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石文坛]查代文发表在《黄石日报》的散文《乡下的爷爷奶奶》




查代文,湖北著名作家,大冶伍人圃创作团队的老大。1958年考上华南工学院华工系,因家境贫寒,未能就读。同年,入鄂城钢铁厂化验室当工人。1961年下放回乡,当过农民、生产队会计、民办老师。1977年,作为工农兵学员入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分到大冶文化馆任创作辅导干部,后调县文联,任文联副主席,再调到大冶日报社,任副总编辑。年轻时写诗,在《诗刊》、《作品》、《长江文艺》、《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报刊发表诗歌近500首,其诗作被编入《湖北省新时期文学大系》(诗歌卷),1989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诗集《乡情录》。到了中年,查代文又倾情小说、散文和随笔的创作。在《小说林》、《延河》、《飞天》、《长江文艺》、《北京日报》、《天津日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等全国各级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70余万字,散文、随笔40余万字。1999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短篇小说集《麻石街轶事》,散文集《心之旅》。与人合作,还创作了现代戏剧《机械迷》、《绿竹情》、《秋场上》、《种茶嫂与箍桶匠》曾获湖北省戏剧创作奖。
乡下的爷爷奶奶

过桥

  

  七叔的门外是一条小溪,溪上一道小桥。桥,窄窄的,没护栏。桥那边,是一座小山,山那边,是一所小学校。

  清晨,七叔坐在门边的石墩上。太阳出山了,背着书包的孩子们上学了。七叔站起来,说:“孩子们,记住爷爷的话了?过桥时,别碰,别挤,一脚一脚,踏实,踏牢。”孩子们说:“记住了,爷爷。”

  看着孩子们过了桥,七叔扛把锄,上地了。

  有风的日子,七叔说:“孩子们,今日风大,别忙。来,牵着爷爷的手,一个一个地过桥。”

  七叔手牵着一个孩子,过了桥,又返回,牵着另一个孩子的手,过了桥,再返回,一个一个地牵着,一个一个地过桥。

  过了桥的孩子,不走,等最后一个孩子过了桥,齐齐站着,举起小手,向桥这边的七叔敬礼,齐声说:“谢谢爷爷!”

  七叔说:“孩子们,好好读书。中午放学,爷爷接你们。”

  冬天,天冷,结冰,小桥滑溜溜的。七叔抱着稻草,铺在小桥上。稻草干墒墒的,软柔柔的,不溜,不滑,温和得像一条地毯。孩子们踏着七叔铺的地毯,说说笑笑过了小桥。

  这天,七叔去小镇赶集回来,一进门,只见堂屋的桌上摆着一个香喷喷的蛋糕,点着一支支红亮亮的蜡烛。孩子们围上来,簇拥着他,笑着,跳着,拍响小巴掌,齐声唱着“祝你生日快乐”。

  七叔这才记起,今天是他六十五岁生日。

  红亮亮的烛光中,清脆脆的歌声中,被孩子们簇着、拥着、牵着的七叔热泪盈盈……

  

  


奶奶的爱

  

  孙奶的老伴早年去世了,儿子媳妇出车祸走了,家里只有她和读高中的孙儿。孙儿想着奶奶,不读了。奶奶听了,眼一拧,说:“爹走了,娘走了,还有奶呢。咋就不读了?读!”孙子愣着不走,孙奶拿起竹棍把孙子赶出门,颠颠簸簸跟着,把孙子赶到了学校。

  孙奶把悲痛压在心里,把笑容挂在脸上,兴园,种菜,养鸡。孙奶会养鸡。孙奶养了好多好多的鸡。鸡在院里拍翅,鸣叫,孙奶端着簸箕儿,撒食,喂鸡。鸡生蛋,孙奶捡蛋。隔个三天五天,孙奶提着鸡蛋去镇上卖。

  星期天,孙子回来了,孙奶用瓷缸蒸四个冰糖鸡蛋给孙子吃。孙子抽一双筷儿递给奶奶:“奶,你也吃。”孙奶说:“奶养鸡,还愁没蛋吃?你吃。”孙子说:“奶,你说谎,奶没吃。听村里的赵太说,那天,奶捡蛋时碰破了一个蛋,奶都舍不得吃,说是等孙子回来了,蒸给孙子吃。”孙奶没言语了,接过筷子,笑着说:“行,奶奶也吃。”

  三年过去了,孙子高中毕业了,参加了高考。一个月过去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批一批地下来了,可不见孙子的动静。孙奶就问了,孙子说:“对不起奶奶,我没考上。”孙奶也不吱声,提着鸡蛋去了镇上。黄昏时分,孙奶回来了,进门就拿起竹棍,气呼呼地说:“跟奶奶撒谎了?奶奶去学校问了,你考上了一类大学,咋说没考取?奶奶教你多次,树要直,人要正,咋就撒谎了?!”孙子说:“四年大学,是要花钱的。奶,你老了……”孙奶抢过孙子的话:“咋说奶老了,奶还鲜健着。咋说没钱?奶有钱。”说着,走到床前,揭开垫絮,拿起一沓钱,说:“这不是钱?两万块,不够报名?拿去!往后花钱,奶给!”

  “奶——!”孙子“扑通”跪在奶奶跟前,嚎啕大哭……

  

  


分枣

  

  昌爷的院里有三棵枣树,到八月,枣熟了,红嘟嘟的枣子挂满树。昌爷用竹竿儿打下枣,装到簸箕里,簸箕放在门楼下。

  山那边的钟声响了,放学了,孩子们沿着小路走过来了。

  昌爷喊:“孩子们,吃枣。”

  孩子们雀儿似地飞进院来。

  昌爷说:“一人十颗,够吗?”

  孩子们说:“够,爷爷。”

  昌爷说:“好,一人十颗,爷爷给你们分枣。”

  孩子们拿着枣,嘻笑着,雀儿似地飞出院去。

  黄昏,学校又放学了,昌爷喊:“孩子们,吃枣。”孩子们又雀儿似地飞进院来,昌爷又给孩子们分枣。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到第五天,昌爷走了亲戚回来,一进院,惊了,满树的枣子没了。

  昌爷犯愁了:枣呢,枣呢,枣怎没了,孩子吃啥呢?

  正嘀咕着,屋里发出一串笑。昌爷回头一看,窗户上挤着一张张孩子的笑脸。

  昌爷走进门,孩子们拥上来,拉昌爷的手,牵昌爷的衣,把昌爷拥进厢房,一看,又惊了,床上换了新床单,新被子,新枕头。

  “爷爷,今日星期天,我们把枣子下了,背到镇上卖了。”

  “卖枣的钱,给爷爷买了新被新枕头。”

  “冬来了,天冷,爷爷不能着凉。”

  ……

  昌爷听着,心头一热,喉头哽噎得说不出话来,他伸开双手,一把把孩子们紧紧搂到怀里……

  

  


香茶

  

  深山里有所小学校,学校门口有栋老屋,屋里住着三奶。

  三奶每天烧一缸开水,水里泡着自己种的川芎,放到院里的青石上,缸口盖上木盖。夏天,茶,凉凉的,香香的。冬天,三奶给缸裹层棉褡儿,茶,香香的,温温的。

  这天,三奶刚泡好茶,还没盖上木盖,一位年轻人走进院来,说:“老奶奶,泡一缸茶,今日有客?”三奶说:“没客。”年轻人说:“知道了,是给学校的孩子们喝的,没错吧?”三奶说:“山里人一家一家往山外搬了,一所学校只有十几个孩子,一个老师。老师也同孩子一样,在家吃了饭上学,放了学回家吃饭。一个上午,一个下午,孩子能不喝口水?”年轻人说:“老奶奶,您坐到青石旁的竹椅上。”

  三奶就坐到竹椅上,年轻人拿出相机,“咔嚓”一声,给三奶拍了照。

  过了几天,下课钟响了,孩子们拥进院子,把一张报纸递给三奶,一看,她笑着坐在竹椅上,椅边青石摆着一缸茶,茶还一缕一缕冒着热气,照片下写着四个大字:爱心奶奶。

  三奶哈哈一乐:“我老婆子还上了报。”又问,“报社咋知道的?”

  孩子们说:“奶奶天天给我们烧茶,我们就给报社写了封信,记者就来了。‘爱心奶奶’这题目也是我们给取的。”

  三奶说:“奶奶老了,做不了多少事了。孩子们,你们长大了,要多做好事。”

  孩子们一齐举起小手,向三奶敬礼:“听奶奶的话,我们一定多做好事!”

原载2017年6月6日《黄石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爷爷奶奶带孙子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这就是被爷爷带大的娃,看到这一幕,还能说什么
悼念小叔
《美子》文/杨冰
我18岁嫁人,58岁守寡,一辆奔驰来养老院接我
想哪儿说哪儿---老人好比什么都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