鄂东南革命斗争产生重大影响的8项重大决策,史称曹家堍决策。
一是撤销中共阳大县委,成立中共阳新县委。方步舟任阳新县委书记,曹大骏任宣传部长,石继民任组织部长,曹奉璋任秘书长,曹玉阶任县委委员兼农委书记,徐策、曹振亚、程骏、侯亚雄等为县委委员。同时成立大冶县特别支部委员会。
二是将阳新县委由中庄铺迁至曹绍坡。党组织由漂泊不定开始转向龙角山革命根据地的方向发展。
三是创办县委机关刊物《铁锤》。后来相继演变为《党声》《无情斧》《鄂东通讯》《鄂东南向导报》等。同时还大量翻印《共产主义与共产党》《共产主义ABC》《列宁主义概论》等书籍,对唤醒民众,推动鄂东南革命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四是解决经费问题。决定采取对不法商人罚款的办法,解决了经费问题。这种不用镇压地主土豪筹款的办法在许多革命根据地推广。
五开展夺粮斗争。使夺粮斗争和抗租、抗锐、抗捐、抗债斗争遍及整个鄂东南,中央《红星报》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
六是支援周边人民的革命事业。选派徐策和石继民到大冶任县委书记和宣传部长,黄唯一和侯亚雄到鄂城县担任特委书记和委员,曹振亚担任黄梅中心县委书记,黄仁到咸宁开展工作,派罗何英担任瑞昌特区书记,派石凌盛担任武宁县委书记。使鄂东赣北的革命事业形成了一盘棋,为后来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为阳新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发挥了积极作用。
七是整军经武。建立阳新县游击队,从三支手枪闹革命开始,逐步发展创建了红十二军。
八是创建龙角山革命根据地。使龙角山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坚持到1937年全民抗战全面爆发的南方革命根据地。
阳新县委扩大会议。1928年底,蒋桂战争爆发,驻守在黄连港的1个连的桂军被调走,大箕铺地区的民团全部龟缩到小箕铺。阳新县委由汪武颈迁到曹家堍。这时中央特派员谢振亚来到曹家堍,带来了中央的指示。阳新县委在这里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发动小箕铺起义。2月9日,正是除夕之夜,侯中英、侯政等在曹大骏、曹玉阶等率领在阳新县游击队的协助下,成功发动了小箕铺起义,是黄石地区三大暴动之一,成为变白军为红军的典型范例。
阳新县委紧急会议。1929年2月10日,农历正月二十,是大箕铺民间的传统节日——补天节。曹玉阶邀请曹大骏、石继民、曹奉璋、曹振亚、程俊、徐策、侯中英等在家中小聚,欢庆来之不易的太平景象。正当大家举杯同贺的时候,吴致民闯了进来。他带来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曹壮父在武汉牺牲了(其实当时只是被捕)。原来曹壮父于1928年7月去莫斯科参加了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国后任中共中央巡视员,奉命到鄂豫边传达党的六大精神。11月中旬,中央指示由曹壮父担任湖北省委外县工作办事处主任,直接受中央指挥。自从大革命失败后,作为大革命中心的武汉三镇一直处在白色恐怖之中。致使省委机关先后5次遭到破坏。正是在这危急存亡之秋,曹壮父出任湖北省外县办事处主任,一方面加强与地方党组织联系,一方面加紧筹建湖北省委。12月,鉴于当时的恶劣环境,中央决定组建两套班子。第一套由夏文法任书记,曹壮父任组织部长,常委6人;第二套班子由曹壮父任后补书记,候补常委5人。1929年2月初,省委两套班子再次遭到破坏,曹壮父在省委机关被逮捕。与省委书记夏文法等16人慷慨就义于武昌通湘门。阳新县委紧急会议决定化悲痛为力量,通过四抗斗争打击敌人,为曹壮父和省委领导报仇。鉴于当时东南十县与省委失去了联系,决定由曹大骏前去寻找上级党组织。正是通过曹大骏锲而不舍的努力,使鄂东各县保持了与中央的联系。
红五纵队与大冶中心县委联席会议。1929年12月上旬,红五纵队进驻大箕铺,在这时举行了红五纵队与大冶中心县委联席会议,参加会议人员有中央特派员柯庆施、邓元乾,湖北省委特派员赵品三、郭子明、刘振山,红五纵队司令员李灿、政委何长工,大冶中心县委负责人吴致民、徐策、程俊、曹玉阶、方步舟等。会议决定立即举行大冶兵暴。并在这里设立兵暴指挥部。12月14日,兵暴成功举行,为红八军、红三军团在大冶成立奠定了基础。
扩红会议。12月15日夜,在这里再次举行大冶中心县委与红五纵队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扩红问题,会议决定,徐策、侯中英、谢正亚、程俊等率领红12军和阳新县赤卫队、龙山区赤卫队并入红五纵队,使红五纵队的力量翻了一番(这也是参加红三军团的在册烈士就有144人的原因)。
这个院落两次被烧毁。
这个低矮的小院落原为一进三重的连五的豪华建筑。1929年春节期间,随着“四抗”斗争的深入,鄂东守南的豪绅地主无法在乡间立足,纷纷逃到县城,有的逃往武汉、上海、南京,向统治阶级哀号呼吁组织力量“清剿共匪”。阳新的豪绅地主和政客还组织请愿团,赴南京中央国民政府请愿。南京国民政府并派出夏斗寅师、鲁涤平师对鄂东南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其中鲁涤平部一个加强连200余人驻扎在小箕铺。湖北省的敌人实行新的联防清剿计划,各县都成立“清匪总团”,阳新县总团只负责福寿区、湖市区的清剿,将龙山、金海划归大冶总团清剿,龙港、燕厦划归江西武宁横路民团清剿,大畈、黄沙划归通山总团清剿,三溪、王英划归鄂城六里局(金牛)民团清剿。大箕铺位于大冶阳新边界地区,过去归阳新民团清剿,属于山高皇帝远的边远地区;现在划归大冶管辖,出了县城就是大箕铺,属于不容他人酣睡的“卧榻之侧”。大冶清乡总团团长陈汉平心狠手辢、诡计多端,素称屠夫。他在海螺山、木鱼墩、柳林、北海建立碉堡,成立保安团,互为奇角,相互策应,又派出一个大队,在地主豪紳的引领下,神出鬼没地捕杀革命群众,抢夺群众财物,还将共产党人的房屋全部烧毁,所到之处狼烟翻滚、一片瓦砾。这套青砖灰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群也化为乌有。
1929年秋,红五纵队进驻大箕铺,曹玉阶、曹贡树将房子又盖了起来,只是失去了原来的豪华气派和特色风格。这里又成为木鱼乡苏维埃政府驻地。1933年大箕铺苏区失陷后,各路敌人叫嚣着:“草木要过锄、石头要过刀、房屋要过火,人要换种”的口号扑向鄂东南、扑向大冶阳新、扑向大箕铺、扑向曹家堍,这个重建还不到5年的“匪窝”也就在劫难逃,再次被烧毁。
这平凡、低矮、狭小的院落,装满了令人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是一部气壮山河的革命史,她经历过大喜大悲,她曾经星光灿烂又曾经天昏地暗,她平凡却孕育了伟大,狭小却能够经天纬地,低矮却令人仰望,灰暗却放射出红色的光辉,她是大箕铺人民心目中的圣地。


万敬平,1961年生,大冶市人,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业余创作,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百余篇。报告文学《保安湖写意》曾获文化部文艺报主持的全国报告文学二等奖(1998年度)。著有长篇小说《青春抛物线》、《命运相对论》。写过电视剧本。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法律顾问:刘太平  向其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石十大风景区之3:十大红色景区
相子原创 | 曹冲朗诵:春天里的凯旋——送别江苏援阳新医疗队
水墨鄂州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鄂东历史
今天,黄石这条最美公路正式通车!沿线风景如画...
通山理事会号召寻亲
为什么是黄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