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游侠诗之二《历代著名游侠诗》




李全修,出生于1940年,武汉市汉南区人。1960年于黄石师专毕业后分配至刚创办的黄石市教师进修学院(黄石教育学院前身)担任中文教师。1962年进修学院下马,进入大冶师范学校,先后任教员、教研组长、副校长,直至退休。被评为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获曾宪梓奖;曾参与若干项省级中师教育研究课题,发表若干论文并获奖,主编《语文教学艺术》一书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1991-1993年度著作二等奖;曾被《师范教育研究》作为首位封面人物。

历代著名游侠诗 

汉代以前还没有后来意义上的游侠诗,只有几首与游侠有关的歌谣、谚语: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
    这首歌表现了荆轲为报答燕太子丹而义无反顾、视死如归。这是游侠的人格特质之一。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楚人谚》)

这两句谚谣表现了游侠的另一特质:贵信重诺,言信行果。

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战争频仍,纲纪弛坏,人们很希望有游侠一类人物来扶持正义,游侠成为诗人歌颂的对象,游侠诗颇为兴盛。

曹植是第一个将游侠引入诗苑的诗人,写下了多篇游侠诗。他笔下的游侠实际上寄托着他的情感和志向。如《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陲。宿昔秉良弓,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

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坏?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是一首游侠的颂歌。曹植自述,自己“生乎乱,长乎军”,曾随父亲曹操“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求自试表》)。捐躯赴难,视死如归,为国建功立业,是其一向的志向。而现实则是备受压抑,夙志难伸。在这首诗中,他是在借歌颂幽并(bīng,幽并,幽州与并州,泛指北方边塞)游侠来言志寄慨。

《野田黄雀行》同样是借游侠少年见义勇为、救助弱者来抒情言志: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手,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罗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三国志·陈思王传》:“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文帝(曹丕)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二丁是曹植最要好的朋友,曹丕甫一即位,就将他们杀害。曹植眼看好友处于危难而无法解救,就借少年拔剑捎网救雀的故事来抒写自己的悲愤。

《精微篇》则是在颂扬弱者的复仇精神:

关东有贤女,自字苏来卿。壮年报父仇,身没垂功名。女休逢赦书,白刃几在颈。俱上列仙籍,去死犹就生

《结客篇》也表现了游侠少年报怨的行为:

结客少年场,报怨洛北芒。利剑鸣手中,一击而尸僵。

在游侠诗这个领域,曹植的历史地位十分重要。首先他有开创之功,第一个将游侠题材引入诗歌,并使之发展成为一种类型;其次他所塑造的边塞戎侠、轻薄少侠、复仇女侠、救难义侠等,都成为后世游侠诗反复模拟的范式;第三,他采用的以游侠比兴寄托、抒情言志的艺术方法也为后代诗人所广泛继承。

张华是曹植之后写游侠诗较多的一位,但都未越出曹植的范围,而且在思想内容上没有像曹植那样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因而没有曹植作品的思想深度和感人力量。下面两首可作代表:

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游说朝夕至,辩士自从横。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赵胜南沮楚,乃与毛遂行。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我则异于是,好古师老彭。(《游侠篇》)

雄儿任气侠,声盖少年场。借友行报怨,杀人租市旁。吴刀鸣手中,利剑严秋霜。腰间叉素戟,手持白头镶。腾超如激电,回旋如流光。奋击当手决,交尸自纵横。宁为殇鬼雄,义不入圜墙。生从命子游,死闻侠骨香。身没心不惩,勇气加四方。(《博陵王宫侠曲二首》其二)

南朝鲍照也写了一些游侠诗,如《代陈思王白马篇》、《代结客少年场行》等。《拟古诗八首》其三明显受到曹植《白马篇》的影响,借对幽并少年的赞颂,表达了希望为国立功的政治理想: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毡带佩双,象弧插雕服。兽肥春草短,越平陆。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唐代是个意气风发的时代,任侠之风盛行,许多诗人特别是具有浪漫气质的诗人,如李白,就以任侠自我标榜。他写了为数不少的游侠诗,以满腔热情讴歌鲁仲连、信陵君、侯嬴、朱亥、荆轲、高渐离、专诸、剧孟、朱家等古代著名的游侠,颂扬他们排难解纷、扶弱抑强、重然诺、轻生死、不矜其功、羞伐其能的侠者之风,对游侠精神表达由衷的企慕。如: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古风五十九首》其十)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却秦不受赏,击晋宁为功。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当朝揖高义,举世钦英风……(《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侠客行》)

李白对游侠生活极为向往,盼望像游侠少年那样建功疆场。如:

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知游猎夸轻。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弓弯满月不虚发,双迸落连飞。海边观者皆辟易,猛气英风振沙碛。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行行游且猎篇》

报恩复仇也是李白游侠诗的主题之一。和曹植的《精卫篇》一样,李白的《东海有勇妇》和《秦女休行》也刻画了几个为亲复仇报恩的侠女:

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学剑越处子,超腾若流星。捐躯报夫仇,万死不顾生。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十步两跃,三呼一交兵。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名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津妾一棹歌,脱父于严刑。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要离杀庆忌,壮夫所素轻。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东海有勇妇》)

王维早年意气风发,也渴望建功立业,所写游侠诗慷慨激昂,多表现立功边塞的少年游侠,用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如《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除李白、王维之外,唐代写游侠诗的人还有许多,下面略举数例: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间悬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崔颢《游侠篇》)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雪飞,未得报恩不能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太行岭上一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铁。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妻儿别。(崔涯《侠士诗》)

连沉郁的杜甫、苦寒的孟郊也唱出了这样的豪壮之歌:
    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杜  甫《少年行》)

壮士性刚决,火中见石裂。杀人不回头,轻生如暂别。岂知眼有泪?肯白头上发?平生无恩酬,剑闲一百月。(孟郊《游侠行》)

唐代以后,游侠诗渐归沉寂,仅在清末曾有昙花一现,如: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天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以婉约为正宗的词写游侠的作品数量不多。敦煌曲子词中存有几首:

平野秋风凛凛高,长城侠客逞雄豪。手执钢刀利如雪,腰间恒垂可吹毛。(《何满子·第一》)

城旁猎骑各翩翩,侧坐金鞍调马鞭。胡言汉语真难会,听取胡歌甚可怜。(《何满子·第三》) 

宋代贺铸的《六州歌头》是词中最为著名的游侠之作(见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赞少年英雄 抒报国情怀——曹植《白马篇》赏析
侠客行三重门卡|侠客行新手卡|侠客行推广代码
最经典的10首“侠之诗词”,都是侠肝义胆、侠骨留香的好诗,有“侠义”情节的朋友值得好好读读
【古典诗词漫话】建安风骨------慷慨使气的《白马篇》
诗不可说丨乐府诗《少年行》,唐诗中的现象级《孤勇者》
2017.12.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