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石文坛]柯玉霞的随笔《吴中杰老师永无终结》

吴中杰老师永无终结  

人的一辈子,会遇上很多事儿。有的值得回味、有的用来深省、有的必须珍藏,更多的事儿云淡风轻没入了岁月的河,也有那么些事儿如陈年的酒历久弥新。我对吴老师的记忆,便是那壶历久弥新的酒。  
在命运的作弄下,八十年代中期,我懵懂的做了一年吴中杰老师的学生。当年,我是一名过线却落榜的高考生。在一考定乾坤的年代,那样的打击是极其沉重的。无疑,这样的落榜也给我带来了浓重的阴影。所以,当长辈们决定让我做一名插班生继续读高三时,我内心是极度彷徨不安的。我担心再读一年,命运还会重演,再做个过线的落榜生。这中间我哭过喊过拒绝过,但无奈还是做了向命运低头的羔羊,做了一名恢复高考以来一中的第一届高三学生(此前高中只两年)。  
正是在插班的这年,我成了吴老师的学生。现在想来,无比幸运。  
吴老师讲一口吴侬普通话,声线有点特别,既不是深沉的男低音,也不是稍高的男中或更高的男高,而是音调有点尖的那种。见识了更多的人和事儿后才发现,吴老师的声音是透着吴越男子讲话时特有的韵味的。吴老师的眼睛是线状的,看起来不大,但绝对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那种眯眯眼。吴老师的发型是那种看不出梳理的痕迹却又自然天成的三七开式西装头。我认识吴老师时,吴老师已有一绺白发明显的夹杂在他浓密的发丛中。那时的吴老师,中等身材不胖不瘦,常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中山装的风纪扣总是扣得一丝不苟,从严实的领口往里看,一眼就能看到一圈干净的白衬衣的领子。吴老师永远穿着深色的那个年代的男人都穿的裤子,脚上总是蹬着师娘做的千层底黑色布鞋。  
吴老师不苟言笑,给人的印象是很严肃的。读书时,我极少跟吴老师有言语上的交流,莫名的,我有点怕他。我和吴老师的交流尽在每周一篇的随笔中。我的随笔基本是日记体。有时是流水账,有时也会有点思想的小火花。但不管我写什么,篇篇都有回响。吴老师会在我的每一篇随笔中,工工整整的写上批语,有鼓励有建议有疏导,当然也有文艺批评类的杂谈。总之,那时的我,渐渐的盼望着写随笔、交随笔,盼望着看到吴老师在随笔中的批语。大约是那时,我渐渐的爱上了咬文嚼字。  
吴老师是平易近人的。当时,我班有个来自山里的小女子。她个头很小成绩却不赖,她来自山里却没一点山里女子的胆怯。她敢问吴老师问题,也敢和吴老师一起讨论问题,还敢去吴老师家吃饭。那时,这是绝无仅有的,我很羡慕她。  
吴老师是严谨自律的典范。吴老师的生活总是家——办公室——教室三点一线,很规律。衣服头发永远干净整洁,很清爽。语速不疾不徐,很有韵味。吴老师的课严肃而不沉闷。他的课堂,时而如决堤的江河涛涛不绝,时而如三月的天和风细雨。记得有次我听得入神,同桌不小心把笔掉到地上,吓了我一大跳。那时的我,如饥似渴的在吴老师的课堂里肆无忌惮的汲取着各种营养。吴老师勤于笔耕,常有文章见诸报端,我们也有幸常在课堂上聆听他的治学理念和文艺见解。吴老师是这样教我们形成时间观念的。他说,什么是时间观念?时间观念就是领导通知你晚上七点开会,你六点五十五到场。如果七点了,领导没来,你就等。等到七点一十了,领导还没来,你就可以走了。今天,我也是做了半辈子老师的人,我也会用这样的方式,教自己的学生做个守时守信的人。  
吴老师特立独行,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鞠躬尽瘁。大学毕业后,我回母校,成了吴老师的同事。那时的吴老师已经是赫赫有名的特级教师了。凡事率先垂范,他带出的一拨又一拨徒弟,不知不觉都成了名震一方的大师。九十年代初,吴老师临近退休。当时,由于生源突然膨胀,学校的各种场所都不够用,校长谋划着要建设新学校,初步估计,新学校的建设大约需要投资一个亿的资金。在九十年代,学校别说拿一个亿投资新学校建设了,就是拿一万也难。在这个节骨眼上,学校决定动用德高望重的吴老师的资源,把吴老师从教学一线调到了新建办。为了学校的发展,吴老师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心爱的讲台,没日没夜的奔走在要钱或者去要钱的路上。吴老师腆着老脸,动用自己的资源,找发达了的同学和学生去“化缘”,为建校定方案、跑审批、筹资金。记得当时有不少同事背后议论他,说咸说淡的都有。有说他老了老了晚节不保想当官的、有说他想赚钱的、有说他显摆的,不一而足。但吴老师从不理会,经过三年的努力,建起了名噪一时的新学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事实证明,吴老师的选择是功在千秋利在万代的选择。如今,正是学校的发展为家乡的莘莘学子造就了一方读书的净土,家乡的教育蒸蒸日上和新学校的建设是分不开的。  
吴老师的一生平淡无奇,却是我记忆里最深的痕最醇的酒最厚的情。  
前日,惊闻吴中杰老师在饱经病痛的折磨后仙逝于海南三亚,倍感心痛。我无法分身前去给他老人家上一炷香,遂作此文以记之。愿天堂无病痛,吴中杰老师永无终结,一路走好!

柯玉霞,网名玉儿,中学教师。喜欢掰弄文字,偶尔有感而发。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心随笔】我的教师经历
他与大冶一中同在
暧昧(25)
解读"衡中现象":不光"请进来"还更"走出去"
17岁少年10天杀9人是怎样炼成的? - 新华博客 - News Blog
忆旧 ‖ 球事儿——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