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赏析]离响赏评黄葵《亲近土地》:来自大地深处的歌声


离响,本名王莉华。海南省作协会员。发表出版小说、诗歌、散文、评论若干。

离响赏评

来自大地深处的歌声  

——《亲近土地》赏评  

离响  

“土生万物由来远,地载群伦万古尊”土地崇拜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虔诚的土地情结是中国文化充满民族气息和文化魅力的最重要的所在。  

人之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粮食。而正是因为有了土地,才有了粮食,有了生命,有了建立在生命之上的其它的一切。大地是我们的母亲,是她孕育繁衍了生生不息的华夏子孙。我们依恋她,我们崇拜她,我们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她……《亲近土地》便是一曲献给母亲的心声,诗人黄葵是真正的大地之子,这是来自大地深处的歌声。  

那么,是否到青山绿水中感受一下自然的气息就是亲近土地?是否用脚掌去丈量千里甚至万里行程就是亲近土地?  

“亲近土地不能用脚掌/只能用根须/从种子的萌芽深入/至收获万颗果实返回/用生命的全过程舔拭/这才是亲近土地的一部分”诗人用平实的话语揭示了生存的奥秘。亲近土地,并非桃李吐艳之际的郊外踏青;亲近土地,也不同于在春风和暖、丽日当空时,挎一只竹篮去田野中挖野菜的感受。作为农民的儿子,诗人曾真切地感受过生命由萌芽到收获的全过程,他了解生命的痛苦与生存的艰辛。无论土地是肥沃还是贫瘠,孕育的是同样沉重的奋斗与痛苦的挣扎,当然过后也有短暂的沉甸甸的喜悦。  

第二部分说明的是同样的道理。诗中,歌中,那对厚重与广博的深情赞美,那穿云裂帛的天籁之声,都不能从生命的最深处真正撼动土地。  

“摇动土地不能用歌谣/只能用蛙鸣/从蝌蚪摇动季节的尾巴深入/至恬静的春水浮起的蛙鸣返回/用火辣辣的乡音咀嚼/这才是摇动土地的一部分”是啊,优雅也只能躲在最基本的生存背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即便是这样天然浑成的诗句也并非出于农人之口,虽然这是很容易揣摸的真理。  

女娲抟土造人,我们本来就是由土地中来;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百年之后亦要埋于黄土、叶落归根。我们终究都是大地的一部分,这事实无法改变。可是回归土地也要燃烧自身啊,要将自己化为火、化为烟、化为肥,这才能完完全全、安安心心地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正如诗歌最后所说:“变成土地不能用大理石/只能用火焰/向灶堂时火柴烛照的岁月深入/从烟囱里袅袅飞升的希望返回/用祖祖辈辈的目光连接/这才是土地骨肉的一部分”  

诗人出身于安庆宿松王岭农村,这首诗表面上看起来是农民生存状态的写照,其实细究还有更深层的含义。  

中华民族的文化与传统也可以看成是丰沃深厚的土地。经历了千万年的积累,饱含了祖祖辈辈的希望与智慧。我们的现代文明与之一脉相承,血肉相连。我们也应像土地、像母亲一样地去亲近她。  

诗歌表达了一种回归意识,这是生命的回归,文化的回归,也是灵魂的回归。  

附:亲近土地

 亲近土地不能用脚掌

只能用根须

从种子的萌芽  深入

至收获万颗果实  返回

用尽生命  全程舔拭

这才是亲近土地的一部分

摇动土地不能用歌谣

只能用蛙鸣

从蝌蚪摇动季节的尾巴  深入

至恬静的春水浮起的蛙鸣  返回

用火辣辣的乡音咀嚼

这才是摇动土地的一部分

变成土地不能用大理石

只能用火焰

向灶堂里火柴烛照的岁月  深入

从烟囱里袅袅飞升的希望  返回

用祖祖辈辈的目光连接

这才是土地骨肉的一部分

[诗歌赏析]离响赏评黄葵《安庆的棉花》:棉花的愿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诗歌》● 每日好诗2023.5.28
九月,行走的歌声
轻轻的我来到你的身边(诗歌)
生命的意义
[英国]济慈诗歌《蝈蝈和蛐蛐》原文及赏析
蛙鸣欢乐唱歌声 摄影:张建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