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石文坛]赵邦洪的散文《打香椿》




赵邦洪,从事金融工作多年,现供职于工商银行黄石分行。爱好文学、书法及音乐等,作品散见于《黄石日报》《中国城市金融》《金融队伍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等报刊杂志。

打香椿

“香椿花,吹喇叭,朵朵露出尖嘴巴;春天来了它就来,房前屋后能见它。”每当唱起这首不知名的童谣,眼前就浮现出春天美丽的景象,也便想起了春天的百花园中,那朵浓郁鲜丽的香椿花。  

香椿花是报春花。当春意跃上枝头,满山遍野泛起新绿,海棠、水仙、杜鹃、樱花竞相开放的时候,香椿花伴随春天的脚步,带着泥土的芳香,在和煦的阳光下灿放。  

香椿花,又名香椿芽,椿尖花。生长在高大粗壮的椿树上。每年的“清明”前后,大地回阳,天清气朗。路边的小草开始泛青;树上的绿叶迎风挂边;万物复苏、春意盎然。香椿树在暖阳的照耀下,俊秀挺拨。那些紫色的枝桠上,早早探出一个个的小红点,象个怀春的少女,羞羞答答,惹人怜爱。几阵春风,几场春雨过后,椿树上的芽苞初绽,开出一朵朵楚楚动人的香椿花来。尖尖的花径,紫红的叶片,由里向外舒展开来。形似一个个的“小喇叭”,满含春的心事,摇曳在春风里。浓郁娇羞,清香四溢。  

在农村,椿树是最常见的树木之一,也是绿化环境的优先树种。田头畈尾,村落庭院,随处可看到椿树浓郁苍劲的影子。农家人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栽上几棵香椿树,既可美化家居环境,领略大自然之美,又可利用椿树木质坚硬,香味独特的特质,添上几样居家家什,或农耕用具,尽享安逸的平民生活乐。  

其实,香椿除了美化环境,可供观赏外,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食材。餐桌上,叫“香椿芽”。当香椿花还长在幼芽时,便从椿树上采摘下来,拿回家烹调出各式各样的特色菜肴,如香椿芽炒鸡蛋,香椿饼,油煎香椿鱼,香椿汤面等。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有清热利湿之功效。《本草纲目》中的“嫩芽论食,消风祛毒”,指的就是香椿芽。在我的记忆中,当时农村最可口,风味最独特的春头菜,就要数香椿芽了。  

记得小时候,我老家屋前的空基地上,栽种了十多棵香椿树。清明、谷雨时节,树上的芽苞嫩蕊初张,树叉上枝头上长满了透红透紫的香椿芽,全家人喜出望外。每到这时,母亲就端条小板凳到树底下,一有空余,就坐在那里,象是要看着香椿芽渐渐长大。父亲成天忙着生产队的农活,对母亲的行动不屑一顾,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从表情上看,象似若无其事的样子,母亲风趣地说:他还等着这香椿换钱买烟抽呢!  

那时,家里人多,经济负担重。除了劳动挣工分外,平时种菜、养鸡便成了家里日常零花钱的重要来源。每年开春,母亲早就盘算着用香椿换钱的心计,一旦香椿芽长成熟,一家人便开始忙乎起来。父亲搬来木梯,搭在树上,让大哥爬上木梯子,将一朵朵香椿芽采摘下来。用手够不着的地方,则用一干竹篙,对着树上的香椿芽,一个一个地敲打,直到把它们打落到地上。我领着两个小妹妹,在地上将采摘的香椿芽捡起,放到竹筐里,母亲和嫂子将香椿芽扎成一小把一小把,再摆到提蓝里,准备第二天去赶城里的早集市。为了生计,一家人都舍不得自已吃,每年从椿树上打下来的香椿芽,几乎都卖给了城里人,让他们食用,尝鲜。  

有一年开春,一天母亲和嫂子去城里卖完香椿芽,回到家中对我和妹妹说,下午放学早点回家,晚上给你们做好吃的。我将信将疑,这春头上,除了自家菜园子里的那点莴苣,四月白,加上坛子里的腌菜、豆豉等,还有什么别的好吃的呢?到了晚饭时间,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旁,等着母亲的“好戏”。不一会,母亲果真端来香喷喷的一盘菜,一看,腌猪首肉炒香椿芽,这可是花了大价钱啊!腊肉微红,香椿泛紫;腊肉醇香、松软,香椿清幽、茸茸。眼盯盘中,一阵发亮,等到吃起来,香纯味正,令人畅快淋漓,唇齿留香。这道菜才叫色、味、香俱全,真正是餐桌上的佳品。母亲什么时候学会了这手艺,我问。母亲笑着说:“那猪首肉是家里春节前腌制的,那香椿嘛是‘私藏货’,怎么样,没亏待你们吧?”母亲的话是那样的甜蜜,而又是那样的轻松、自然,我们大家都会心地笑了。那笑声里饱含着“家”的温暖,也充满着对春天的向往。  

上小学四年级那年,春季开学后,学校要建“图书角”,动员全校师生捐图书。放学回家,我第一个把这消息告诉了大哥。想请他帮忙打些香椿芽到城里卖了,再买些图书送给学校。没想到大哥立马应允。  

第二天早上,天还未亮,大哥就早早起床。出门一看,一轮明月挂在天边,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大哥拿着手电筒,搬来木梯子,让我爬上木梯打开手电筒,他在地上用竹篙打下朵朵香椿芽,然后扎成把,趁着月光,一口气跑到城里。此时集市上很少行人,不说买菜的,就连卖菜的也只有两三个人。一打听才知道,当时才五更时分,我们上了个早市。我和大哥席地而坐,我把整个身子斜靠在大哥身上,心里想着多亏了大哥;想着卖了香椿芽,买些图书送给学校,捐书任务很快就会完成......突然,感觉有人拍打着我。睁眼一看,天已大亮,集市上人来人往,好在大哥在身边。原来,我已睡了大半天,是大哥叫醒了我。就在这会儿,从家里拿来的香椿芽全都卖完了。  

回家的路上,大哥勉励我说:“在学校一定要好好地读书,你把书当饭吃,将来书就会供你吃饭。今天这件事,你做得很好!”耳中听着大哥的话,心里如同吃了一块冰糖,凉嗖嗖,甜滋滋的。也就那年,我荣幸被评为全公社教育系统读书活动“积极分子”。  

恢复高考后,我进了城里工作,但我仍对香椿一往情深。每年春上,都要从城里的集市上买些香椿芽,妻子手巧,我家的餐桌上,总少不了用香椿做的菜肴。  

有一年的清明节,我同妻子、女儿一同回老家,一进门,就想着打香椿的事。便叫来妹妹、侄儿侄女,打的打,捡的捡,不一会功夫,便打下一大把的香椿芽。中午,妻子尧有兴趣地做了一道香椿炒鸡蛋。她先将刚采摘来椿芽洗净、焯水,再切成细细的碎末,与鸡蛋一起搅拌,加入少量食盐、五香粉和少许白酒,搅匀,倒入锅中。只听“哧哧”声响,蛋液在油锅里迅速摊开、结块。然后,用纹火短时煎炒后入盘,一盘浓香扑鼻,金黄松软的香椿炒鸡蛋,便出锅了,令人垂涎,耐人寻味。一家人品在嘴里,美在心中,其乐融融......  

离开农村以后,却很少有机会再去亲近老家门前的香椿树,城市喧嚣的街道上,也无法看到那些充满活力的香椿树,还有那些飘着浓香的香椿花,更无法展现我儿时踮起脚尖打香椿芽的身姿和乐趣。  

一茬绿叶一季春。浓郁娇羞的香椿花,写满了春天童话般的故事;凝成了我心中的香椿情结。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感觉到春意浓浓。它,不仅在餐桌上,更在思念的乡愁里......


[黄石文坛]赵邦洪的散文《我把春天种下》

[2018春节特刊]赵邦洪的诗《除夕之夜》

[黄石文坛]赵邦洪的散文《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黄石文坛]赵邦洪的散文《第一次去城里照相》

[孙亮读诗]向天笑的组诗《静静地守候在小小院落里》/朗诵:孙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选散文阅读: 家乡的香椿
在农村为什么院子里都会种香椿树?
香椿头
朝花夕拾*故乡的椿树
香椿: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
冯二霞丨一世椿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